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订阅号或微信搜一搜“博士后招聘网”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博士后招聘网 > 高校博士后招聘 >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博士后招聘公告

中国人民大学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博士后招聘公告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博士后招聘网 | 时间:2025-11-20 15:39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创办新型高等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典范和缩影,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中国人民大学以“独树一帜的人文社会科学”为学科整体建设目标,致力于构建“引领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卓越的人文学科、顶尖的社科学科、新质的理工学科、创新的交叉学科”学科布局。

博士后制度是学校吸引、汇聚和培育优秀青年人才的重要渠道,学校博士后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坚持立足自主培养,坚持扩大国际交流,以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为核心,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学校对博士后进行分类管理,流动站自主招收博士后分为先锋博士后和科研博士后两类。其中,先锋博士后旨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支持学校重点学科发展,招收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优秀博士毕业生,以造就一批具有卓越创新能力、学术洞察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高层次青年学者为目标,为学校发展储备战略人才资源;科研博士后旨在服务党和国家战略,支持学校学科发展和科研平台建设,提升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招收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优秀博士毕业生,以培养具有专业优势和创新潜力的科研人才为目标,适当为学校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基本条件

1.年龄要求

一般应为35周岁以下。

2.一级学科要求

设站单位招收本单位同一一级学科博士后人员的比例不得超过国家规定。

3.进站身份要求

原则上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具体条件

在满足国家博士后招收基本条件的前提下,申报人还应具备以下具体条件:

1.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新近博士毕业生,且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拟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原则上应能在2026年3月前获得博士学位证书。

2.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较强的科研能力,近5年在海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以独立作者、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

3.满足相关岗位的其他招收要求。

招收流程(详见附件1)

1.投递简历

请有意申报者于2025年11月26日下午5:00前将申报材料(详见附件2)发送至博士后工作所在单位联系人邮箱。

2.博士后工作所在单位推荐

请博士后工作所在单位按要求统一组织遴选,于2025年12月9日前将相关遴选材料提交至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人才办)。

3.学校评议

学校组织评议,确定拟招收人员。

4.进站审批

拟招收人员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通过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提交进站申请,提交至全国博管办审批。

5.办理进站

全国博管办审批通过后,学校分批次办理进站和入校手续。

另整理博士后招收阶段常见问题答疑,详见附件3。

附件:

1. 博士后进站申请流程

2. 博士后进站阶段材料清单

3. 博士后招收阶段常见问题答疑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人才办)

2025年11月17日

中国人民大学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博士后招收计划一览表

(合作导师岗位博士后)

序号 博士后工作所在单位 合作导师/
导师组
拟进入的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 工作任务要点 主要工作地点 联系方式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郝立新、庄忠正、周康林 马克思主义理论 协助合作导师完成重大项目 北京 李老师
62513807
xiaoyuli315@163.com
2 纪检监察学院 张晓萌 马克思主义理论 响应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围绕纪检监察学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参与有组织科研活动和学术团队建设,协助完成相关教学科研任务 北京 高老师
62516518
rucjjjcxy@163.com
3 纪检监察学院 林鸿潮 法学 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研究 北京
4 纪检监察学院 魏晓娜 法学 大数据监督 北京/深圳
5 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宋学勤 马克思主义理论 协助开展中共党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研究相关研究 北京 秦老师
62511356
cpcs@ruc.edu.cn
6 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陈家刚 政治学 协助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与党的执政安全研究相关研究 北京
7 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赵淑梅 政治学 协助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研究相关研究 北京
8 外国语学院 郭英剑 外国语言文学 聚焦英美文学、文学翻译、比较文学、英语教育与高等教育等方向,共同商定课题,指导文章撰写、课题申请等学术任务 北京 刘老师
62513330
yuanyuanliu@ruc.edu.cn
9 哲学院 臧峰宇 哲学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领域相关科研工作 北京 孙老师
62515163
sunyubing@ruc.edu.cn
10 哲学院 沈湘平 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 北京
11 哲学院 刘增光、彭永捷、

 

林美茂
哲学 《国际儒藏》编纂与研究 北京
12 哲学院 欧阳谦 哲学 就“二十世纪法国哲学思想研究”的计划内容展开合作研究 北京
13 哲学院 张浩军 哲学 合作开展关于德国哲学、现象学的研究 北京
14 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王宇洁 哲学 从事伊斯兰教相关问题的研究 北京
15 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姜守诚 哲学 道教历史与文献 北京
16 哲学院 李科林、吴琼、刘永谋、张旭 哲学 法国认识论和启蒙思想 北京/苏州/深圳
17 国学院 黄维忠 中国史 藏学研究 北京 陈老师 

 

62515652 

 

icey1985@126.com
18 国学院 李若晖 哲学 中国哲学思想研究 北京
19 国学院 谷曙光、袁济喜、梁海燕 中国语言文学 协助导师进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 北京
20 历史学院 曹刚华 中国史 开展中国佛教方志研究、中国佛教史籍在东亚流传 北京 李老师
82501796
historypostdoc@ruc.edu.cn
21 历史学院 王晓琨 考古学 1.系统梳理磁州窑址出土资料,建立标准化数据库;聚焦磁州窑特色工艺研究,通过器物类型学分析,结合科技检测手段(如成分分析、热释光测年),还原当时制瓷工艺流程,探讨原料来源与窑温控制技术。分析台西磁州窑在北方瓷窑体系中的地位及与周边文化的交流互动,撰写高质量研究报告,提炼该窑址对宋代以后磁州窑发展的奠基意义,形成1-2篇核心期刊论文
2.系统整理吉家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资料,包括遗迹(房址、灰坑、墓葬、壕沟)、遗物(石器、陶器、骨器、动植物遗存)及环境样品,运用考古学理论方法完成资料分类、编号与信息归档,构建遗址考古学文化序列。重点开展陶器研究,通过器物形态分析、陶系检测(如陶土成分、烧制工艺),明确该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地域特征,对比周边同期文化(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探讨文化交流与传播路径;结合动植物遗存分析,复原当时的生业模式与自然环境,形成1-2篇核心期刊论文
北京
22 文学院 王昕 中国语言文学 整理研究子部小说文献,进行古代文学相关前沿问题的研究 北京 游老师
62515896
sla_office@ruc.edu.cn
23 文学院 范方俊 中国语言文学 整理中外研究资料文献,协助进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 北京
24 文学院 杨庆祥 中国语言文学 进行当代文学史和相关前沿问题研究 北京
25 文学院 王燕 中国语言文学 儒家人格思想研究 北京
26 艺术学院 刘明才 哲学 与导师共同研究,推动该学科专业的深化发展 北京 栾老师
82501692 artsio@ruc.edu.cn
27 劳动人事学院 刘松博 工商管理学 国家层次和企业层次科技创新与人才的关系研究,承担和参与国家级课题 北京 王老师
010-61523013
wangqian0920@ruc.edu.cn
28 劳动人事学院 周文霞 工商管理学 人工智能领域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的职业成长与发展 北京
29 劳动人事学院 杨立雄 公共管理学 智慧乡村数字化治理技术 北京
30 劳动人事学院 赵忠、刘凯、王非、邹先强 应用经济学 进行就业与民生领域政策和理论研究,承担和参与国家发改委、人社部等部门的课题 北京
31 财政金融学院 张顺明 应用经济学 暧昧环境下金融资产定价与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北京 王老师
82509260

