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25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信息来源:河南大学 | 作者:博士后招聘网 | 时间:2025-04-17 14:14
一、单位简介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经教育部批准、依托河南大学组成的两大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以黄河文明及沿岸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机构。“中心”依托中国史、考古学、地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构建文理交叉、多学科渗透的创新团队,形成了黄河文明探源与早期中国、黄河文明演进与国家治理、黄河文明传承与价值构建、黄河文明转型与区域发展、黄河文明与世界文明比较、黄河文明大数据云平台建设等6大研究平台和特色方向。河南大学“应对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实验室”是河南大学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于2022年联合创建的新型实验室,主要开展气候变化及其效应、碳源汇监测模拟、碳中和路径、降碳减污、城乡绿色转型、绿色低碳地理工程应用等研究。
二、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
苗长虹 经济地理、区域/流域发展、黄河学等
陈家涛 财政理论与政策实践
陈肖飞 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全球化与产业升级
赵建吉 产业地理与区域创新
艾少伟 文化地理与区域发展
胡全章 中国文学文献与黄河文化传承发展
郭宝军 中国文学文献与黄河文化传承发展
梁振杰 中国文学文献与黄河文化传承发展
侯卫东 夏商文明的资源与社会
王震中 中国文明起源、国家起源、商代城市都邑、早期文明史、史前文化
田志光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宋史、国家治理史
吴朋飞 黄河历史地理与环境史研究
三、招聘条件
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思想品德端正,身心健康。
2.博士学位获得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年,年龄不超过35周岁,恪守学术道德,具备优良的科研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科研潜力。
3.应聘者应具有地理学、经济学、考古学、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博士学位,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较大的学术发展潜力,原则上有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经历,且至少发表1篇A类核心或SCI/SSCI论文;或所获其他标志性成果(奖项、专利、论著)等经专家评议,符合来校从事博士后工作招收条件,满足合作导师和科研团队提出的其他条件和要求。
5.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外语成绩达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出国研修要求者优先考虑。
6.人事档案关系须转入学校,并全职在校工作。
四、待遇及支持条件
15-30万元/年,科研经费10或20万元,提供优良的科研和工作环境;符合省市人才政策的,可享受相应人才待遇;享受子女在附属学校(幼儿园、附属小学)入学方面的待遇;优秀者可留校工作。
应聘者请将简历(包括个人情况、教育背景、取得成果情况等)、个人陈述(简单描述自己的研究方向、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挑战的研究思路)及个人能力证明材料发至邮箱,邮件标题请按照“姓名-性别-专业-毕业学校-最高学历-毕业时间-研究方向-应聘的博后合作导师-博士后招聘网”格式。欢迎有工作热情的年轻学者加盟!
五、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常老师
联系电话:0371--22826115(来电时请说明是在博士后招聘网看到的招聘信息)
地 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新行政楼304室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025年3月10日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yrcsd.henu.edu.cn/info/1059/14422.htm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