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科大学生殖健康及相关疾病研究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5年博士后招聘
信息来源:海南医科大学 | 作者:博士后招聘网 | 时间:2025-02-19 14:29
海南医科大学生殖健康及相关疾病研究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5年博士后招聘
01.导师简介
【合作导师介绍】
刘明耀教授,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华东师大生命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2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1993到1998年,先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和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生物学部做博士后研究。
1999 至 2007年,先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所(Texas A&M University Institutes of Biosciences and Technology)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及终身正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德州大学休斯顿医学院(University of Texas Houston Medical School),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博士生导师。
2007年,受聘回国加入华东师范大学,组建生命医学研究所并任所长;2011年,组建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并任主任。2012至2020年,担任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华东师大-以色列海发大学科学与技术转化研究院院长。2017至2023年担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肿瘤细胞分会会长,2020年起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
刘明耀教授致力于G 蛋白偶联受体(GPCR)在个体发育和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机理及靶向药物研发,同时在基因编辑和细胞治疗的技术应用转化中做出卓越研究。回国后作为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国家973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等。已在 Science、Nature、Nature Medicine、Nature Biotechnology、Cell 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 SCI 论文400 多篇,论文引用4万多次,H-Index 104,连续多年被评为高被引学者,申请专利300 多项,授权150 余项。
2012年和2017年,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 年获得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2021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首届杰出成就奖。
研究方向: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靶向药物
【合作导师介绍】
马燕琳教授,二级教授,妇产科主任医师,医学遗传学研究员,在美国Texas A&M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分别获得哲学博士和妇产科学博士学位,任生殖健康及相关疾病研究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科主任,海南省地方病(地中海贫血)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获得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技奖青年学者奖获得者。在Cell Res,EMBO Mol Med,Nat Commun,Nucleic Acids Re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主编论著3部,以第一完成人获海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全国妇幼健康科技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项(含1项区域联合创新发展重点项目)、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2项(分别担任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长各1项),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1项,申请专利7项,围绕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防治,特别是地中海贫血的生殖遗传防治,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研究方向: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防控
【合作导师介绍】
李东伟教授,海南医科大学,海南省医学科学院,教授,广东省杰出青年项目(立项),广州市卫健委优秀人才,中国科学院创新促进会会员,担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会员,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脑科学与功能障碍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高级顾问,国际干细胞学会会员。获得吴瑞奖,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优秀博士毕业论文等奖项。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摘要审稿人,Bioactive Materials 及Cel Bioscience 期刊审稿人。发表SCI论文27篇,其中一作/通讯 SCI论文14篇,包括 Cell Stem Cell, Nature Cell Biology, Cell Reports, EMBO Reports。承担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项目9项。
研究方向:干细胞与心脏再生机理研究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
方向一、生殖内分泌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以辅助生殖调控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为重点,围绕生殖内分泌、胚胎着床等方面展开研究,重点关注地中海贫血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方向二、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研究:重点围绕海南高发遗传性疾病地中海贫血等遗传病的分子机制、诊断与治疗展开研究,开展人类胚胎发育及地贫胚胎发育细胞谱系命运研究。
方向三、干细胞与心脏再生研究、多组学技术研发及应用,关注地中海贫血对心脑血管和骨骼发育的影响。
【招聘计划】
课题组长期招聘生殖医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妇产科学、医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基础医学、胚胎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博士后和科研助理。
【研究平台】