 

wj6251@ruc.edu.cn
32 经济学院 李勇、章永辉 理论经济学 基于数据分析技术或者方法,开展高质量研究,发表高质量论文 北京 王老师
62511058
hellowanglu@foxmail.com
33 经济学院 孙浦阳、齐昊 理论经济学 协助开展基地日常科研工作,撰写智库报告,开展智库学术活动等 北京
34 经济学院 于春海、范志勇、王孝松、孙浦阳、赵勇、祝坤福、石慧敏 理论经济学 全球南方国家现代化研究 北京
35 应用经济学院 裴建锁、张博骁、刘松瑞 应用经济学 产业链韧性的基础理论与实证 北京/苏州/深圳/宜宾/福州 刘老师
62511956
liuzhen_2622@126.com
36 应用经济学院 孙久文、张耀军、文余源 应用经济学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理论、原则和政策研究 北京
37 应用经济学院 魏楚 应用经济学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研究”的研究工作,开展前沿学术研究,协助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参与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 北京
38 应用经济学院 文余源、席强敏、龚新奇 应用经济学 中国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机制与政策研究 北京
39 法学院 朱腾 法学 研究中国古代的法制、礼制、官制与国家治理、社会运转的关系 北京 任老师
82504808
rjianing@163.com
40 法学院 付立庆 法学 与合作导师进行比较刑法、基础理论以及财产犯罪等的共同研究 北京
41 法学院 王利明 法学 参与民法典实施中的重大疑难问题研究 北京
42 法学院 熊丙万 法学 开展民商法学、数据法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工作,参与数据法学的相关实践工作 北京
43 法学院 刘俊海 法学 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课题研究,协助开发与完善公司法课程创新方案,组织国内的学术论坛或者讲座等 北京
44 法学院 汤维建 法学 参与民事诉讼法学前沿问题研究 北京
45 法学院 魏晓娜 法学 负责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子课题研究 北京
46 法学院 李学军 法学 负责在研项目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成果撰写和发表等任务 北京
47 法学院 冯玉军 法学 法治中国建设战略与发展评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北京
48 新闻学院 黄河 新闻传播学 聚焦人工智能与政府传播领域,合作学术论文,完成科研项目 北京 张老师
13426315022
20189073@ruc.edu.cn
49 新闻学院 卢家银 新闻传播学 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研究 北京
50 新闻学院 王树良 新闻传播学 科研:广告管理、智能广告、公益广告、视觉传播研究
教学:AI视听传播实践
北京
51 新闻学院 张迪 新闻传播学 管理任务:数据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品牌传播管理
科研任务:研究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报告与学术论文撰写
北京
52 国际关系学院/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 杨光斌 政治学 广泛应用历史政治学和世界政治学方法论,开展学科体系创新探索;参与澄海高等研究院常设项目的研究工作,包括中国与世界秩序评论、世界秩序观前沿推介系列、全球发展报告、全球安全报告、中国外交观察、中美竞争净评估等 北京 刘老师
82507541
cigdas@ruc.edu.cn
53 国际关系学院/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 翟东升 政治学 1.开展欧洲经济、欧洲一体化、中欧关系领域的学术及科研研究
2.参与战略咨询工作,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撰写政策研究报告
3.组织开展相关学术会议及科研活动
深圳
54 社会学院 陈那波 社会学 开展县域治理、城乡基层治理和社会治理等研究领域的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和调研地的沟通和联系、研究主题的商议、研究文献的汇总和分析、实地调研队伍的督导、研究数据和资料的收集、研究论文写作等 北京 王老师

 

80682000 

 

20247656@ruc.edu.cn
55 人口与健康学院 梁海伦 公共管理学 进行主动健康行为机制驱动的老年脑健康管理策略研究 北京 孙老师
82507289-8001
sunyixuan@ruc.edu.cn
56 商学院 许开全 工商管理学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及商业化研究
1.完成商业智能算法的开发
2.撰写科研论文
3.撰写项目书或研究报告
北京 刘老师
62510393
liuyuru@rmbs.ruc.edu.cn
57 商学院 赵晶 工商管理学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企业融通创新相关的研究》研究 北京
58 公共管理学院 臧雷振 公共管理学 国家高效能治理指标测算,计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北京 赵老师
62512100
20190134@ruc.edu.cn
59 公共管理学院 刘大海 公共管理学 海洋治理体系,海洋空间规划,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碳汇分类与核算 北京
60 公共管理学院 余华义 应用经济学 经济政策对城市发展,企业布局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机制研究 北京
61 公共管理学院 刘鹏 公共管理学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智时代的数字智能时代互联网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创新与优化研究”研究 北京/深圳
62 公共管理学院 张磊 公共管理学 超大城市空间治理/城市更新 北京
63 公共管理学院 郐艳丽 公共管理学 1.县城建设成效与政策瓶颈的实证评估
2.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城发展趋势与政策需求进行预判
3.新发展阶段县城建设的政策体系与创新策略研究
北京
64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钱明辉、杨建梁 信息资源管理 智能信息分析与决策,专利分析与科技情报,生成式智能体及应用 北京/苏州/深圳/宜宾/福州/宁波 石老师
010-62511459
shijing2018@ruc.edu.cn
65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任明 信息资源管理 大模型和智能体驱动的信息分析和数据要素价值创造 北京
66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闫慧、周文杰、王彦妍、王迪 信息资源管理 1.开展实证研究探索人工智能对主要产业的影响
2.从博士后熟悉的理论视角深入探究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
3.与团队成员合作开展感兴趣的相关领域研究
北京
67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刘金龙 农林经济管理 1.中巴生物多样性友好的农产品贸易供应链研究
2.粮食安全视角下巴西生物多样性友好的农产品生产体系研究
北京 张老师
62511064
zhqy@ruc.edu.cn
68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马九杰 农林经济管理 开展数字乡村发展、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证分析、案例调研与报告写作等工作 北京/苏州/深圳/福州
69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钟真 农林经济管理 城乡融合发展课题推进、实地调研和咨政服务 北京
70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仝志辉 农林经济管理 1.在有关政府部门支持下推进建立对大城市郊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县域治理的专题数据库,确立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县级政府提出有关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县域治理方面重要决策的技术路线
2.论证并提出有关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县域治理的县域分类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北京/福州
71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张利庠 农林经济管理 重点研究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贸易和土特产品牌管理,具体为中国畜牧业发展史、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公共品牌、县域富民产业、农文旅项目开发运营、农产品品牌、康养小镇、农业产业园建设、数智农业、都市农业、畜牧业、水产业、乡村餐饮业 北京
72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仝志辉、陈跃国 农林经济管理 1.进行深度主题开发,形成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利用的县域治理历史资源研究工作流
2.深度参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平台的“县域治理实验室”建设,形成人工智能时代县域治理研究的跨学科研究发展思路
3.合作产出对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制度研究的高质量论文
北京/福州
73 教育学院 申素平 公共管理学 1.需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驻场从事研究工作
2.从事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服务的法律与政策研究
3.从事跨境教育的国际趋势和认证需求及认定标准研究
4.配合合作导师开展相关课题调研、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等任务
北京 薛老师
82509612
jyxy@ruc.edu.cn
74 信息学院 陈红、李翠平、赵素云、张静、吴云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围绕数据湖仓构建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安全与隐私泄露风险,深入研究跨域数据隐私模型构建技术、多源异构元数据统一管理技术、跨域元数据安全管理技术、数据湖仓安全与隐私计算技术 北京 徐老师
62513866
rucinfo@ruc.edu.cn
75 高瓴人工智能学院 赵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从事大模型相关研究 北京 王老师
010-62511257
gsai@ruc.edu.cn
76 高瓴人工智能学院 陈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从事大语音模型相关研究 北京
77 高瓴人工智能学院 魏哲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理论研究:在图机器学习的框架下,面向生物与化学科学问题,建立表达能力与泛化分析体系,并提出针对分子等结构数据的建模与优化策略
2.算法研究:围绕分子生成与性质预测,设计高效的训练与推理算法(如分布式、子图采样、近似谱等),显著提升训练效率
3.模型设计:融合图机器学习与大语言模型等前沿技术,构建通用的图学习模型,支持图结构学习、分子属性预测与生成相关任务
4.应用推广:以理论与算法为支撑,面向药物发现、精准医疗与化学分析,提供可复现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与原型系统
北京
78 统计学院 许王莉 统计学 1.协助合作导师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进行学术研究
2.以主要作者至少完成B类及以上论文1篇
3.建立一套适用于度量空间数据的非参数检验以及应用研究
北京 陈老师
010-62515246
tongjihr@ruc.edu.cn
79 统计学院 杨翰方 统计学 围绕十五五时期统计改革的若干重点任务,包括持续深化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改革、加强新经济新领域纳统覆盖、深化拓展人工智能技术的统计应用等,开展重点问题研究,包括“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住户调查数据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和“公共数据开放利用与授权运营理论与制度设计”等 北京
80 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 朱利平 统计学 大数据统计学基础理论、方法与应用 北京 郑老师
010-62510318
zc20250119@ruc.edu.cn
81 物理学院 卢仲毅 物理学 计算方法研发 北京 赵老师
010-62517997
jianzhizhao@ruc.edu.cn
82 物理学院 张威 物理学 量子计算技术及算法研究 北京
83 物理学院 雷和畅 物理学 从事拓扑和磁性材料的探索 北京
84 数学学院 沈栋、姜昊、陈秀琼 数学 综合运用人工智能与学习控制理论发展新的智能学习控制算法 北京 周老师
010-82507161

