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订阅号或微信搜一搜“博士后招聘网”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博士后招聘网 > 科研动态 > 中科院公示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中科院公示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人事局 | 作者:admin | 时间:2016-07-19 16:52

【简介】博士后招聘网整理分享“中科院公示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浏览查询更多博士后招聘计划请访问博士后招聘网

中科院人事局关于对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被推荐对象进行公示的通知

院属各单位:

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海洋局关于评选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人社部函〔2015〕268号)相关要求,经院属单位申报、国家海洋局初审,拟定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磷虾与极地海洋生态学研究团队”等7个先进集体和李金雁、孙立广2个先进个人为复审推荐对象。

现将被推荐对象相关材料予以公示,公示期7月18日-7月22日。

公示期间,如对被推荐对象和公示内容有异议,请于7月22日前以书面形式(一般要求署名)向中科院人事局人才处反映。

联 系 人:侯秋菊 宋 琦

联系电话:010-68597418

电子邮件:rcc@cashq.ac.cn

国科学院人事局

2016年7月18日

附件:附件: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相关材料.docx

先进集体01

海洋研究所-磷虾与极地海洋生态学研究团队

推荐单位:海洋研究所

基本情况和主要先进事迹

海洋研究所磷虾与极地海洋生态学研究团队一直开展中国极地海洋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并在此领域研究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自1984年首次开展南极考察、1999年首次开展北极考察至今,团队成员参加历次南大洋科学考察和北极科学考察,按照计划圆满完成所承担的考察任务,获得大量珍贵数据。团队成员19名,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物资保障、国际救援等支撑任务,团队成员2人次担任极地科考队临时党委成员、多次担任大洋考察队队长,历年均有团队科考队员被评为优秀考察队员,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团队参加了自我国首次极地考察以来所有的国家级极地海洋科考任务。主持完成“八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南大洋磷虾资源开发利用预研究”、“九五”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课题 “南大洋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研究”、国家科委“九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 “南大洋生态系统动态变化和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海洋公益项目课题“南极生物资源特性及其应用基础研究”和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南极主要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过程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参与中国极地年计划和“十二五”极地专项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相关成果发表文章80余篇,在南极磷虾生物学与种群动力学、极地海洋浮游动物生态学、南大洋食物网营养动力学以及极地生物标本库建设与科普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我国极地海洋生态学和南极磷虾研究的建立与发展做出奠基性贡献。

南极磷虾生物学及种群动力学:我国的南极磷虾研究是从1985年开始的。在我国首次南极考察中明确,大洋考察是以磷虾生态学为主的综合海洋学考察。本团队成员参加并负责南极磷虾调查和研究工作,在首次南极考察资料基础上编写的《南大洋考察报告》,是首次根据我国自己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所完成的有关南极磷虾及南大洋环境的全面的科学报告。“八五”期间,团队主持完成我国首个南大洋磷虾资源研究项目,在南极磷虾年龄鉴定与种群年龄结构、南极磷虾生殖生物学领域取得国际一流的成果,包括首次阐明了普里兹湾地区大磷虾的年龄结构;利用大磷虾复眼晶锥数目(或眼径)作为生长指标,发现复眼晶锥数目(或眼径)不受负生长的影响,复眼晶锥数目(或眼径)与体长的比例可用作检验磷虾负生长的指标;证实大磷虾的排卵绝大多数是一次完成的,纠正过去认为大磷虾是多次、分批排卵的错误,是大磷虾生殖生物学方面的重要发现。上述成果奠定了我国南极磷虾生物学研究的国际地位。利用环南极走航资料,给出南极磷虾数量的环南极分布特征、年际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形成相关的研究报告,为我国南极磷虾探捕和未来的南大洋磷虾渔业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实测数据支撑。上述工作推动了我国南极磷虾生物学和极地海洋生态学的发展,同时为南极磷虾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南大洋生态系统研究做出贡献。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海洋创新成果奖一项。

