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冷冻电镜中心创新团队2025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信息来源:山东农业大学 | 作者:博士后招聘网 | 时间:2025-07-10 11:37
一、团队介绍
冷冻电镜中心创新团队现有教授2人,团队主要从事以下方向的研究:(1)作物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2)作物代谢调控靶向小分子设计与合成;(3)作物精准调控的外源化控剂研发;(4)作物功能新材料设计与智能递送系统研发工作。
王培毅,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科学博士学位,国际著名冷冻电子显微学家,在业内有巨大的影响力,被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冷冻电镜技术创始人Richard Henderson教授评价为,全球最好的冷冻电子显微学专家之一。他拥有超过40年从事电子显微镜和冷冻电镜教学、科研、使用,培训和管理经验,是该领域内仅有的几位同时拥有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相关经验的电子显微学家,深圳市A类人才,是国内非常紧缺,有特殊专长,难得的顶尖人才。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了许多重要成果,是多个著名期刊的审稿人。是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冷冻电子显微学分会理事;英国皇家显微镜学会、物理学会、生物物理学会会员;中国物理学会、材料学会会员。
李勇,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现代耕作制度”副首席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核心成员。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973”子课题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主持总经费1000余万元。参与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粮丰工程、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等6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在Soil & Tillage Research、Field Crops Research、Catena、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Crop Journal、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业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 21篇,中科院1区16篇。主编著作1部,副主编2部,撰稿《新中国农业发展70年》-科学技术卷。首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8项。研发的冬小麦秸秆还田“两旋一深”增产增效技术2020、2021年连续两年获批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5位),获评山东省科技副职工作先进个人,庆云县三等功,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优秀指导教师”,山东农业大学青年创新榜样。
二、招聘条件
(一)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二)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应届博士毕业生须已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进站6个月内取得博士学位;
(三)具有农学、作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植物学、园艺学、冷冻电镜等相关专业背景;
(四)有较好的学术业绩和科研潜质,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五)研究方向
招聘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作物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作物代谢调控靶向小分子设计与合成、作物精准调控的外源化控剂研发、作物功能新材料设计与智能递送系统研发等。
三、岗位职责
(一)协助团队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独立承担研究工作,完成论文写作并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二)完成团队负责人安排的科研任务;
(三)协助团队进行实验室管理和研究生培养工作。
四、工资待遇及科研经费
(一)全职博士后:年薪18-35万(主要根据申请人已取得的成果、科研发展潜力等),支持申请国家及山东省“博新计划”等人才项目: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档(博新计划)28万/人,B档18万/人,C档12万/人,持续资助两年。以上待遇可叠加享受。
(二)学校鼓励博士后申报国家及省级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并作为博士后考核的重要指标。
(三)学校现有附属小学和幼教,能够为人事关系转入我校的博士后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服务。
(四)聘期内享受学校在职教职工的福利待遇,按有关规定为其办理社保、医保和住房公积金等。
五、报名方式
申请人首先通过电子邮件联系,请随邮件发送详细个人简历(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工作经历、参与科研情况及科研成果)。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骆老师
应聘材料接受邮箱:luoyongli1030@sdau.edu.cn(邮件主题标明为“应聘岗位+姓名+博士后招聘网”)
通讯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岱宗大街61号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rsc.sdau.edu.cn/2025/0708/c14519a258276/page.htm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