 

zhouzhongfan@ruc.edu.cn
85 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 李志平 物理学 芳香化合物去芳构化转化的关键技术及合成应用开发 北京 马老师
010-62512822
ruc_clr@ruc.edu.cn
86 区域国别研究院 李巍 政治学 1.开展中美欧大三角关系的学术与科研工作
2.参与内参与政策咨询报告的编纂与撰写
3.协助开展有关国别的调研与数据采集工作,支持相关科研工作的推进
北京 田老师、宋老师
010-62516510
rdgas@ruc.edu.cn
87 区域国别研究院 王建华 政治学 开展欧洲文化产业、对欧话语与叙事及相关欧洲问题研究 北京
88 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 龚新奇 数学 智能体模拟的基础原理和文理多学科应用 北京 何老师
13810663273
hesinan@ruc.edu.cn
89 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 陈跃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智慧治理/国家人才供需智能决策系统 北京
90 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 代文林 统计学 大模型测评与微调的高质量标注数据集高构建理论与方法研究 北京
91 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王晓军 统计学 调查与推断的数据公平问题研究 北京 韩老师
010-62510695-1113
hanjynsrc@ruc.edu.cn
92 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吴翌琳 统计学 负责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调查数据的深度剖析与挖掘,精准提炼关键信息;高质量完成各类调查报告撰写,确保逻辑严谨、数据可靠;高效撰写有价值的内参资料,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
93 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蒋妍 统计学 多模式调查方法研究;多源数据融合估计研究;调查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北京
94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刘晓光、刘青、秦虹、黄石松、尹恒、刘瑞明、方意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经济增长与发展、国际经济相关课题 北京 邹老师
62512142
nads_bsh@163.com
95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尹恒、刘青、秦虹、黄石松、刘瑞明、刘晓光、方意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经济增长与发展、国际经济相关课题 北京
96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许勤华、陶文昭、王莉丽、李巍 政治学 国家治理模式、国际政治相关课题 北京
97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王莉丽、陶文昭、许勤华、李巍 政治学 国家治理模式、国际政治相关课题 北京
98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涂永红、王丛虎、庞军、严金明、黄隽、张红霞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版图研究相关课题:
经济版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生态版图、国土空间规划版图、文化版图等研究方向
宜宾
99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王丛虎、涂永红、庞军、严金明、黄隽、张红霞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版图研究相关课题:
经济版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生态版图、国土空间规划版图、文化版图等研究方向
宜宾
100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 田文林、周琪、苏浩、马小军、田德文 政治学 国际政治 北京 徐老师、崔老师
010-82509316
iggdruc@163.com
101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 张耀军、周天勇、沈雁南、赵小卓、丁一凡、张琏瑰 理论经济学 渐进转轨经济数理经济分析 北京
102 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汪云海、陈跃国、韦淳于、何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虚拟币异常交易智能监测与可视分析 北京/福州 胡老师
62515228
huting@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博士后招收计划一览表

(学院〔系〕岗位博士后)

序号 博士后工作所在单位 合作导师导师组 拟进入的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 工作任务要点 主要工作地点 联系方式
1 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杨凤城、王海军、
耿化敏、唐皇凤、
储著武
政治学 统筹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加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学科建设联盟)、党务管理专业学位教育联盟的机制建设,承担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相关部门交办任务,组织和策划学术品牌活动和研究成果产出等 北京 秦老师
62511356
cpcs@ruc.edu.cn
2 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宋学勤、耿化敏、
周家彬、宋少鹏、
董佳、储著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协助研究院聚焦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相关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组织系列品牌活动,打造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北京
3 外国语学院 陈方、周铭、陈影 外国语言文学 1.从事美国文学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
2.完成学校规定的论文发表以及其他工作
3.完成出站报告
北京 刘老师
62513330
yuanyuanliu@ruc.edu.cn
4 历史学院 陈晓露、吕学明 考古学 1.京津冀地区考古出土古文字资料普查汇编项目
2.古文字与中国古典文明研究中心的日常工作
3.学校规定的科研考核任务
4.与导师教学科研相关的其他工作
北京 李老师
82501796
historypostdoc@ruc.edu.cn
5 文学院 朱冠明、陈前瑞、
董正存
中国语言
文学
1.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
2.促进多元化交流与合作
3.推进高效的产学研融合
4.授课与指导学生
北京 游老师
62515896
sla_office@ruc.edu.cn
6 经济学院 谢富胜、刘伟、
范欣
理论经济学 1.聚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重大课题,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
2.紧密跟踪中央最新精神与经济政策,参与撰写政策解读及内部研究报告
3.参与机构日常运营,协助组织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助推机构影响力提升
4.协助学科学生培养,如协助合作导师承担研究生部分培养任务(如专题讲座、小组讨论指导等)
北京 王老师
62511058
hellowanglu@foxmail.com
7 经济学院 范欣、刘伟、
谢富胜
理论经济学 1.聚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重大课题,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
2.紧密跟踪中央最新精神与经济政策,参与撰写政策解读及内部研究报告
3.参与机构日常运营,协助组织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助推机构影响力提升
4.协助学科学生培养,如协助合作导师承担研究生部分培养任务(如专题讲座、小组讨论指导等)
北京
8 经济学院 刘守英、李三希 理论经济学 1.参与研究院组成的跨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团队,定期开展学术研讨,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经济学,共同撰写学术论文
2.协助定期组织未来经济论坛和未来经济博士沙龙
3.参与研究院准备的数字经济年度发展报告的撰写
4.协助推进未来经济实验基地(美团、腾讯等)建设
北京
9 经济学院 李三希、刘守英 理论经济学 1.参与研究院组成的跨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团队,定期开展学术研讨,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经济学,共同撰写学术论文
2.协助定期组织未来经济论坛和未来经济博士沙龙
3.参与研究院准备的数字经济年度发展报告的撰写
4.协助推进未来经济实验基地(美团、腾讯等)建设
北京
10 新闻学院 卢家银 新闻传播学 负责培优学科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的数据采集、分析及论文撰写;协助管理科研平台与合作项目;承担国际传播舆情研判与简报任务;根据安排参与课程教学或实践指导 北京 张老师
13426315022
20189073@ruc.edu.cn
11 国际关系学院/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 杨光斌 政治学 广泛应用历史政治学和世界政治学方法论,开展学科体系创新探索;参与澄海高等研究院常设项目的研究工作,包括中国与世界秩序评论、世界秩序观前沿推介系列、全球发展报告、全球安全报告、中国外交观察、中美竞争净评估等 北京 刘老师
82507541
cigdas@ruc.edu.cn
12 国际关系学院/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 黄大慧 政治学 以建构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为核心,积极推动“三大体系”创新,参与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理论体系研究、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研究、周边安全共同体研究等重大议题的研究工作,并能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围绕国家安全重点领域撰写咨询报告,参与筹划国家安全论坛等学术共同体会议,助力学科发展 北京
13 人口与健康学院 宋月萍、杨凡 公共管理学 1.围绕人口高质量发展、生育支持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及民族边境人口发展等关键议题,深入开展理论与政策研究
2.运用人口大数据,进行政策定量评估与模拟分析,撰写高质量研究报告与政策咨询报告
3.参与智库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协助进行智库研究项目的申请、管理与执行
北京 孙老师
82507289-8001
sunyixuan@ruc.edu.cn
14 教育学院 周光礼、刘甡、
胡翔
公共管理学 系统构建新时代高质量高校教师发展体系,研究确立新时代高质量高校教师发展体系的核心内涵,系统规划新时代高质量高校教师发展体系的构建路径,建立健全以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科学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助力实现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持续提升 北京 薛老师
82509612
jyxy@ruc.edu.cn
15 教育学院 崔盛、刘甡、
曾丙健、周光礼、
胡翔
公共管理学 开展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旨在系统解决当前高校教师社会服务存在的范畴界定不清、贡献衡量标准缺失及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核心工作包括:科学界定社会服务的内涵与边界,构建多层次、可量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典型高校进行实证研究。最终形成兼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报告,为高校精准评价和有效激励教师社会服务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 北京
16 应用数学研究中心 柯媛元、葛化彬、
龙永红、袁勇、
沈栋、姜昊
数学 1.协助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研合作网络建设与沟通联络
2.参与交叉人才培养项目设计与实施,包括课程开发与实习基地联络
3.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科研项目管理与“数你最灵”平台运维升级
4.组织高端学术会议、讲堂及品牌活动
北京 周老师
010-82507161
zhouzhongfan@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博士后招收计划一览表

