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王程教授ASC团队2022年7月招聘博士后5名
信息来源:厦门大学 | 作者:admin | 时间:2022-07-27 11:31
【简介】博士后招聘网整理分享“厦门大学王程教授ASC团队2022年7月招聘博士后5名”,浏览查询更多博士后招聘计划请访问博士后招聘网。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王程教授ASC(空间感知与计算)团队(https://asc.xmu.edu.cn)长期从事三维视觉与智能感知系统、遥感数据智能处理、空间群智感知与时空数据挖掘等研究。现因团队发展与工作需要,拟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5名。
一、王程教授ASC团队简介
王程教授是国家级人才计划基金获得者、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Fellow)、厦门大学南强重点岗位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双聘PI)、福建省特支“双百计划”入选者、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福建省智慧城市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他还是ISPRS的多传感器集成与融合工作组的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厦门分论坛(创始)主席,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常务理事,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客座教授,IEEEGRSL副主编,ISPRSJRPS等期刊的客座编辑。作为组委会主席组织过CVRS2012,MMT-SS2015,ChinaLiDAR2019,China3DV2021等多个学术会议。
空间感知与计算(SpAtialSensingandComputing,简称ASC)团队围绕三维视觉、空间群智感知与时空数据挖掘、遥感数据智能处理等研究方向,在CVPR、AAAI、IJCAI、Ubicomp、PR、IEEETGRS、IEEETITS、IEEETMC、IEEETSC、ISPRSJPRS等国际顶级会议、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CCFA及IEEE/ACMTrans论文80+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含专利转让7项)。主持国家级人才计划基金、国家海洋局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等项目60多项,科研经费累计达5000余万元。获得2018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2020年“GiuseppeInghilleriAward”(中国首位获奖学者)、2020年“SamuelGambleAward”、2022年“OttovonGruberAward”(中国首位获奖学者),中国激光雷达青年科技奖,国际移动测量技术大会最佳创新奖,福建省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入选者4人。此外,ASC实验室在移动激光测量、室内外一体化建模、智慧交通和群智应用、遥感数据智能处理等领域已有一系列落地应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招收方向
三维视觉、遥感数据智能处理、空间群智感知与时空数据挖掘等相关方向。
三、招收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测绘工程、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
四、招收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
2.年龄在35周岁(含)以下,身心健康;
3.具有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学位或博士论文已答辩即将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4.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科研事业怀有高度热情,或有较强的工程能力与项目经验;
5.符合厦门大学博士后政策:https://postdoctor.xmu.edu.cn/info/1033/2964.htm
五、支持政策
1.薪酬及福利:20-48万元/年,此外根据博士后科研能力及表现,合作导师将追加配套,上不封顶;学校为博士后缴交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2.科研经费:进站后可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5-18万元);
3.住房:可选择入住校内博士后公寓(核心地段、2房一厅,临近幼儿园、超市);
4.补贴:未入住博士后公寓的享受租房补贴;
5.子女就学:享受学校教职工子女同等教育资源;
6.学术头衔:博士后在站期间,可申请特任助理研究员、特任副研究员学术头衔,特别优秀者,可申报厦门大学南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给予特任研究员学术头衔;
7.对外交流:在站期间可根据需要申请出国(境)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
8.留校任职:支持优秀博士后申请各类人才计划,在站期间可随时应聘学校教职,学校亦随时选聘优秀博士后留校任教。
六、招聘程序
有意向者请将个人简历、代表作全文及其它材料发送至:
温老师,邮箱:clwen@xmu.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博士后招聘网)
附:ASC培养博士后的科研成果及去向发展
Ø已出站博士后
臧彧(2014.11-2016.11在站),现为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厦门大学招生办副主任(挂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交通部军民融合项目及企事业委托横向项目等科研课题10余项,在IEEETIP、IEEETVCG、IEEETGRS、ISPRSJPRS等期刊与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
臧彧在博士后期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一作/通讯作者在IEEETVCG、IEEETGRS等国际期刊与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篇,申请/授权专利2项。
范晓亮(2014.06-2017.04在站),现为厦门大学信息学院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数字福建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所(厦门大学)常务副所长,厦门市高层次人才,IEEE高级会员,IEEE教育数据挖掘工作组副主席,CCF高级会员,CCF服务计算专委会执委、CCF普适计算专委会执委。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以及10余项省部级或企业委托项目。在AAAI、IJCAI、UbiComp等CCFA类会议和IEEETMC/TITS/TSC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CCFA类论文6篇、JCR一区/二区6篇),1篇论文入选PaperDigest发布的AAAI-2020最具影响力论文。授权发明专利11项(含转让1项),出版译著1部。担任ICML/AAAI/IJCAI等国际会议PC和IEEETKDE/TMC/TITS/TSC/TIST/TBD等期刊审稿人。获2018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5/10)、CSC-IBM中国优秀教师奖教金、厦门大学龙胜达奖教金(2022)。
范晓亮在博士后期间的主要工作包括:1)主持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和2项企事业委托横向项目;2)发表论文:期刊会议论文6篇(包括CCFB类期刊1篇、CCFB类会议3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3)学术获奖:获得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CCBD2015最佳论文提名奖,指导学生获得第八届CCF软件服务创新大赛一等奖(最高奖);4)产业服务:牵头研发的“厦门市交通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有力支撑了交警支队、交通运输局各类系统调用约1万次/月,并服务“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厦门海峡论坛”等重大活动交通安保,平台获评“2017年工信部大数据优秀案例全国50强(全国交通领域仅两项入选)”。
陈一平(2014.02-2017.04在站),现为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厦门大学信息学院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2018.04-2022.04)。IEEE高级会员、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激光雷达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制图协会(ICA)传感器驱动制图委员会委员、CSIG-3DV专委会委员、JAG编委,PhotogrammetricRecord期刊编委,IEEEJSTARS等期刊客座主编,IGARSS、CPGIS、全国激光大会专题主席等。在ISPRSJPRS,CVPR,IEEETITS,IEEETGRS等发表论文70余篇,近五年一作或通讯发表JCR二区及以上论文20余篇,发表在国际顶级会议CVPR的开源工作建立了无人驾驶的点云-图像大规模数据集,获谷歌、MIT等全球600余个单位与个人下载使用;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三十余项,获2020年度IEEEJSTARS期刊最佳审稿人奖等奖项。
陈一平在博士后期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ATR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等科研课题,获博士后基金资助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访问3个月,发表在IEEETITS,IEEETGRS,IEEEJSTARS、Neurocomputing期刊与IEEEIGARSS等会议文章16篇,一作通讯论文8篇,申请专利4项。
江冠南,厦门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8.07-2020.11),现为宁德时代工业视觉检测算法负责人、宁德时代-腾讯优图联合创新基地负责人,在CVPR、AAAI等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5篇,申请/授权专利11篇。
Ø在站博士后
刘伟权,厦门大学信息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0.08-至今),现为厦门大学信息学院特任副研究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三维视觉专家委员会委员。在IJCAI、IEEEVR等CCF-A类会议和InformationScience、PatternRecognition、AppliedIntelligence、IEEEJSTARS/GRSL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刘伟权在博士后期间,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企业委托横向项目2项,以一作/通讯作者发表期刊/会议论文9篇(包括CCFA类会议1篇、CCFB类期刊1篇、JCR一区/二区期刊4篇),申请专利2项。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asc.xmu.edu.cn/newsInfo?id=24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