南大洋食物网营养动力学:浮游动物作为海洋食物网的中心环节,在南大洋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起着关键调控作用。本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东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食物网研究,测定了浮游动物主要功能群对初级生产的摄食压力,给出了极地浮冰区食物网能流分配比例,综合评价了南大洋边缘浮冰区经典食物链(网)与微食物环在海洋垂直碳通量中的作用特征;利用稳定同位素、脂肪酸等生物标志物方法,揭示了南极春夏季普里兹湾浮游动物优势种的摄食的时空变化,发现南极磷虾幼体和成体之间存在食物转换和分化,为深入了解极地恶劣环境下浮游动物的生活史策略和种群补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极地海洋浮游生态学:极地海洋由于其恶劣的气候环境,是人类认知较少的海域之一。依托我国南极考察,实现了走航四大洋,环绕南极洲的海洋观测。团队对极地海洋生态系统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与研究工作,构建极地海洋生物标本平台,采集了我国极地考察有史以来跨越150多个纬度,近200经度的走航海洋生物考察样品及原创数据记录,获得极地海洋生物样品超过5000余号;开展海洋生物观测方法与新技术研究,以mtCOI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实现南极浮游动物常见种的准确鉴定,推动南极浮游动物环境样品的宏基因组学研究;利用普里兹湾海域的长期调查资料,从年际变化的角度分析了普里兹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种群结构的变动,筛选出表征其群落变化的主要指标生物,发现南极普里兹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种群结构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与海冰回退的时间和尺度以及冰间湖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研究结果在“Polar Biology”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2012年获极地科学优秀论文2等奖。1999年至2014年,团队成员连续参加了6次北极科学考察,长期开展北极浮游动物种群结构和地理分布特征研究,分析了群落地理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全球变化背景下北冰洋浮游动物对快速变化环境的相应提供了研究资料和数据支持。相关成果曾获得2005年国家海洋局科技成果一等奖。

国家极地战略支撑与科学普及:积极参与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战略研讨和国家报告编写工作,参与极地海洋保护区外交谈判等相关材料的编写工作,为我国极地科学发展、维护我国极地权益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支持。团队成员在国际海洋科学委员会(SCOR)、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生命科学工作组等多个国际组织任职,推动我国极地科研成果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和交流;积极开展极地科普工作,结合历次南北极考察浮游动物样本以及北极底栖生物样本,建立了极地生物标本库(青岛)平台,该平台每年定期向公众免费开放;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科普馆内建立极地海洋生态景区,专门展出了企鹅、海豹等极地海洋生物标本,每年接待学生和公众前来参观、学习,年接待人数达5000余人次,推动了普通民众和青少年对极地科学的热爱和认知。

先进集体02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空间环境探测实验室

推荐单位: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本情况和主要先进事迹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空间环境探测实验室(前身是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磁与高空物理研究室野外观测站)自1984年组织研究所科技人员参加首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起,一直连续参加南极地磁与高空物理的科学考察工作,始终没有间断。长城站地磁观测工作从1984到1995年,中山站地磁观测从1989年中山站建站开始一直到现在,观测内容包括地球磁场、地磁脉动和哨声观测。同时,实验室派出的科考人员还多次帮助有关国内单位开展地震和地球重力观测工作,并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别在北极黄河站和南极中山站开展了电离层TEC与闪烁观测工作,将观测手段从地磁等观测发展到现在的地磁和高空电离层多学科综合观测。

30年来,实验室历年科考人员均圆满完成科考任务,获得了大量连续可靠的地磁和电离层观测资料,并按国际标准进行资料整理和定标,共出版地磁年报30本,积累观测数据56.5GB。国内外科学家,利用这些资料和数据,在南极研究、极地研究、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进展、GPS Solution和Ann. Geophys等杂志上发表有关论文30余篇。这些长时间连续地磁和高空电离层观测资料是我国极地科学事业的宝贵财富,在研究地球极区地磁变化场、磁亚暴、磁暴、地磁脉动、哨声、地磁长期变化、地磁极移动、极区电离层特性和闪烁等重大科学课题具有重要作用,对提升我们极区地磁和空间物理的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此外,从2010年开始,南极中山站地磁观测作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子午工程地磁观测链最南端的台站,为子午工程常规观测连续提供了近6年的数据,并为子午工程承担的“神州九号”发射期间探测计划、神舟十号保障探测计划、嫦娥三号发射任务保障探测计划、2014年子午圈国际联合探测计划、风云二号G星保障探测计划、2015年子午圈国际联合探测计划和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保障探测计划等提供了完整可靠的高质量数据。