(研究机构管理岗位博士后)

序号 博士后工作所在单位 招收依托单位 导师组 拟进入的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 工作任务要点 主要工作地点 联系方式
1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 侯衍社、郑水泉、 高燕燕、陶涛 马克思主义理论 1.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开展高水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在中心从事相关工作每月达到一定的小时数
2.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推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研究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研究、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等
3.发表或报送一定数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内参报告,协作申报和开展科研项目,协助完成研究成果的产出与转化,协助完成各类咨政成果、工作方案、项目规划、推优评选等,为上级部门和学校党委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4.组织并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论坛、研讨会等,参与中心对外合作事项的规划与落地
5.完成受聘岗位考核要求,参与中心其他日常工作
北京

李老师
62513807
xiaoyuli315@163.com
2 中国人民大学团委青年研究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易、冯秀军、 吴秋翔 马克思主义理论 1.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总结提炼中国人民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丰富经验,用好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编写具有人大特色的实践教学教材,探索如何在社会“大课堂”中教育和引导学生真正读懂中国、认识世界,丰富实践育人的理论和实践
2.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系统梳理、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紧密结合中国共青团百年来实践,科学总结党的青年工作成功规律,为深化青年工作理论体系建设、特别是为党的群团工作理论研究提供学理支撑
3.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研究。研究聚焦网络育人空间阵地的巩固与拓展,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将思政工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索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赋能思政教育路径,推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的深刻变革。同时密切关注青年群体的思想动态与网络舆情,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北京
3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研究中心 纪检监察学院 吴付来、张晓萌、 刘俊杰 马克思主义理论 1.科学研究: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独立或协作申报科研项目协调或组织开展社会调查、数据采集工作等
2.决策咨询:参与决策咨询工作,产出高质量咨政成果协助组织完成咨政成果的开展、推广、报送等
3.交流合作:组织并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参与研究中心对外合作事项的规划与落地等
4.完成学校、学院及研究中心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北京






高老师
62516518
rucjjjcxy@163.com
4 当代政党研究平台 纪检监察学院 张晓萌、汪亭友、 何虎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 积极响应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及实践的基础问题和前沿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深度参与当代政党研究平台承担的管理、服务、运营等工作,参与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的有组织科研和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协助导师组完成相关科学研究和团队建设任务 北京
5 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中心 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赵淑梅、钟真、 张友浪、周家彬 马克思主义理论 1.协助研究中心完成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上级部门委托的党建课题和学校党委交办的党建研究任务
2.协助研究中心举办高水平会议、组织课题评审、报送内参成果等,为5个研究团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和保障
3.协助研究中心与各地和央国企、头部非公企业等合作建设基层党建“长案例”研究工作站,做好研究成果的宣传推介
4.协助研究中心完成日常平台管理工作
5.参加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学科相关教学科研工作,在导师组指导下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及其生动实践开展研究,完成高质量研究报告,助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北京 秦老师
62511356
cpcs@ruc.edu.cn
6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 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陈家刚、齐鹏飞、 黄小钫、刘进伟 马克思主义理论 1.协助基地完成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年度课题研究任务,参加基地承担的专项课题研究工作
2.定期搜集和报送基地研究成果、撰写基地工作报告、准备基地考核资料,参加中央统战部组织的业务培训
3.协助组织基地学术年会、学术沙龙、学术委员会会议,参加基地与学科建设相关的工作
4.负责基地日常建设与管理工作,开展课题申报、经费管理、专家联络、成果推介等工作
北京
7 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研究中心 哲学院 臧峰宇、王立、 刘增光、原理 哲学 1.协助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研究中心的运营和管理工作,协助推进教育部哲学领域“101计划”相关工作
2.策划、筹备、举办具有学科前瞻性的品牌学术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研讨会、论坛等,提升中心影响力
3.完成相关选题咨政报告
4.参与中心的部分科研项目,完成中心指定的科研任务
5.协助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和建议,开设相关课程及讲座,参与组织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北京 孙老师
62515163
sunyubing@ruc.edu.cn
8 文化遗产创新研究院 历史学院 吕学明、王晓琨、 王子奇、张林虎 考古学 1.参与组织协调研究院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含学术讲座、沙龙、工作坊)
2.参与研究院组织的文化遗产调查项目
3.参与研究院承担的重大项目论证和实施
4.协助研究院秘书开展国际合作网络和宣传学术审核,参与研究院评估工作
5.完成岗位要求的科研工作(含案例库、咨政报告等)
北京