生殖健康及相关疾病研究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23年3月立项培育建设,建设期为2年。实验室依托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建立,是海南省首家亚专科齐全的辅助生殖机构,中心年门诊量达12万人次,目前IVF-ET临床妊娠率稳定维持在50%-65%,力求在胚胎着床早期阻断遗传病的传播,在生殖临床、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和胚胎植入前诊断方面建立了多项世界或国内先进技术。实验室承担了海南医科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工作,也是海南省首家生殖医学中心、海南省首家获批的产前诊断中心、海南省生殖医学质控中心、海南省人类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海南省人类遗传资源库、海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海南省地方病(地中海贫血)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缅区域性重大疾病防治联合研究中心)、海口市人类遗传资源保藏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具有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组织病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全方位的实验技术平台和硬件设备支撑,与国内外多个团队展开了广泛合作交流。
实验室用房面积为4500余平米,包括门诊、手术室、病房、分子遗传细胞遗传室、胚胎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及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等,其中专门的科研实验室面积为696平方米。
实验室设备总值约1亿元,包括细胞能量代谢分析系统Seahorse、超高速离心机、液滴式单细胞文库构建系统、时差观察培养箱、超高速分选型流式细胞仪(BD ArialⅡ)、长时间高分辨类器官光片显微镜、高通量二代测序仪(Life technologies)、一代测序仪(ABI3500)、MAXA 4D细胞核转染系统(Lonza)、小鼠血压仪等。
近五年,本科室及实验室承担各类课题60余项,其中国自然区域联合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课题1项,共发表文章1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0项,在国际知名杂志Cell Research、Nat Commun上发表原创性成果。获得全国妇幼健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项,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实验室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近三年,引入全职博士后10名,参与各项科研工作,提升了团队的科研实力,选派了12名技术人员赴湖南家辉遗传专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华西二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进修学习。江欣星、赵星、谢图朝等3人考取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孙菲在J Exp Clin Cancer Res发表研究成果(第一作者,IF12.658),博士后揭秋玲分别在J Cell Mol Med、Reproduction发表研究成果,博士后杨晓惠在J Exp Clin Cancer Res发表研究成果(第一作者,IF11.3)。博士后孙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5批特别资助1项,揭秋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资助1项、省自然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1项。博士后孙菲、揭秋玲获得海南省自贸港D类人才称号。2023年马燕琳教授、孙菲博士后以及揭秋玲博士后,均荣幸地参与了希腊举办的国际生殖联盟世界大会。
实验室还积极与国内外多所知名研究院和大学开展平台交流与项目合作。例如,与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建立“再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实验室(2012年)” 柔性引进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中科院广州生命健康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潘光锦研究员及其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建立“基因编辑联合实验室(2014年)” ;与缅甸仰光医科大学成立了“中—缅区域性重大疾病防治联合研究中心(2018年)”和“中缅热带地区重大疾病联合研究重点实验室(2018年)”。与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铱科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合作项目协议(2018年);与美国德州心脏医学中心、美国休斯顿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康涅狄格干细胞中心等合作进行国际合作项目;联合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美国德州心脏医学中心及海南省干细胞库等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牵头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海南省肿瘤医院、三亚市妇幼保健院、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及海南省干细胞库等建立“海南省地方病(地中海贫血)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8年)”。2019年柔性引进山东大学陈子江院士及其团队,并成立了“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分中心”;联合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陈子江院士团队共同组建,旨在以生殖与遗传为切入点,与陈子江院士团队联合成立了“陈子江院士团队创新中心”(2022年);与乔杰院士团队开展合作,成立了“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海南分中心”(2024年)。通过项目合作交流,柔性引进国内外学术造诣高、在领域内贡献突出的人才及团队,以提升本实验室科研水平,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2018、2019年连续两年在仰光举办境外国际培训班,强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谊,拓宽多边合作的渠道,而且积极贯彻了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促进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发展中国家人民,提升了实验室学术影响力和海南的国际影响力。2023年在海口举办了第八届科技部“东盟地区重大疾病的防治与诊疗技术国际培训班”,本次培训班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有来自印度尼西亚、蒙古、缅甸、哈萨克斯坦、伊朗等5个国家的学员参加为期20天的培训交流。
02.招聘岗位要求及待遇
【博士后要求】
研究兴趣:对早期胚胎发育、干细胞、表观遗传、心肌再生等领域有浓厚科研兴趣。
能力要求:具备独立开展研究课题的能力。
素质要求:责任心强,善于沟通交流,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成果要求: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SCI论文。
待遇:45-60W(税前)
03.申请程序
申请人请将个人简历(含联系方式、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发表文章、曾获奖项、科研兴趣及未来研究初步计划)及其他有借鉴意义的材料以附件形式发送,与合作导师取得初步联系以及商定博士后期间研究计划;邮件主题“博士后应聘+姓名+博士毕业学校+专业+博士后招聘网”发送至邮箱mayl1990@foxmail.com。
【联系地址】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
【其他说明】
1.本招聘公告长期有效,如遇医院或者学校政策调整,以调整后政策为准。
2.邮件若一周内未回复,请再次提醒。符合要求申请者将会尽快安排面试
3.欢迎对本课题组研究方向感兴趣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访问学者合作交流。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Vtk90RnTggsfCUP0_iVy8A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