空间环境探测实验室开展的南极地磁场观测包括地磁场相对观测记录和绝对定标观测,地磁绝对观测要用倾角/偏角磁通门经纬仪和质子磁力仪人工完成,需要人员熟练掌握观测技术和细心操作,每周至少要进行2次绝对定标观测。也就是说,在南极艰苦环境下,需要我们的科学工作者每次都得在南极越冬,通常参加一次考察的时间为15个月左右。30年来,实验室共有32人执行了46次南北极科考任务,其中长城站11次越冬科考任务,1次度夏科考任务;中山站24次越冬科考任务,1次度夏科考任务,黄河站9次度夏科考任务。实验室贺长明参加了长城站建站艰苦工作,杨义碧经历了中山站建站的艰辛,杨友华3次赴南极执行越冬科考任务,另有7人2次赴南极执行越冬科考任务,多人担任科考班班长,每次都圆满地完成科考任务。30年的连续坚持,这样一个集体,几代科学工作者,无论是在改革开放下海浪潮中,还是在社会转型的浮躁气氛下,他们寂寞坚守和无私奉献,支撑了我国南极地磁科考观测数据的连续和质量。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来自中国地球物理观测研究历史最为悠久的研究所,老一辈科学家对祖国科学事业的执著和奉献影响着他们,研究所和中科院的科学氛围激励着他们,我国极地办等极地考察管理部门支持鼓励着他们。

在实验室承担的地磁观测科考任务中,不仅要有为祖国极地科学事业勇于拼搏和奉献的精神,还要有坚实的专业和技术水平。地磁场观测非常精密和灵敏,地磁观测室为了避免干扰,都远离生活区,地磁观测室到站上实验和生活区有几百米距离,在恶劣天气和大风暴时,我们的科考队员去地磁观测室进行人工地磁绝对定标观测是十分严峻的考验,因为十多级的大风使人无法站立和行走,漫天的雪粒让人看不清前面的道路和建筑,他们在地磁观测室和站上生活区之间拉了一条安全绳,靠拉着这根绳子确保不迷失方向,凭着坚强的毅力连走带爬到地磁观测室开展地磁绝对定标观测工作。通常,地磁场绝对观测通常需要观测人员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和准确快速读数,这在国内都需要较长时间培训和练习,但在南极地磁场扰动非常大,扰动幅度大约是国内的10倍,极夜时光线又很差,这给地磁绝对定标观测造成了很大困难。通常,地磁观测的指零法在大干扰环境下误差较大,近零法对仪器线性度要求高和变化区间不能太大,实验室科考队员针对极区地磁场扰动特性,结合上述二种方法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观测方法,将时间记录由指零法的2个增加为近零法的4个,仍然采用指零读数,较好地解决了大扰动环境下的绝对定标观测的精度和可靠性问题,并在观测仪器微调读数也摸索出一套技巧,每次都从-0慢慢整到0,精度显然高于从正数调整到0,为这些年来顺利完成科考任务和保证数据精度与可靠性提供了技术保障。

此外,研究所对极地考察工作十分重视,在1987年开始专门成立了“极地地球物理研究组”,实验室在组织赴南极进行科考人员选拔和培训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制度,实验室在组织赴南极进行科考任务人员严格挑选,在观测技术和业务能力上进行综合考察和培训,对每次去南极的人员都需在我国的国际标准站北京十三陵站台进行2个月左右的仪器操作和专业培训,并进行考核通过才行。正是实验室在参与我国极地考察任务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制度和方法,研究所大力支持和科学家的坚持,才保证了空间环境探测实验室在我国南极的地磁观测科考任务圆满完成,从未中断,积累了连续和完整数据,并使观测技术和观测手段不断发展,为我国的极地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先进集体03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单位: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基本情况和主要先进事迹