李老师
82501796
historypostdoc@ruc.edu.cn
9 清史研究所 历史学院 毛立平、杨利剑、 刘春荣 中国史 1.徽州文书的修复、整理与数字化等工作
2.设计与徽州文书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学生实践等活动
3.参与清史所和博物馆的相关科研活动以及学术组织工作
4.完成博士后应有的科研考核任务
北京
10 清史
研究所
历史学院 胡恒、李光伟、 萧凌波 中国史 1.策划、组织和参与中国清史南方研究院举办的讲座、论坛、会议等学术活动
2.与中国清史南方研究院讲座讲授密切交流配合,推动研究院学科团队建设和发展
3.探索学校异地科研机构管理运营的新思路和具体工作路径
4.完成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规定的科研考核任务
常熟
11 京津冀考古研究中心(通州) 历史学院 仪明洁、李梅田、 王子奇 考古学 1.参与京津冀考古研究中心(通州)的日常工作
2.承担2026年度柏人城考古实习基地的教学指导工作
3.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考核任务
4.与导师组教学、科研相关的其他工作
北京/河北
12 比较文学研究所 文学院 徐建委、吴真、 曾祥波 中国语言文学 1.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
2.促进多元化交流与合作
3.推进高效的产学研融合
4.授课与指导学生
北京 游老师
62515896
sla_office@ruc.edu.cn
13 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文学院 陈剑澜、范方俊、 李丙权 中国语言文学 1.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
2.促进多元化交流与合作
3.推进高效的产学研融合
4.授课与指导学生
北京
14 中华古典音乐研究院 艺术学院 刘洁、齐悦、 杨毅 哲学 中华古典音乐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作为科研创新与学术生态建设的关键力量,其工作任务聚焦于艺术实践与创作领域的深度融合,尤其强调中华古典音乐作品的传承创新与跨学科转化。在科研管理层面,博士后需独立承担或参与研究院核心艺术创作项目,如基于古乐谱数据的复原性编创、数字人文技术驱动的古典音乐作品研究,通过田野采风与文献整理挖掘地域音乐文化基因,形成兼具学术价值与艺术表现力的创新成果。平台建设方面,需深度参与特色数据库建设(如古乐谱、音响文献库),探索人工智能在音乐形态分析、历史流变溯源中的应用,同时协助策划组织“北京中轴线四季系列演出”等活动,统筹学术研讨、作品展演与公众互动环节,构建“研究-创作-展演”一体化平台。在艺术实践领域,博士后需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产品,包括参与小型录音制作、沉浸式展演策划,以及新媒体艺术作品的联合创作,推动古典音乐与当代审美对话。传播推广方面,需运营研究院新媒体矩阵,撰写学术普及文章,策划“乐脉寻踪”等主题采风活动,通过学术讲座与社区展演实现研究成果的公共转化。此外,需协助建立艺术实践成果评估体系,将演出效果、社会反馈纳入研究迭代机制,形成“田野-创作-传播-反馈”的良性循环,为中华古典音乐当代化发展提供方法论支撑 北京 栾老师
82501692 artsio@ruc.edu.cn
15 就业与民生研究院 劳动人事学院 刘凯、赵忠、 王非、邹先强 应用经济学 1.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发表相应数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2.协助完成研究成果产出、协助技术(科研)成果转化
3.协调或组织开展社会调查、数据采集工作
4.作为主要作者(参与)完成符合《中国人民大学决策咨询成果认定标准(试行)》(政办字[2025]31号)的咨政成果
5.协助组织完成咨政成果的开展、推广、报送等
6.其他在实验室从事研究管理相关的管理、服务、运营等工作每月达到一定工作小时数
北京













