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协同信息与系统实验室2025年招聘博士后
信息来源:复旦大学 | 作者:admin | 时间:2025-01-20 20:01
招聘岗位名称 |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协同信息与系统(CISL)实验室隶属人机交互与协同计算学科方向,成立于2000年5月,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1名,博士后1名,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名;依托实验室,联合复旦大学社政学院、新闻学院、管理学院等院系的10余位教授成立了复旦大学社会计算研究中心。实验室聚焦“以人为中心的协同计算”这一跨学科研究方向,长期从事分布式协同、社会化协同、群智协同、人智协同研究,牵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重点、面上、联合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等50余项以及与MSRA、华为、联想等合作的多项课题,连续牵头承担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CHI、CSCW、Ubicomp、WWW、SIGIR、NeurIPS、IEEE TKDE、ACM TOIS等权威学术会议和期刊发表高水平文章200余篇,获得CSCW’15最佳论文奖(至今为止亚洲唯一一篇CSCW最佳论文)及CHI’14最佳论文奖(大陆第一篇CHI最佳长文)。(具体介绍可浏览实验室网站https://cscw.fudan.edu.cn/) 因科研工作需要,招聘博士后1-2名。 |
||||
招聘岗位序列 |
●岗位职责: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开展大模型智能体相关研究及工程落地工作,如多模态大模型预训练、微调、RLHF、知识增强生成、智能体构建等。 ●招聘人数:1-2名。 |
||||
招聘条件或要求 |
●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专业背景,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获得博士学位三年以内。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① 已有论文发表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人机交互领域的CCF A类国际会议/期刊(SIGIR、KDD、TKDE、NeurIPS、ACL、CHI、CSCW等);②具有较好的大模型项目开发和管理能力和经验(预训练、微调、RLHF、知识增强生成、智能体构建等)。 ●具备良好的中英文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 ●能够全职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
||||
岗位待遇 |
●参照复旦大学相关标准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包括工资薪酬、绩效奖金、科研奖励等,最高可达48+万元/年,具体面议。 ●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和一流的科研平台,包括科研启动经费、高性能算力平台、国际交流机会等。 ●指导和协助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等科研项目。 ●享受复旦大学规定的博士后公寓租住、协助子女入学、医疗等服务。 |
||||
应聘程序 |
●应聘材料:个人简历(包括完整教育工作经历、研究情况等),代表性研究成果(代表性论文全文、奖励证书等)。 ●联系方式:上述材料发送至zhangpeng_@fudan.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博士后应聘+姓名+博士后招聘网”。 |
||||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 张老师 | 联系电话: | 18816511963 | |
Email: | zhangpeng_@fudan.edu.cn | ||||
联系地址: | 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交叉二号楼A2023 | ||||
招聘截止日期 | 招满为止 |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hr.fudan.edu.cn/ef/f3/c15369a716787/page.htm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