1. 我国极地冰川学最早的开拓机构。

以1985年2月我国建成南极长城站为界线,此前的中国南极冰川学研究以国际合作形成开展,人员全部来自本单位。先后有4名冰川工作者参加了澳大利亚的南极考察队:谢自楚参加了凯西站1982年越冬、钱嵩林参加了凯西站1983年越冬、秦大河参加了凯西站1984年越冬、韩建康参加了凯西站1985年越冬。早期的国际合作研究不但从学科上奠定了我国从事极地冰川学的基础,也为我国极地冰川学研究奠定了人才基础,开辟了国际合作渠道。

2. 将南北极冰冻圈考察研究作为其核心科研任务的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0年起,以冰芯与寒区环境实验室(现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重要平台,25年来,实验室将极地考察和研究作为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包括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以及北极黄河站在内的长期考察研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国家海洋局科技创新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发表与极地冰川学相关的论文500多篇,出版了《南极冰盖表层雪冰内物理过程和现代气候环境记录》、《南极冰川学》等专著。积极参与国际极地考察合作,如参加格陵兰NEEM冰芯钻探,与国际同行共同在《Nature》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截止目前,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唯一从事极地冰冻圈科学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3. 我国极地冰冻圈科学的人才基地,为全国培养和输送了极地冰冻圈研究的骨干人才。

我国从事极地冰川学研究的研究室领导和骨干人才多数来自于本单位。比如秦大河、谢自楚、钱嵩林、韩建康、康建成、孙波、任贾文、效存德、侯书贵等。秦大河是我国以极地冰川学和气候变化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唯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据统计,我国从事极地冰川学研究的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从业人员中,80%以上来自于本实验室的培养。其中,效存德、侯书贵二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是截止目前在极地领域为数不多的“杰青”获得者,二人均在本实验室培养,获得博士学位。

4. 以科学精神和感人事迹诠释了“极地精神”,激励了一代一代极地人。

以秦大河横穿南极科学考察为代表,其大无畏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极地科学精神激励了三代极地冰川学者,起到了垂范和引领作用。秦大河于1989年7月28日从南极半岛顶端的海豹冰原岛峰出发,参加“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探险队”经过220天的艰苦跋涉,行程5986公里。途径南极点和“难接近地区”,于1990年3月3日顺利到达终点——苏联和平站,从而完成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国际合作横穿南极大陆的伟大壮举。这一事件入选2013年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复兴之路》展览。

先进集体04

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南极望远镜项目组

推荐单位: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基本情况和主要先进事迹

南极Dome A被国际天文界广泛地预测为地面上最好的天文观测台址,引发了国际南极天文热潮,同时也为我国天文界与国际天文界合作开展南极天文观测研究开创了极好的机遇和条件。我国天文学家及时抓住机遇,2006年12月成立了中国南极天文中心,而作为核心成员单位之一的南京天光所也顺势成立了南极望远镜研制课题组,在国家极地考察规划的框架下开展了天文设备的研制。

课题组成立后开展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中国之星小望远镜阵CSTAR的研制(中国南极天文设备的探路者)。 CSTAR由四台口径145mm的折反式望远镜组成,视场20平方度,配置不同的滤光片,用于台址测量和南极点附近天区的变星监测等。同志们不惧挑战,加班加点,解决了在南极极端工作环境中望远镜结霜、积雪,长途复杂运输路况中的震动冲击,以及大视场、短焦深望远镜系统装调难,约100度温差范围内焦点固定等技术难题,经过充分的低温环境实验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了望远镜主体的研制,于2008年1月安装在DOME A,同年3月20号传回首幅清晰的星图,每幅图像的可见星数达上万颗,星等最暗可达约16等,让我国天文界为之振奋。CSTAR在DOME A 进行了连续四年的全自动越冬观测,记录和传回了大量星图,获得了星体的连续光变曲线,发现了一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变星等天体。另外通过CSTAR的观测数据也获得了DOME A 的连续晴夜数、天空亮度和云量等重要台址信息。CSTAR的成功观测让我们跨出了南极天文的第一步,开启了人类立于南极冰盖之巅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的里程, 英国《自然》杂志、美国《科学》杂志、《纽约时报》、《国家自然地理》等国际主流媒体相继重点报道了这一历史性事件,这也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南极DOME A对天文观测和研究的重要价值。该项目研制和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为我们后续研制的天文设备积累了重要经验。