王老师
010-61523013
wangqian0920@ruc.edu.cn
16 就业与民生研究院 劳动人事学院 刘相波、邹先强、 赵忠、刘凯、 王非 应用经济学 1.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发表相应数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2.协助完成研究成果产出、协助技术(科研)成果转化
3.协调或组织开展社会调查、数据采集工作
4.作为主要作者(参与)完成符合《中国人民大学决策咨询成果认定标准(试行)》(政办字[2025]31号)的咨政成果
5.协助组织完成咨政成果的开展、推广、报送等
6.其他在实验室从事研究管理相关的管理、服务、运营等工作每月达到一定工作小时数
北京
17 就业监测和政策仿真子实验室 劳动人事学院 赵丽秋、刘相波、 赵忠 应用经济学 1.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发表相应数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2.协助完成研究成果产出、协助技术(科研)成果转化
3.协调或组织开展社会调查、数据采集工作
4.作为主要作者(参与)完成符合《中国人民大学决策咨询成果认定标准(试行)》(政办字[2025]31号)的咨政成果
5.协助组织完成咨政成果的开展、推广、报送等
6.其他在实验室从事研究管理相关的管理、服务、运营等工作每月达到一定工作小时数
北京
18 《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 经济学院 齐昊、张宇 理论经济学 1.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发表相应数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2.协助完成研究成果产出、协助技术(科研)成果转化
3.协作申报科研项目
4.组织并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等
5.参与课程教学
6.协助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术研究等
北京 王老师
62511058
hellowanglu@foxmail.com
19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学院 庞军、王克、 昌敦虎、马本 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学 1.学术运营与管理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文明学方向相关前沿研究
北京 宋老师 
82502692
sq@ruc.edu.cn
20 生态文明研究院 生态环境学院 吴健、唐杰、 马奔 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1.学术运营与管理
2.生态文明相关前沿研究
北京 张老师 
62511042 
zhanghl08@ruc.edu.cn
21 全球能源战略研究中心 应用经济学院 宋枫、郭伯威、 孙频、李浩然、 吕媛 应用经济学 1.科研与战略研究支持:围绕全球能源战略、能源安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等方向,参与研究中心年度重点课题、报告及政策咨询项目协助撰写研究报告、内参、政策简报及国际合作研究成果,参与研究成果的发布与传播参与研究中心学术品牌建设与学术活动策划,支持学术会议、国际论坛、专家研讨等活动的组织与协调
2.机构管理与项目运营:参与研究中心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科研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团队建设及制度优化协助推进研究中心与政府部门、企业及国际机构的合作项目,负责项目协调、进度跟踪及成果汇总参与研究机构年度发展规划、绩效评估及品牌传播等工作,提升中心运行效率和社会影响力
3.科研平台建设与国际合作:协助建设研究数据平台、智库数据库及科研信息系统支持国际合作项目的管理与对外交流,参与中英文材料撰写、国际学术网络拓展推动研究中心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及智库的合作机制建设
4.教学与人才培养支撑:参与研究生科研训练与学术指导,支持课程建设、科研助理培训与学术沙龙组织协助研究中心组织青年学者论坛、博士后沙龙、暑期学校等人才培养活动
北京 刘老师
62511956
liuzhen_2622@126.com
22 涉外法治大模型与法律科技子实验室 法学院 张吉豫、杨东、 丁晓东、熊丙万 法学 协助涉外法治大模型与法律科技子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组织和参与涉外法治大模型技术研发、数据标注、产品设计等科研工作负责涉外法治大模型实训课程等教学工作 北京 任老师
82504808
rjianing@163.com
23 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法学院 韩大元、陆海娜、 叶传星 法学 完成科研任务,协助基地主任举办学术会议,参加学术活动和国家人权交流活动,参与联合国人权工作等 北京
24 涉外法治研究院 法学院 杜焕芳、韩立余、 石静霞 法学 1.开展涉外法治理论与实践研究,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
2.协助申报科研课题,承接涉外法治相关智库工作
3.协调或组织开展涉外法治的社会调研和数据采集
4.涉外协助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参与本硕课程教学
5.协助研究院组织并参与国内外涉外法治学术活动
6.协助研究院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成果发表会
北京
25 新时代国际传播研究院 新闻学院 赵曙光、卢家银、 李彪 新闻传播学 服务国际传播舆情简报撰写、审核、报送,联系组织国际传播舆情撰写舆情团队,根据上级部门反馈及时进行调整 北京 张老师
13426315022
20189073@ruc.edu.cn
26 全球民意调查中心 新闻学院 张迪、宫贺、 塔娜 新闻传播学 1.管理任务:数据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品牌传播管理
2.科研任务:调查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报告与学术论文撰写
北京
27 区域国别研究院 国际关系学院 赵永华、嵇先白、 马嘉鸿 政治学 1.开展中国人民大学-黑龙江大学俄罗斯问题联合研究院的专项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
2.统筹协调人大、黑大及国内有关对俄科研究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部校机构,推进联合研究工作的开展
3.协助导师组开展对俄课题相关科研工作,参与战略咨询工作,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及报告编纂
4.承担一定教学任务及学生指导工作
北京 田老师、宋老师
010-62516510
rdgas@ruc.edu.cn
28 区域国别研究院 国际关系学院 翟东升、王义桅、 徐正源 政治学 1.开展教育部欧洲联合研究院秘书处的专项建设和管理工作
2.统筹协调联合研究院成员单位、各高校有关欧洲研究机构、国家级智库有关力量、及相关政府部门,推进联合研究课题的工作开展
3.激活、开拓全球欧洲研究学术网络,进一步搭建中欧文化交流、文明对话机制,服务国家对欧战略的相关工作
4.撰写政策咨询报告,完成上级部委交办的有关工作
北京
29 健康科学研究所(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智能健康干预与健康治理子实验室) 人口与健康学院 和红、郭静 公共管理学 1.科学研究
学术攻坚:聚焦健康科学与大数据、AI交叉领域,开展创新前瞻研究,于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成果转化:协助整理提炼成果,形成报告推动智能健康干预技术与治理方案在实际场景应用,促进产学研融合
项目申报:结合研究方向与机构需求,协作申报各类科研项目,负责申报书撰写及资料整理,提高申报成功率
2.决策咨询
成果撰写:作为主要作者或参与者,分析健康问题与需求,结合研究完成符合标准的咨政成果,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成果推广:协助开展、推广和报送咨政成果,与各方建立联系,推动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
3.交流合作
学术交流:组织并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同行交流合作,分享成果经验,提升机构国际知名度
对外合作:参与对外合作规划与落地,与高校、机构、企业等合作,开展联合研究等项目,拓展资源渠道
4.教学与人才培养
课程教学:参与健康科学课程教学
学生指导:协助指导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
5.其他工作
在研究院从事管理、服务、运营工作,每月达8小时,涵盖设备管理、资料整理等,保障机构正常运行
北京 孙老师
82507289-8001
sunyixuan@ruc.edu.cn
30 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人口与健康学院 陶涛、陈卫、 翟振武、靳永爱、 杨凡 社会学 1.立德树人,潜心治学,在人口学领域开展高水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2.推动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不断扩大中心的国际影响力
3.助力中心在服务国家重大人口发展战略中的各项工作,为国家重大决策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
4.协作科研项目申报,协助完成研究成果产出、协助技术(科研)成果转化
5.协助完成中心各项研究成果和咨政成果的开展、推广、报送等工作
6.协调组织开展社会调查、数据采集工作
7.组织并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参与中心对外合作事项的规划与落地
8.完成受聘岗位考核要求,参与中心办公室行政工作
北京
31 健康中国研究院 人口与健康学院 杜鹏、王俊、 张文娟、陶涛、 张航空 社会学 1.日常运营。在研究院从事研究管理相关的管理、服务、日常运营等工作每月达到一定工作小时数
2.科学研究。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发表相应数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协助完成研究成果产出、协助技术(科研)成果转化协作申报科研项目协调或组织
3.开展社会调查、数据采集工作协助组织完成咨政成果的开展、推广、报送等
4.交流合作。组织并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参与健康中国研究院对外合作事项的规划与落地
5.教学和人才培养。参与课程教学协助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术研究等
北京
32 品牌中国研究院 商学院 张泽林、许开全、 蒋晶 工商管理学 1.科学研究方面:就品牌价值评估体系、中品牌历史沿革、文化符号与演化等问题开展系列学术研究,协助完成“人大标准”品牌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完成高水平期刊论文的发表,并协助申报科研项目
2.协助组织开展品牌咨询横向项目的申报,并参与咨询项目的社会调研、数据采集与分析,以及报告文字的撰写工作
3.博士后的工作机构为学校跨学院研究机构“品牌中国研究院”,工作时间要求为每月不低于40小时,工作地点主要在北京,但视情况需要有短期的出差调研工作
北京/上海 刘老师
62510393
liuyuru@rmbs.ruc.edu.cn
33 世界一流企业研究院 商学院 孟庆斌、张瑾、 吴武清 工商管理学 1.完成学校规定的出站科研发表要求(具体以学校统一要求为准)
2.为世界一流企业研究院产业咨询中心对接的意向企业课题,完成相应的课题管理工作,包括课题立项、财务入账、同时负责完成必要的招投标材料准备工作
3.完成世界一流企业研究院相关课题研究工作,例如指数研究、案例研究等
4.参与世界一流企业研究院相关的培训课程开发工作
5.参与世界一流企业研究院的各项活动的组织工作
北京
34 中国社会科学案例中心 商学院 张瑾、徐京悦、 王强 工商管理学 1.完成学校规定的出站科研发表要求(具体以学校统一要求为准)
2.完成中国社会科学案例中心交付的案例开发工作
3.负责中国社会科学案例中心交付的案例评审、案例工作坊等案例管理工作
4.参与组织面向案例开发的企业调研活动
5.完成案例中心主任交付的其他相关管理工作
北京
35 国土规划与国家治理研究院 公共管理学院 严金明、夏方舟 公共管理学 一、科学研究
1.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空间治理现代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等研究方向,开展高水平的前沿理论和实证研究,发表相应数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2.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并协助合作导师完成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
3.协调或组织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相关的实地调研、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作
4.协助完成研究成果产出,并参与推动科研成果的实践应用与转化
二、决策咨询
1.积极参与研究院承接的政府部门合作实际规划项目和决策咨询课题
2.作为主要作者(或参与)完成符合单位认定标准的咨政成果
3.协助组织完成咨政成果的开展、推广、报送等工作
三、交流合作
1.组织并参与国内外国土规划、空间治理等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与研讨
2.参与研究院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合作与协调,整合不同学科知识解决复杂的国土规划与国家治理问题
3.参与所在单位对外合作事项的规划与落地
四、教学和人才培养
1.参与学院/研究院的课程教学工作,承担部分专业课程(如国土空间规划、空间治理等)的授课任务
2.协助指导研究生的实践课程或学术研究
五、其他
1.参与研究院的科研管理工作,如协助组织项目进展汇报会、监控项目进度、监督经费使用等
2.在研究院从事研究管理相关的管理、服务、运营等工作,达到规定工作时数
北京 赵老师
010-62512100
20190134@ruc.edu.cn
36 学术期刊管理与发展中心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钱明辉、罗煜、 孙怡帆 信息资源管理、政治学、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1.学术期刊推进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研究
2.人工智能时代学术期刊发展路径研究
3.新时代高校期刊集团化、集群化发展战略研究
北京 石老师
010-62511459
shijing2018@ruc.edu.cn
37 中国人民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教育学院 钟真、崔盛、 李彪、万静 公共管理学 系统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跟踪国内外高校课程育人建设动态,针对课程思政建设理论、方法和模式,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系统构建范式,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 北京 田老师
62511150

