扫描二维码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订阅号或微信搜一搜“博士后招聘网”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博士后招聘网 > 博士人才招聘 > 中国海洋大学2025年教师招聘启事

中国海洋大学2025年教师招聘启事

信息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 作者:博士后招聘网 | 时间:2025-04-17 11:54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三亚海洋研究院,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2024年10月24日,在学校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回信,希望学校“以建校百年为新起点,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回信为学校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学校秉承“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创校宗旨,秉持“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弘扬“勇立潮头,谋海济国”的海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执着蓝色梦想,走出了一条“特色立校、科学发展、树人立新、谋海济国”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人才培养的海大模式,大力培养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在培养的36万余优秀人才中,涌现出以16位海洋领域的两院院士、4任国家海洋局局长为代表的一大批海洋科技领军人才和管理骨干,在“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蛟龙”探海、极地科考、巡洋护航、守礁戍边、耕海牧渔、架桥通隧等各战线各领域,都活跃着中国海大人的身影。学校坚持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着力打造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牵头筹建的崂山实验室于2022年挂牌成立,构建高校—国家实验室融合发展体系。主持建设我国地球科学领域首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主持海洋领域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多场多体多尺度耦合及其对海工装备性能与安全的影响机制)。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基地平台40余个。拥有全球最高静音等级5600吨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船等3艘科学考察实习船舶。提出了“透明海洋”“蓝色粮仓”“蓝色药库”等重大科技战略。

学校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通过“筑峰人才工程”“繁荣人才工程”“名师工程”“青年英才工程”,常年面向海内外招聘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对部分基础和急需学科,学校招聘具有教授或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在若干学科方向,学校招聘一批优秀预聘青年教师。

一、招聘岗位及条件

(一)筑峰人才工程

“筑峰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岗位面向理工农医类学科,分三个层次设置,全职在岗工作,首聘期为五年。

第一层次:学术造诣深厚,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性、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或在工程技术领域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能够带领本学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般应达到所在学科领域国家级领军人才的水平,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

第二层次:学术造诣深厚,学术思想活跃,对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有创新性构想,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能够带领相关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在学界公认的本学科最高级别刊物上发表过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在工程技术领域掌握关键技术并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业绩。一般应达到所在学科领域国家级领军人才的水平,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第三层次:学术思想活跃,在本学科领域中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学术成果突出,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能够带领相关研究方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够在学科、专业、公共平台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已在本学科领域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或在工程技术领域掌握关键技术并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业绩。一般应达到所在学科领域国家级青年领军人才的水平,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具体按《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实施办法》执行。

(二)繁荣人才工程

“繁荣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岗位面向人文社科类学科,分三个层次设置,全职在岗工作,首聘期为五年。

第一层次:学术造诣深厚,学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学术成就和较高知名度的杰出学者;学科建设上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眼光,能够带领本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一般应达到所在学科领域国家级领军人才的水平,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

第二层次:学术造诣深厚,学术思想活跃,对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有创新性构想,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能够带领本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一般应达到所在学科领域国家级领军人才的水平,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3周岁。

第三层次:学术思想活跃,在本学科领域中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学术成果突出,已在本学科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在国内外权威出版社作为第一作者出版过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专著,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能够带领相关研究方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够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般应达到所在学科领域国家级青年领军人才的水平,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8周岁。

具体按《中国海洋大学“繁荣人才工程”实施办法》执行。

(三)名师工程

“名师工程”分讲席教授岗位和讲座教授岗位两类。

讲席教授岗位为全职岗位,分三个层次设置,首聘期为五年。

第一层次: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能力卓越,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应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或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及以上获得者(首位),或为海内外高校的资深教授,或在本领域具有相当水平的教学名师。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人文社科领域可适当放宽。

第二层次:学术造诣深厚、教学能力突出、教学成果丰硕,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应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或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首位),或为海内外高校的知名教授,或在本领域具有相当水平的教学名师。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人文社科领域可适当放宽。

第三层次: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长期主讲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能力突出、教学成果丰硕,应入选省级教学名师或在本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人文社科领域可适当放宽。

讲座教授岗位为兼职岗位,以任务为导向,聘任学术造诣深厚、教育教学水平高的学者。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通识教育讲座教授岗位、专业教育讲座教授岗位等,聘期根据岗位职责确定。讲座教授的招聘条件根据专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参照讲席教授的招聘条件执行。

具体按《中国海洋大学“名师工程”实施办法》执行。

(四)青年英才工程

“青年英才工程”岗位分三个层次设置,全职在岗工作,首聘期为五年。

第一层次:在本学科前沿领域有创新性工作,并取得国内外同行认可的重要成果,在所从事的学科方向上具有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或潜质。一般应达到所在学科领域国家级青年领军人才的水平,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人文社科领域不超过45周岁)。

第二、三层次: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大的学术潜力,学术成果突出,具备冲击所在学科领域国家级青年领军人才的能力或潜质,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人文社科领域英才二层次不超过38周岁)。 

具体按《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实施办法》执行。

(五)预聘青年教师

申请人应取得博士学位,学术成果较为突出并具有较好的创新发展潜力,年龄不超过30周岁,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35周岁。有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招收的预聘青年教师,可申请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并按博士后的有关规定执行。

预聘青年教师的管理和选聘按照《中国海洋大学关于从预聘青年教师中选聘专任教师工作实施办法》执行。

二、招聘计划

学校常年招聘上述各岗位人才,其中2025年重点和急需岗位招聘计划请查阅:《中国海洋大学2025年教师招聘计划》(见附件1)。

三、应聘程序

应聘人员将个人详细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教育经历、主要学术成果、科研项目、获奖情况和申报岗位等)发送至rcb@ouc.edu.cn,并在邮件中注明应聘方向与岗位类别+博士后招聘网。人事处和学院(学部、重点实验室、中心)初步审核简历后,择优通知申请人准备其他申报材料和面试考察等后续事宜。未尽事宜可与各学院联系人或学校人事处联系。

四、联系方式

(一)中国海洋大学人事处

联系人:杜老师、薛老师

联系电话:0532-66782689(来电时请说明是在博士后招聘网看到的招聘信息)

Email:rcb@ouc.edu.cn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238号行远楼422房间

邮编:266100

(二)各学院(学部、重点实验室、中心)联系方式(见附件2)

附件:

1.中国海洋大学2025年教师招聘计划

2.各学院(学部、重点实验室、中心)联系方式

中国海洋大学 

2025年4月16日

原文出处:

https://rsc.ouc.edu.cn/2025/0416/c923a498309/page.htm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ID:boshihoujob

发布博士后招聘信息 + 微信群

博士&博士后社群

  • 博士后招聘群
    320560656

  • 哲学博士群
    934079716

  • 经济学博士群
    945762011

  • 法学博士群
    934096817

  • 教育学博士群
    934118244

  • 文学博士群
    934106321

  • 历史学博士群
    945803407

  • 理学博士群
    487556986

  • 工学博士群
    596456271

  • 农学博士群
    114347294

  • 医学博士群
    136664155

  • 管理学博士群
    797229360

Copyright©2018-2025 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 34070202000340号

www.boshihoujob.com 皖ICP备18007485号-1

本网站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专注服务于海内外博士后研究人员。

博士后招收信息发布请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微信号:bshjob001。
联系时请注明单位名称(如:单位名称+博士后招收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