基于CSTAR的研制基础,课题组在南极天文中心的部署下,开始了新的挑战,负责三台全自动可跟踪的巡天望远镜AST3主体的研制。AST3 由三台500/680mm的望远镜构成,采用了我国创新设计的折反射大视场光学系统,同时具有短镜筒、消畸变和大气色散校正的优点,是首台南极内陆可远程控制、具备指向跟踪与自动调焦等功能的天文光学望远镜,配备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片10K*10K的CCD相机,一次曝光可覆盖约4.3平方度的天空。在望远镜研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团结一致,共同克服研制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分别在盱眙观测站、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和漠河观测站等进行试观测及性能检测。首台望远镜AST3-1于2012年1月在课题组三名成员和一名国家天文台项目组成员的努力下,在机械师等的大力帮助下,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望远镜的安装和调试及澳大利亚合作方提供的能源支撑平台的安装调试等。极夜期间望远镜连续观测运行了746小时,获得了3.3TB的图像数据,实现了我国在南极极端环境下望远镜研制技术上的一次飞跃,也为我国南极天文台建设和更大口径南极望远镜研制奠定了重要基础。2015年1月,课题组的杜福嘉和李正阳两名同志再次出征,克服了人手少任务重高原反应等巨大困难,将第二台望远镜AST3-2安装在了冰穹A, 并完成了能源通讯平台的安装维护,自动气象塔的安装等任务。目前,两台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正由天文学家处理,期待有重要的科学产出。虽然望远镜的运行中遇到了能源故障、镜面效率降低等问题,课题组完全有信心在以后的科考维护中进一步提高望远镜的可靠性。

课题组同时开展了天文台址视宁度检测仪的研制。大气视宁度是描述望远镜星像的不规则运动和弥散的物理量,是天文台址好坏的最直接和重要的参数指标。在AST3-1安装期间,基于AST3的机架和自研的差分图像运动监测仪DIMM,首次获得DOME A极昼视宁度的测量数据,中值0.87角秒,结果与DOME C夏季视宁度的测量结果基本吻合。另外,我们也为南极泰山站研制了一台全自动DIMM, 具有自动寻星,自动导星等功能,于2014年进行了极昼视宁度测量,然后又安装在中山站进行了极夜视宁度测量,为南极天文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数据。

在科研工作的同时,课题组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积极参与科普宣传工作。2007年至今,课题组共有10人次去过冰穹A参加内陆天文科考,他们都能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极地考察工作中的各项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各自的使命。课题组所开展的工作已3次获评为国家天文台“十大天文进展”。队员们利用节假日时间走进社区及市民学堂,为老百姓和小学生们讲述南极科考的相关知识以及我国南极天文科考情况,展现了南极科考队员们不畏艰难、以苦为乐的昂扬斗志和“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受到广泛好评,还获得了社区送来的“传播科学知识,惠及社区居民”的锦旗。在研究所开展的“公众科学日”活动中,科考队员们为来参观的大学生和公司员工做南极天文科考的报告,通过大量精彩的图片、视频展示了南极的美丽风光和内陆科考队员的真实生活以及他们团结拼搏的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特别是年轻学生们对天文技术和南极天文研究的兴趣,同时也提升了作为国家科研机构人员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公益意识。

先进集体05

生态环境中心-极地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研究团队

推荐单位: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基本情况和主要先进事迹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极地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研究团队旨在长期系统地开展极地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的赋存特征、来源解析、演变趋势及其环境效应,为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和国际汞公约,维护国家权益提供科学支持。目前,研究团队由江桂斌院士等10人组成,其中正高职称4名,副高4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是一个学术水平高、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研究集体。研究团队已经连续6年共11人次参加了极地科考,主持极地科考项目10项。在极地科考工作中,团队成员本着科学创新、开拓进取和服务国家目标的指导思想,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勇于拼搏,承担的极地科考项目全部圆满完成,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研究团队从未发生过人员违规违纪情况。