jwc.jyk@ruc.edu.cn
38 社会心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心理学系 邢采、辛自强、 董妍 社会学 1.协助社会心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的横向项目管理,协助组织大型社会调查等活动,参与大型社会心理数据库建设,参与研发具有实践影响力的心理服务技术系统和形成智库成果
2.协助策划和组织高水平学术活动,包括工作坊、系列讲座、国际国内会议等
3.协助运营社会心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的网站、新媒体平台,维护合作伙伴关系,服务跨学科研究团队建设
4.开展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方向学术科研活动,发表相关论文等成果
北京 王老师
82509716
wbyruc@163.com
39 社会心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心理学系 辛自强、邢采、 董妍 社会学 1.协助社会心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的横向项目管理,协助组织大型社会调查等活动,参与大型社会心理数据库建设,参与研发具有实践影响力的心理服务技术系统和形成智库成果
2.协助策划和组织高水平学术活动,包括工作坊、系列讲座、国际国内会议等
3.协助运营社会心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的网站、新媒体平台,维护合作伙伴关系,服务跨学科研究团队建设
4.开展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方向学术科研活动,发表相关论文等成果
北京
40 数据与人工智能研发实验中心 信息学院 柴云鹏、王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科研管理工作
1.数智中心日常运行管理,包括科研数据归档及知识产权申报维护等
2.协调跨学科项目申报,编制人工智能领域科研发展规划,形成年度研发路线图
3.协助开发数据系统产品,开展需求分析、模块设计、部署测试等
二、学科建设支撑
1.参与学科交叉平台建设,每学年组织不少于4场跨院系学术研讨会
2.跟踪分析全球Top50高校人工智能学科动态,撰写年度学科竞争力评估报告
3.协助制定本硕博贯通培养方案,开发2门实验教学课程及配套案例库
北京/苏州/深圳 徐老师
62513866
rucinfo@ruc.edu.cn
41 京西智谷 中国人民大学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研发中心 高瓴人工智能学院 宋睿华、曹朝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面向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的创新创业全链条培育孵化体系建设
2.建设面向地方政府的全要素智慧治理研究基地,形成可复制的“AI + 政务”解决方案
北京 王老师
010-62511257
gsai@ruc.edu.cn
42 大模型与智慧治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高瓴人工智能学院 文继荣、窦志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协助完成交叉研究成果产出、协助技术(科研)成果转化
2.协作申报交叉科研项目
3.协助管理和完成与其他学院的合作课题
北京
43 健康大数据研究院 统计学院 李扬、黄辉、 周静、周明 统计学 开展健康大数据创新研究,力争产出高水平成果协助科研项目管理与服务,保障项目高效推进参与组织学术研讨会与沙龙等活动,营造良好学术交流氛围参与撰写政策咨询报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参与数据库资源整合与建设,提升社会公益服务参与实地调研与数据收集,为研究提供实证基础 北京 陈老师
010-62515246
tongjihr@ruc.edu.cn
44 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统计学院 王晓军、蒋妍、 吴翌琳 统计学 发展公平性感知的数据融合的理论框架。包括构建统计模型与算法,检测、诊断并校正多源数据中存在的选择偏差、覆盖偏差与测量偏差,系统性评估不同融合策略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差异化影响,通过模拟研究和实证分析,构建可解释的公平融合推断工具,开展面向重大社会问题的调查实证应用研究等 北京 韩老师
010-62510695-1113
hanjynsrc@ruc.edu.cn
45 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统计学院 吴翌琳、王晓军、 李静萍 统计学 负责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调查数据的深度剖析与挖掘,精准提炼关键信息高质量完成各类调查报告撰写,确保逻辑严谨、数据可靠高效撰写有价值的内参资料,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
46 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统计学院 蒋妍、王菲菲、 吴翌琳 统计学 重点参与多模式调查设计的优化与创新,深入研究调查数据的统计加权与校准技术开展多源数据融合估计模型的开发与应用,探索统计建模与机器学习方法的交叉融合推进调查全流程质量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完善,构建从设计、执行到数据处理的综合质量度量体系。通过参与团队既有科研项目,共同探索调查方法学的创新突破与跨学科应用 北京
47 智慧治理战略研究院 智慧治理学院 唐杰、许伟、 于坤、吉燕勇、 徐星美、胡德宝、 宋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应用经济学、法学 1.按要求完成博士后研究报告
2.以主要作者身份(独立作者、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且本人第一署名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在学校核心期刊目录A类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在学校核心期刊目录B类刊物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论文级别以进站时学校施行的核心期刊目录为准
3.参与智慧治理战略研究院日常管理运行,承担相关课题研究任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进智慧治理学科建设及智慧治理战略研究院高质量发展
4.积极参与苏州校区教学工作,承担4学分/学年的教学工作任务
苏州 王老师、郑老师
0512-62605239
suhr@ruc.edu.cn
48 智慧治理战略研究院 智慧治理学院 于坤、唐杰、 许伟、吉燕勇、 徐星美、胡德宝、 宋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应用经济学、法学 1.按要求完成博士后研究报告
2.以主要作者身份(独立作者、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且本人第一署名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在学校核心期刊目录A类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在学校核心期刊目录B类刊物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论文级别以进站时学校施行的核心期刊目录为准
3.参与智慧治理战略研究院日常管理运行,承担相关课题研究任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进智慧治理学科建设及智慧治理战略研究院高质量发展
4.积极参与苏州校区教学工作,承担4学分/学年的教学工作任务
苏州
49 智慧治理战略研究院 智慧治理学院 许伟、唐杰、 于坤、吉燕勇、 宋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应用经济学、法学 1.按要求完成博士后研究报告
2.以主要作者身份(独立作者、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且本人第一署名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在学校核心期刊目录A类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在学校核心期刊目录B类刊物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论文级别以进站时学校施行的核心期刊目录为准
3.参与智慧治理战略研究院日常管理运行,承担相关课题研究任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进智慧治理学科建设及智慧治理战略研究院高质量发展
4.积极参与苏州校区教学工作,承担4学分/学年的教学工作任务
苏州
50 人文经济苏州研究中心 智慧治理学院 唐杰、徐星美、 于坤、胡德宝、 宋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应用经济学、法学 1.按要求完成博士后研究报告
2.以主要作者身份(独立作者、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且本人第一署名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在学校核心期刊目录A类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在学校核心期刊目录B类刊物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论文级别以进站时学校施行的核心期刊目录为准
3.参与人文经济苏州研究中心日常管理运行,承担相关课题研究任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进智慧治理学科建设及人文经济苏州研究中心高质量发展
4.积极参与苏州校区教学工作,承担4学分/学年的教学工作任务
苏州
51 人文经济苏州研究中心 智慧治理学院 于坤、胡德宝、 徐星美、唐杰、 宋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应用经济学、法学 1.按要求完成博士后研究报告
2.以主要作者身份(独立作者、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且本人第一署名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在学校核心期刊目录A类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在学校核心期刊目录B类刊物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论文级别以进站时学校施行的核心期刊目录为准
3.参与人文经济苏州研究中心日常管理运行,承担相关课题研究任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进智慧治理学科建设及人文经济苏州研究中心高质量发展
4.积极参与苏州校区教学工作,承担4学分/学年的教学工作任务
苏州
52 交叉科学研究院 数学学院 龚新奇、柴云鹏、 曹朝 数学 1.科学研究:聚焦数据要素与智慧治理开展交叉领域科研工作,协助完成研究成果产出
2.决策咨询:协助起草咨政报告、内参及政策建议稿,完成高质量政策相关材料,并完成相关成果推广和报送等
3.学术运营和科研管理:负责整合跨学科科研资源,协助保障交叉科学研究院二级科研机构日常高效运行参与组织重大科研项目的课题申报、过程管理、与创新平台对接工作,助力交叉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策划组织高水平学术会议,编制高质量学术报告与工作方案,推动学术交流与实践成果转化
北京 闫老师
010-62512289 rdcy2021@ruc.edu.cn
53 交叉科学研究院 法学院 杨东、袁勇、 张吉豫 法学 1.项目管理:协助开展数据要素价值实现、数字经济反垄断等领域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包括项目进度跟踪、经费统筹、跨部门协调,确保重大重点项目高效推进
2.科研决策:参与数据治理、区块链监管等领域政策研究与成果转化,协助起草咨政报告、内参及政策建议稿,完成高质量政策相关材料
3.交流合作:负责学术活动与平台运营,包括组织数字经济、区块链领域学术会议、论坛,拓展产学研合作资源,维护国际交流渠道,提升机构学术品牌影响力,统筹重要学术活动
北京
