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年面向全球诚聘全职博士后
信息来源: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 作者:admin | 时间:2024-06-11 15:25
一、学院简介
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发展底蕴深厚,在薛鸣球院士、潘君骅院士等老一辈光学科学家的领衔和代表性中青年科学家们的努力下,汇聚了一批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在光学加工制造、纳米光子、光电器件、光学系统、激光技术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苏大特色的原创性、标志性成果。
(1)历史沿革
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79年的苏州大学激光研究室。2014年1月,在原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原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和原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电技术系的基础上合并组建成立了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年5月,学院独立运行,并更名为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2)学科平台
光学工程为学院核心学科,先后于2002年获批江苏省重点学科,2009年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017年获批GF特色学科;2010年首批进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至今已连续四期获批立项;于2003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并获批建立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双一流”“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主要支撑学科之一,承担“微纳柔性制造研究中心”建设,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和学术地位。
学院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参与建设)、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参与建设)、省JMRH创新平台1个、省产教融合重点基地1个、省部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等省部级及以上平台。现有总实验室面积达1.2万平米,其中3000平米为超净实验室;拥有国内最大全息光学平台(8m-10m),最大口径全息曝光装置及最大口径光栅研制能力和国内高校领先的光学设计和加工检测实验室。
(3)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0余名,包括国家级高层次人才9人次、省部级高层次人才30余人次。学院多位专任教师在美国光学学会(OSA)、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中国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等光学工程领域的主流期刊担任副主编或编委。
(4)科研创新
目前,学院已形成以基础研究为核心、产业化和GF科研并重的科研发展模式,围绕光子器件与系统、数字光刻技术与装备、光学集成设计与制造和强激光应用与技术等方面开展前沿性、攻关性研究,高质量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近5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GF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0余项、各类横向项目300余项,其中300万以上项目21项,2023年实现人均到账经费超100万;在Nature Energy、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Nano Letters、光学学报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授权专利40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近250项。先后成功孵化国家级奖励4项、省部级奖励10余项。
学院科研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第二代身份证、驾驶证、新能源汽车号牌等国家重要证卡和航空航天、GF等国家重点领域与重大战略工程。学院建有“维格光电”、“维旺科技”、“维业达触控”等紧密型成果转化基地,具备完整的产学研一体化链条,已自主孵化2家光电领域上市公司。
二、岗位待遇和支持措施
1.学校为全职博士后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绩效奖励,三年总薪酬最高可超120万!
2.学校鼓励博士后申报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资助项目,所获得的资助补贴不计入总薪酬,全部叠加发放!
3.在站期间可根据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相关规定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4.对于绩效评估优秀的全职博士后,可优先推荐应聘校内教学科研岗位。
5.享受落户、医疗和子女入园入学等生活服务保障。
三、岗位要求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身心健康;
2.一般应为35周岁以下、新近毕业的博士生;
3.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
4.符合我校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招收条件;
5.在站时间为三年。
四、岗位需求
导师 | 研究方向 | 招收人数 | 招收要求 | 联系方式 | 备注 |
陈林森 | 液晶光子器件 | 2 | 1. 有志于微纳光学器件的工程和产业化研究; 2. 具备一定前沿科学思维; 3. 具有微纳加工或者液晶功能材料相关背景。 |
wbhuang@suda.edu.cn | |
陈煜 | 发光材料与器件 | 2 | 获光学工程或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具有发光材料与器件相关研究经验。 | chenyu_ny@suda.edu.cn | |
黄河 | 低维光电材料与器件 | 2 | 基于钙钛矿等新型纳米材料器件和应用。 | hh@suda.edu.cn | |
柳存定 | 大气激光传输研究 | 1 | 大气光学、环境光学、物理光学等优秀博士毕业生。 | cdliu078@suda.edu.cn | |
乔文 | 微纳光子器件与新型显示 | 2 | 1. 在国内外已取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具备微纳光子学、光学工程、物理、微纳制造等相关知识背景; 2. 熟悉光场调控或显示光学系统的搭建,光子器件的设计与仿真,计算机优化算法等研究经验; 3. 能熟练运用英文作为工作语言进行学术交流; 4. 具有健全人格,心理健康;具有高效学习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优秀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wqiao@suda.edu.cn | |
陶 智 | 智能信息处理 | 1-2 | 在信息处理国际期刊发表过高质量论文1-2篇 | taoz@suda.edu.cn | |
杨炯 | 二维材料异质结层间耦合及其在光电探测的应用 | 1 | 具有物理、材料、光电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能够熟练进行英文文献阅读和学术论文的写作,对拟进行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经验。 | jiongyang@suda.edu.cn | |
周建康 | 光学仪器与光学设计,空间遥感成像 | 1 | 光学或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图像处理专业等专业,博士期间发表较高水平SCI论文1篇以上,有较强的科研兴趣和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态度。 | health@suda.edu.cn |
新时代,孕育新机遇,呼唤新作为。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将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个人待遇、一流的科研环境、完善的生活保障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让您潜心科研,不负青春!选择光电学院,让我们一起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bsh.suda.edu.cn/c5/1e/c18126a574750/page.htm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