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订阅号或微信搜一搜“博士后招聘网”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博士后招聘网 > 高校博士后招聘 > 海南 > 海南医科大学(海南省医学科学院)熊志奇/翟荣伟团队2025年联合招聘博士后

海南医科大学(海南省医学科学院)熊志奇/翟荣伟团队2025年联合招聘博士后

信息来源:海南医科大学(海南省医学科学院) | 作者:博士后招聘网 | 时间:2025-03-27 14:48

海南医科大学(海南省医学科学院)熊志奇/翟荣伟团队2025年联合招聘博士后

一、简介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熊志奇研究员与海南医科大学(海南省医学科学院)青年PI翟荣伟课题组紧密合作,联合开展基于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前沿研究,聚焦于药物成瘾、强迫症和抑郁症等重大脑疾病的神经机制及其干预策略。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Acta Neuropathologica Communications等国际知名期刊。

(一)熊志奇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年于美国贝勒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0-2003年在美国杜克大学神经生物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与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熊志奇研究员长期从事神经发育疾病,包括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分子机制研究;并与临床专家合作,开展神经疾病的致病基因鉴定与功能研究。发表论文近100篇,申请专利20余项。获得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张香桐基金会青年神经科学家奖,赛诺菲中国神经科学优秀学者奖,上海领军人才等奖项。所做的研究入选2021年度中国神经科学重大进展,2024年度中国神经科学重大进展和2024年度国自然医学科学部十五周年科学基金资助优秀成果。主要科学贡献包括:1)与临床合作鉴定了多个新致病基因:发现发作性运动障碍PKD的第一个和第二个致病基因PRRT2TEMEM151A,提出PKD发作的“小脑扩布性去极化”学说;2)阐明CDKL5、UBE3A等孤独症谱系障碍基因分子与细胞机制,建立干预靶点;3)领导建立非人灵长类脑疾病研究平台,构建了系列新型的神经疾病和精神障碍猕猴模型与评价体系;4)在希舞症和天使综合征的公益与科普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发起成立了“中国CDKL5互助联盟”和“希舞宝贝关爱之家”、参与创办了“天使综合征之家”,每年为希舞症和天使综合征患儿家庭举办公益义诊和科普讲座活动。5)过去十余年,积极组织研究生参与乡村中学生的脑科学科普教育及罕见病公益活动,帮助湖南桃江和浏阳地区的学生开阔视野,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

(二)翟荣伟

海南医科大学(海南省医学科学院)青年PI,博士生导师,主要基于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从事神经与精神类疾病的致病机理与治疗研究。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Cell Reports、Acta Neuropathologica Communication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身份发表9篇。已获批5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项目等科研项目的支持。

二、研究方向:

1. 脑疾病(如药物成瘾、强迫症与抑郁症)的分子环路机制研究

2. 发现治疗药物成瘾、强迫症与抑郁症的新靶点

3. 开发针对上述疾病的新干预策略

三、岗位要求:

1.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神经生物学、生物医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

2. 对脑科学研究充满热情,具备较强的执行力,能稳定工作3年以上;

3. 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专业领域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过科研论文。

四、相关待遇:

1. 薪酬及福利:基本年薪税前30万元(含政策性补贴),导师根据科研项目情况提供绩效津贴(最高20万元/年),享受与学校教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险、公积金等福利;

2. 租/购房补贴:可按相关规定申请海南省租/购房补贴(现行标准为3000元/月,累计发放不超过36个月,具体以海南省或学校最新规定为准);

3. 子女就学:享受与学校教职工子女同等的入托、入学政策;

4. 人才政策:符合海南省人才引进条件者,可申请相应的人才待遇;

5. 科研资助:可享受海南省博士后科研资助,按学校规定享受科研奖励,并可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6. 对外交流:在站期间可根据科研需要申请出国(境)进行学术交流或合作研究。

五、应聘方式:

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及相关材料发送至邮箱: zhairongwei@muhn.edu.cn(邮件主题标明为“应聘岗位+姓名+博士后招聘网”)。我们将对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尽快安排面试,应聘材料将严格保密。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www.muhn.edu.cn/hnyky/info/1121/7381.htm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资讯请关注: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ID:boshihoujob

发布博士后招聘信息 + 微信群

博士&博士后社群

  • 博士后招聘群
    320560656

  • 哲学博士群
    934079716

  • 经济学博士群
    945762011

  • 法学博士群
    934096817

  • 教育学博士群
    934118244

  • 文学博士群
    934106321

  • 历史学博士群
    945803407

  • 理学博士群
    487556986

  • 工学博士群
    596456271

  • 农学博士群
    114347294

  • 医学博士群
    136664155

  • 管理学博士群
    797229360

Copyright©2018-2025 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 34070202000340号

www.boshihoujob.com 皖ICP备18007485号-1

本网站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专注服务于海内外博士后研究人员。

博士后招收信息发布请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微信号:bshjob001。
联系时请注明单位名称(如:单位名称+博士后招收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