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认知障碍多学科交叉融合课题组2025年博士后招聘
信息来源:复旦大学 | 作者:博士后招聘网 | 时间:2025-02-19 14:20
复旦大学认知障碍多学科交叉融合课题组2025年博士后招聘
一、招聘岗位:博士后
二、课题组介绍
01郁金泰
郁金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复旦大学认知障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认知障碍疾病方向带头人,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PI,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PI,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
主持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大计划等项目,获树兰医学青年奖、首届中华医学科技奖青年科技奖、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从事阿尔茨海默病等脑重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近年来以通讯作者在Cell、Science、Nature Human Behaviour、Nature Aging、Lancet Neurology、Alzheimer's & Dementia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累计他引1.8万余次,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
02高翔
高翔,博士生导师,公卫学院二级教授,曾任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营养系终身正教授及营养流行病室主任、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2022年全职回国,现任复旦大学营养研究院(筹)院长,兼任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营养与健康分会副主委、中国营养学会首席专家(营养流行病)。主持美国NIH的R01/R21/R03等多个研究项目。曾获美国神经学科学院2011年睡眠医学年度研究人员奖、2023年复旦大学钟扬式科研团队(复旦大学年度五佳科研团队)、塔夫茨大学2024年杰出校友奖(历史第一个华人获奖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营养、睡眠、心脑疾病和衰老,在Neurology、Ann Neurology、JAMA network open、Circulation、JACC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6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2000,研究成果数千次被世界各大媒体报道。
03程炜
程炜,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老年脑健康智能科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双聘教授。研究领域为发展生物医学大数据智能分析方法及其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应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自然面上基金等项目。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上海市启明星等人才计划,入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含共同)在Cell、Nature Aging、Nature Human Behaviour、Nature Mental Health等发表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被Nature(2次)、Nature Reviews Neurology等期刊选为研究亮点并以专门评论文章高度评价,荣获2023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奖。
04袁鹏
袁鹏,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青年研究员。2010年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5年于美国耶鲁大学神经生物学系获博士学位;随后于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8月加入复旦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解读神经群体对于认知功能的编码,以及在脑疾病中神经编码的异常,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Nature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Neuron等学术杂志。
三、课题组介绍
课题组有临床医学、流行病学、计算科学、基础医学等领域的专家,形成了一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团队,承担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和面上项目等项目。
课题组依托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珠峰计划”脑科学前沿科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医学中心、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平台,拥有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基础研究平台以及复旦大学认知障碍研究所、认知临床研究病房、认知评估中心、记忆门诊等临床资源研究平台,建立中国健康衰老与痴呆社区队列(HEAD)和中国人AD生物标记物和生活方式研究队列(CABLE),并且团队已获取国际知名队列UK Biobank,ADNI等数据库使用权限,构建从健康衰老到AD早期各阶段的纵向多尺度全维度生物医学数据库和样本库,为各类临床和基础研究课题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本课题组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可提供良好国内外科研合作机会。
四、岗位信息
招聘岗位:博士后
01研究方向
1.临床队列和临床试验:建设阿尔茨海默病等脑重大疾病精准医疗纵向队列及多维度数据样本库,全面采集临床数据、基因-蛋白-代谢生物多组学、影像和数字化表型等数据,开展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新标志物挖掘与治疗新药临床试验研究;
2.多组学精准医疗:基于多组学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明确阿尔茨海默病等脑重大疾病的发病机理,定量化揭示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标识和理论机制,探索诊断和治疗新靶点、新技术和新方法;
3.神经影像智能分析:整合多模态磁共振、分子PET等神经影像数据,发展多模态影像数据融合智能分析算法,构建神经影像基础模型,建立脑疾病影像智能诊断与量化评估系统与平台,推动脑疾病智能化诊疗体系建设;
4.AI生物医药:借助AI技术,基于生物多组学数据,通过分析差异基因表达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等,识别潜在的药物靶点;结合虚拟筛选技术,依据药物分子和靶点结构,筛选可作用于药物靶点且结合亲和力高的化合物;
5.生物医药基础转化:针对多组学研究及AI技术发现的治疗新靶点及相关药物化合物,利用细胞、动物模型等评估其有效性,开展药物研发与优化,加速推动临床前研究,逐步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突破。
02招聘人数
临床医学、统计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学、影像和生物工程、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遗传学、大数据、基础医学等领域博士后8-10名。
03招聘要求
1.博士毕业学校或者博士学位所属学科为世界排名前100的海(境)外高校,或在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学位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
2.应具备在国内外知名大学获得的博士学位和学历,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年龄不超过35岁;年龄35至38岁优秀博士可申请破格录用;
3.具备神经病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神经影像学、生物信息学、基础医学、流行病学或相关领域的博士/博士后研究经验;熟练掌握Python、MATLAB或R等编程语言;具有多组学数据或神经影像数据分析研究经验优先;
4.进站研究计划需与合作导师的科研课题或者研究专长相关;具有较强独立科研能力,具有较高的科研热情、较强的英文读写与交流的能力。
04薪酬待遇
1.聘期2年,优秀博士后可考虑续聘至4年,年薪25-50+万元(税前);
2.支持申请各项博士后项目与科研基金:包括申请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扬帆人才计划、上海市自然基金香江学者计划、澳门学者计划、各类国家派出项目与学术交流项目等;
3.课题组内部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基金,支持极具潜力的科研课题,支持力度10至20万;
4.提供优良的办公环境及国际一流的研究平台;协助申请博士后公寓(可申请两室一厅);提供至少一次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国际一流高校交流访问机会;
5.出站时条件优秀者可优先推荐留复旦大学工作;
6.提供良好的科研发展支持条件,参与课题组承担的国家、上海市重大项目;
7.子女入学入托等按照学校博士后相关政策执行。
05应聘材料及联系方式
请申请者将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全文、研究工作经历和至少两位推荐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发至:jintai_yu@fudan.edu.cn(同时抄送xiang_gao@fudan.edu.cn、wcheng.fdu@gmail.com、pyuan@fudan.edu.cn、yaruzhang@fudan.edu.cn),邮件主题栏内请注明“应聘博士后+姓名+博士后招聘网”。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7iRIwvmWcy5JLp3rgvo15g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