5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秦宣、毕明阳、 宋友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 承担科研相关工作: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协助完成研究成果产出、科研项目申报及社会调查、内参报告、案例撰写等工作
承担机构管理与服务工作:在研究院承担管理、服务、运营等工作,协助联络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中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研究中心,协助组织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活动,承担研究院交办的其他日常运营与管理工作等
承担相关教研任务:根据需要,参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等依托学院(系)的课程教学、教材撰写或协助指导研究生、本科生的学术研究
北京/福州 陈老师
010-62513246
newera@ruc.edu.cn
5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邱海平、宋友文、 王义桅 马克思主义理论 承担科研相关工作: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等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协助完成研究成果产出、科研项目申报及社会调查、内参报告、案例撰写等工作
承担机构管理与服务工作:在研究院承担管理、服务、运营等工作,协助联络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中心,协助组织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活动,承担研究院交办的其他日常运营与管理工作等
承担相关教研任务:根据需要,参与经济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等依托学院(系)的课程教学、教材撰写或协助指导研究生、本科生的学术研究
北京/浙江
5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陶文昭、王义桅 马克思主义理论 承担科研相关工作:围绕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等领域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协助完成研究成果产出、科研项目申报及社会调查、内参报告、案例撰写等工作
承担机构管理与服务工作:在研究院承担管理、服务、运营等工作,协助联络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研究中心,协助组织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活动等
承担相关教研任务:根据需要,参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依托学院(系)的课程教学、教材撰写或协助指导研究生、本科生的学术研究
北京/深圳
57 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 新闻学院 周勇、代文林、 赵曙光、张迪、 卢家银、宫贺 新闻传播学 1.聚焦新闻传播学科国家治理重要领域复杂决策与智慧治理开展高水平交叉项目的技术研发工作
2.作为主要作者完成相关决策咨询成果
3.从事创新平台研究管理工作每月达到一定工作时长,参与平台成果报告编制等策划和组织高水平学术会议、成果发布会,全面规划与提升创新平台学术品牌影响力
北京 何老师
13810663273
hesinan@ruc.edu.cn/td>
58 教材委员会办公室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冯仕政、黄家亮、 魏钦恭 社会学 1.承担教育部教材研究任务
2.围绕社会学课程教材研究完成博士后研究报告
3.参与组织社会学教材基地举办的论坛、会议、培训等学术活动
4.参与社会学教材基地建设规划、课题申报等工作
5.完成学校和教材委员会办公室安排的其他研究任务
北京 季老师
010-62515261
jcb@ruc.edu.cn
59 教材委员会办公室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黄家亮、冯仕政、 魏钦恭 社会学 1.承担教育部教材研究任务
2.围绕社会学课程教材研究完成博士后研究报告
3.参与组织社会学教材基地举办的论坛、会议、培训等学术活动
4.参与社会学教材基地建设规划、课题申报等工作
5.完成学校和教材委员会办公室安排的其他研究任务
北京
60 教材委员会办公室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冯秀军、张智、 王衡 马克思主义理论 1.围绕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完成博士后研究报告
2.参与教材基地建设规划、课题申报、研究报告、工作动态等重要文稿的撰写
3.参与教材基地举办的论坛、会议、培训等学术活动的组织
4.参与教材基地网站建设
5.完成学校和教材委员会办公室安排的其他任务
北京
61 教材委员会办公室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刘守英、谭松涛、 罗雪蕾 理论经济学 1.围绕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完成博士后研究报告
2.参与撰写教材基地建设规划、课题申报、研究报告等重要文稿
3.参与组织教材基地举办的论坛、会议、培训等学术活动的组织
4.完成学校和教材委员会办公室安排的其他研究任务
北京
62 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中国“三农”史文献与大数据实验中心)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朱信凯、文继荣、 吕捷、高原、 翟润卓 农林经济管理 依托北京城市副中心乡村振兴研究院,在小豆各庄筹备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农史研究所,开发智慧农史学科大模型推进人工智能+三农史研究,聚焦于“三农”史文献大数据和智能化分析场景,在国内外人工智能与哲学社会交叉领域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北京 张老师
62511064
zhqy@ruc.edu.cn
6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研究中心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吕捷、马九杰、 于亢亢 农林经济管理 1.整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研究资料
2.编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研究中心通讯》
3.组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概论》课程建设
4.协助会议安排与成果转化
北京
64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云贵高原生态农业与生物多样性高等研究院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毛学峰、孔祥智、 刘晓鸥、尤婧 农林经济管理 1.深度参与研究院的核心战略研究项目
2.协助会议安排与学术交流
北京/福州/昭通
65 中国-巴西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刘金龙、崔守军、 王炜晔 农林经济管理 拟聘中国籍和巴西籍博士后各一名,在站期间:
1.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完成1篇A类期刊论文或者至少两篇B类期刊论文(以进站时学校核心期刊目录为准)
2.从事中心相关的管理、服务工作,保障中心的正常运行
3.参与组织国际会议和中拉文明互鉴交流活动
4.参与申报项目,开展中巴在生物多样性治理、社区发展、反贫困等方面的研究
5.协助组织中拉文明交流互鉴绿皮书编制
北京
66 中国畜牧饲料产业研究中心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张利庠、陈卫平、 于亢亢 农林经济管理 1.按学校规定完成任务
2.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的研究
3.承担国家十五五畜牧业发展规划以及畜产品调控任务的研究
4.不定期完成国家发改委及农业农村部相关决策研究
5.完成农牧企业案例研究工作
6.承担《中国畜牧业发展史》和《中国饲料产业发展史》研究工作
北京
67 和平与发展研究院(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中心) 和平与发展学院 魏楚、刘硕扬、 张国凤、曹渝、 王丽媛 应用经济学 1.习近平强军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
2.国防军队建设相关问题的政策研究
3.国防教育类相关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北京 李老师
82509235
pdrecruit@ruc.edu.cn
68 和平与发展研究院(海外利益识别与保护研究中心) 和平与发展学院 宋枫、黄阳华、 张博骁、赵宇恒、 马科伟 应用经济学 1.参与构建海外利益识别与保护数据库和案例库
2.参与撰写海外利益识别与保护相关报告和专报写作
3.参与其它导师组相关研究工作
北京
69 和平与发展研究院(极地与深海战略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和平与发展学院 孙浦阳、裴建锁、 张博骁、赵宇恒、 马科伟 应用经济学 1.参与构建建设深海经济产业综合性数据库、航道与商船数据库等学科学研究数据基础
2.需参与相关研究的调研以及研究报告写作
3.参与其它导师组相关研究工作
北京
70 和平与发展研究院(低空经济和太空经济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和平与发展学院 黄阳华、谢伦裕、 刘松瑞、黄斌 应用经济学 1.博士后应重点承担全球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相关的数据库建设工作,申请者需掌握相关编程技能
2.需参与相关研究的调研以及研究报告写作
3.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工作
北京
71 和平与发展研究院(边疆经济与周边国家研究中心) 和平与发展学院 谢伦裕、刘硕扬、 杨子强、刘松瑞、 王丽媛 应用经济学 1.边疆经济与周边国家数据库构建
2.开展高水平对外开放下我国边疆经济的战略属性与安全风险研究
3.开展边疆经济与周边国家战略互动研究
4.开展其他边疆经济与周边国家相关的智库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和内参要报
北京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postdoctor.ruc.edu.cn/tzgg/fad130e411944d3bbc7d3b8e0d59ce6d.htm

邮件申请时请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ID:boshihoujob

发布博士后招聘信息 + 微信群

博士&博士后社群

  • 博士后招聘群
    320560656

  • 哲学博士群
    934079716

  • 经济学博士群
    945762011

  • 法学博士群
    934096817

  • 教育学博士群
    934118244

  • 文学博士群
    934106321

  • 历史学博士群
    945803407

  • 理学博士群
    487556986

  • 工学博士群
    596456271

  • 农学博士群
    114347294

  • 医学博士群
    136664155

  • 管理学博士群
    797229360

Copyright©2018-2025 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 34070202000340号

www.boshihoujob.com 皖ICP备18007485号-1

本网站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专注服务于海内外博士后研究人员。

博士后招收信息发布请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微信号:bshjob001。
联系时请注明单位名称(如:单位名称+博士后招收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