1.积极攻关,建立了系统的极地PTS野外样品采集站点,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系统完备的样品采集站点,是开展PTS环境化学行为研究的前提。江桂斌院士作为2009年26次队队员到达长城站时,发现站上样品采集和实验条件十分简陋,根本无法满足开展基本的大气等样品采集和处理,更无法开展PTS历史演变的研究。鉴于这种情况,研究团队决定加快基础实验设施和野外站点建设。从26次队开始,先后在长城站装备了大流量大气采样器4台并首次在该地区开展了大气中PTS的主动样品采集分析工作。同时配备了生物样品冷冻干燥仪、大体积水样富集器等必要的样品前处理设备,基本可以满足PTS研究所需的水土气和生物样品的样品前处理需求。由于研究团队仅可进行度夏科考,无法得到极地冬季研究数据,为了获得大气中PTS常年的监测数据,团队和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预报室合作,开展了全年大气中PTS监测研究。目前,该监测活动已经持续4年多,获得了数百份宝贵的样品,部分研究成果已经以论文形式发表,这是国际上针对该地区大气中PTS主动大气数据的首次报导。研究团队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克服了恶劣天气和复杂地形的限制,在菲尔德斯半岛和阿德利岛区域建设了大气被动样品采集点14个,在北极黄河站所在的新奥尔松和伦敦岛地区建设了7个点,建成了一个系统的极地PTS监测网,其规模在国际同行中也属先进行列。积极的投入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近6年来,研究团队关于极地PTS研究工作已经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在同类研究的国际同行中亦处于领先地位,为提高我国极地科考地位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履约谈判,积极维护国家利益

斯德哥尔摩公约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危害的全球行动规划,我国是首批公约缔约国。能否在极地检出是判定某种化学品是否POPs的重要依据,因此极地POPs研究对我国履行国际公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以往由于研究基础薄弱,此项工作都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很容易被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公约的规定对我国某些产业进行限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团队的极地POPs研究工作极大提高了我国极地PTS研究地位,增加了我国在公约谈判中的主动权。江桂斌、郑明辉、王亚韡以中国代表团代表的身份已经46次参加联合国环境署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大会以及相关谈判工作会议,为我国开展相关的履约活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并为争取国家利益做出了重要贡献。

3.促进学科建设、培养领军人才

通过持续承担极地科考任务,研究团队逐步建立了PTS长距离迁移和极地环境影响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形成了明显的研究特色,丰富了PTS的环境化学理论,促进了我国该领域的学科发展,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培养了一支以中青年科研骨干为主体、充满朝气、富有开拓创新能力的研究队伍,在极地PTS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引领地位。研究团队成立以来,团队成员郑明辉研究员成为我国973首席专家和履约全球协调委员会委员,王亚韡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拔尖人才,王亚韡、史建波和刘倩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支持,研究团队在极地PTS研究方面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4.促进国际合作、扩大学术影响

研究团队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访问来促进极地PTS的国际合作。目前,研究团队已经和瑞典、挪威、加拿大、美国等国的同行开展了极地国际合作研究,张庆华研究员因出色的极地PTS研究工作荣获201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举办的“The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国际会议的“Young Investigator Award”。研究团队倡导了“极地及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学术研讨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并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成功组织了两届会议,来自国内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近百人参加会议,成为国内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会议,获得同行的高度评价。同时,团队成员还领衔或参与编写了UNEP的许多重要文件如《Global Environment Outlook, GEO-5》、《UNEP Year Book 2013》、《全球POPs监测技术导则》、《全球二恶英类污染源识别与定量技术导则》,参与制订“全球POPs监测行动计划”等对全球履约及全球POPs污染控制有重要影响的技术文件,显著提升了我国在极地PTS研究的国际影响。

