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小麦栽培生理创新团队2025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信息来源:山东农业大学 | 作者:博士后招聘网 | 时间:2025-07-10 11:40
一、团队介绍
小麦栽培生理创新团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团队主要从事小麦产量品质形成生理机制、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
王振林,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生理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小麦分团副团长、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多次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和山东省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等称号。近年来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1项、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1项、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山东省农业重大技术创新课题1项、教育部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等。
李勇,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现代耕作制度”副首席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核心成员。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973”子课题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主持总经费1000余万元。参与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粮丰工程、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等6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在Soil & Tillage Research、Field Crops Research、Catena、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Crop Journal、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业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著作1部,副主编2部,撰稿《新中国农业发展70年》-科学技术卷。首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8项。研发的冬小麦秸秆还田“两旋一深”增产增效技术2020、2021年连续两年获批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5位),获评山东省科技副职工作先进个人,庆云县三等功,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优秀指导教师”,山东农业大学青年创新榜样。
骆永丽,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高等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Technology in Agronomy青年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公益性行业(农业)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齐鲁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1项,获“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优秀导师称号。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Field Crops Research、The Crop Journal、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Plant Direct、中国农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6篇;首位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件;参编著作《粮食防灾减灾知识有问必答》1部。
崔海兴,讲师,硕士生导师,山东农业大学“1512”第四层次人才,主要从事小麦高产高效群体与高质量土壤耕层的匹配原理及调控途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
二、招聘条件
(一)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二)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应届博士毕业生须已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进站6个月内取得博士学位;
(三)具有农学、作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植物学和园艺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四)有较好的学术业绩和科研潜质,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三、岗位职责
(一)协助团队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独立承担研究工作,完成论文写作并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二)完成团队负责人安排的科研任务;
(三)协助团队进行实验室管理和研究生培养工作。
四、工资待遇及科研经费
(一)全职博士后:年薪18-35万(主要根据申请人已取得的成果、科研发展潜力等),支持申请国家及山东省“博新计划”等人才项目:国家级博士后资助人员计划A档(博新计划)28万/人,B档18万/人,C档12万/人,持续资助两年,以上待遇可叠加享受。
(二)学校鼓励博士后申报国家及省级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并作为博士后考核的重要指标。
(三)学校现有附属小学和幼教,能够为人事关系转入我校的博士后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服务。
(四)聘期内享受学校在职教职工的福利待遇,按有关规定为其办理社保、医保和住房公积金等。
五、报名方式
申请人首先通过电子邮件联系,请随邮件发送详细个人简历(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工作经历、参与科研情况及科研成果)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骆老师
应聘材料接受邮箱:luoyongli1030@sdau.edu.cn(邮件主题标明为“应聘岗位+姓名+博士后招聘网”)
通讯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岱宗大街61号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rsc.sdau.edu.cn/2025/0708/c14519a258278/page.htm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