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
信息来源:中科院自动化所 | 作者:admin | 时间:2015-10-13 17:00
【简介】博士后招聘网整理分享“记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浏览查询更多博士后招聘计划请访问博士后招聘网。
模式识别技术?一个对于普罗大众有些陌生的词汇,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每天上班打卡,这是人脸或指纹识别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样,我们也需要计算机辅助我们进行翻译和写作等基础性工作;未来,还会有“高考机器人”这些不可思议的字眼出现在我们的字典里,而它们都得益于模式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在于2014年召开的国际模式识别协会理事会上,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谭铁牛院士和实验室主任刘成林研究员代表中国作了第24届国际模式识别大会申办报告,并成功获得第24届国际模式识别大会的主办权,而这也是该会创办40余年来首次在中国境内召开。
作为当今我国承担模式识别技术研发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顶尖的科研机构之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着模式识别国家级课题项目,是中国乃至世界模式识别技术当之无愧的领军者。
骄人成绩彰显实干魅力
随着2014年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新一届领导班子换届和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开局,模式识别室也迎来了自己崭新的一年。一系列学术奖励和荣誉的取得是对整个实验室科研团队虔心耕耘与付出的最大褒奖。这一年,实验室启动国家“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863”计划重点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31项。此外,实验室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6项、国外专利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1项。
这些骄人成绩取得的背后凝结的是整个模式识别科研团队的实干精神。在采访中,令记者感受颇深的是,这样一支科研骨干团队,以技术为依托,以创新为引领,顽强拼搏,实干、肯干、能干,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模式识别实验室副主任陶建华一直面带笑容,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骄傲和自豪。他告诉记者,中科院自动化所的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目前国际上以模式识别为研究对象的规模最大的实验室。在模式识别领域的多个延伸方向上,实验室提出的方法和技术在国际上处于最先进水平。他举例说,在虹膜识别领域,他们掌握着世界最为核心的技术,而在计算机视觉、文字识别和机器翻译等方向上,整个科研团队在国际上也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实验室在国际顶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的文章这些年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国际竞赛中也都取得了相当优秀的成绩。”实验室副主任王亮向记者补充道。
产学研紧密结合
如果说曾经的“汉王手写”是辉煌的过去,那么如今的人脸识别系统以及奥运安保系统的核心技术等均是模式识别室科研团队近些年潜心攻坚的成果。
以陶建华本人为例,今年在科技部2015年启动的几个主要的“863”重点专项中,他本人就承担了“面向移动终端的多模态自然交互技术”课题。课题是有关新一代智能眼镜开发的。他向记者表示,项目的目标是要让人们“所见即所得”,即人们所看到的任何东西都能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
作为一个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团队,中科虹霸等公司的成立则是团队将科研开发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具体体现。“未来包括‘类脑智能信息处理’等高新技术将继续作为主导研发项目从实验室走向我们的日常生活。”王亮谋划着可以预见的未来。他希望在实验室的全面推动下,未来的机器人可以像人一样去听、去看、去说。
不仅如此,在开放交流方面,模式识别室每年新资助开放课题12至15项,接待了一大批来自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著名学者和海外访问教授、访问学生。为了推动产学研合作以及提升我国图像视频大数据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团队牵头联合29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图像视频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与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共建了智能识别技术研究院,旨在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相关技术的合作创新。
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在人才建设上,团队目前拥有1位中科院院士、3位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4位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7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1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而这样密集的高、精、尖人才会聚在一个实验室,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
据了解,目前整个模式识别室的硕博研究生培养规模在250人左右,在编研究人员也有百余人左右。迄今,团队已培养出多名活跃在国内外研究一线的科研人员,这其中不乏佼佼者。国际上最早将深度神经网络应用于实际系统(语音识别)并获得成功的微软博士俞栋,就是从模式识别室“走出来”的优秀代表。
而在整个国家科技创新体制中,模式识别室也拥有其独特而显著的地位,团队科研人员不仅在国家科技规划领域的制定、决策以及项目评审上参与度较高,而且其一系列研究成果也取得了较大的国际影响力,如在国际期刊上的被引用率等这些衡量学者学术造诣的重要指标方面,团队也都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对于未来,实验室科研团队满怀愿景:这样一支年轻化、国际化和规范化的科研队伍,尽管面临巨大的人才竞争压力,但仍然对将实验室建设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国际化的科研基地充满信心。他们的共同目标是,“让生活增添更多不可思议”。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