先进集体06

植物研究所-植物演化生物学研究组

推荐单位:植物研究所

基本情况和主要先进事迹

植物研究所植物演化生物学研究组由王宇飞研究员任课题组长,团队成员包括李承森研究员、姚轶锋副研究员、杨健助理研究员、李金锋助理研究员,以及在读研究生7名。为了探索极地和青藏高原极端环境下的植物演化以及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等重要的科学问题,该团队先后派人共参加了6次北极黄河站考察(2008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和6次南极长城站考察(23次队、26次队、29次队、30次队、31次队、32次队,含1次维多利亚地考察),在北极和南极代表不同区域环境条件下分别建立了15个和17个植物观测样方,取得了第一手宝贵的原始数据和研究材料。该团队近年来申请主持极地生物学方面的课题8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院方向性项目子课题、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对外合作项目、极地战略青年基金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涉及极地研究的原创性研究论文7篇(目录附后),包括Climatic Change, Polar Biology, PLoS One, Advance in Polar Science等,其中南极乔治王岛苔藓植物群一新记录---长叶镰刀藓的研究成果2009年入选中国极地考察25周年优秀论文汇编,北极新奥尔松地区苔原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成果获得2011-2012年度极地研究青年优秀论文奖,北极水生范氏藓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成果获得2013年度中国极地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南极地衣生长速率测定及其气候指示意义的研究成果获得2014年度中国极地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此外,由于团队成员姚轶锋在考察中表现突出,被国家海洋局极地办评为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优秀考察队员。

该团队通过对陆地植被组成及变化的研究,表明陆地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紧密,冰川退缩迹地上的物种更替明显,群落结构发生着显著变化;范氏藓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生长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因而能很好地反映该地区同时期的气温变化;南极枝状地衣簇花石萝生长速率的研究揭示了地衣生长速率的改变可能是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代表性成果介绍如下:

1.北极新奥尔松Austre Lovénbreen冰川退缩迹地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组成与植被群落特征分析

为开展新奥尔松地区苔原植物生长和植被演替对冰川退缩响应的研究,在Austre Lovénbreen冰川(简称A冰川)前沿不同年代冰缘线附近布设了植被样方,调查了样方内植物组成与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A冰川1990年冰缘线代表植被演替的初始阶段,样方内仅出现先锋植物挪威虎耳草(Saxifraga oppositifolia);(2)1936年冰缘线代表冰川退缩长达75年后植被发育的情况,样方内植物种类和个体数明显增多,植被群落以木本植物极柳(Salix polaris)和草本植物黄葶苈(Draba bellii)为主,地衣以寒生肉疣衣(Ochrolechia frigida)和鸡皮衣(Pertusaria sp.)等壳状地衣为主;(3)随着冰川迹地形成时间更长,植被趋向成熟阶段发展,样方内极柳占绝对优势,地衣的物种多样性和盖度显著增加,出现雪黄岛衣(Flavocetraria nivalis)和刺岛衣(Cetraria aculeata)等叶状地衣。初步结果表明冰川退缩迹地上的物种更替明显,群落结构发生着显著变化。

通过研究2008年采自新奥尔松的水生范氏藓的标本,发现该藓类植物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生长特征:夏季生长的茎具有浓密的叶和侧枝;冬季生长的茎只具有稀疏的叶,没有侧枝。主茎在冬、夏两季生长的长度分别是0.07mm和0.68mm,推测该藓类在水体中生长年限不超过8年。该藓类2007年夏季生长特征能很好地反映该地区同时期的气温变化,生长趋势与气温变化趋势相一致。该研究有助于探索植物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植物演化过程和环境适应机制,有助于揭示北极历史环境的演变过程,为认识和理解全球变化提供新的资料和数据。

3.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簇花石萝(Usnea aurantiacoatra)生长速率及气候指示意义

运用碳十四测年技术测定了菲尔德斯半岛枝状地衣簇花石萝的年龄,计算得到其生长速率为4.3–5.5毫米/年,比南极石萝(Usnea antarctica)生长速率要快(0.4–1.1毫米/年)。比较结果表明两极地区枝状地衣的生长速率(> 2毫米/年)比壳状地衣(< 1毫米/年)生长快,揭示了地衣生长速率的改变可能是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

先进集体07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北极冰下机器人系统科考队

推荐单位: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基本情况和主要先进事迹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北极冰下机器人系统科考队,通过携带自主研制的海极号遥控水下机器人(ROV)、北极号自主/遥控海洋环境监测水下机器人(ARV)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在我国北极科学考察中首次使用了自主研制的遥控式水下机器人,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提供了一种新的、重要的手段;通过水下机器人使我国科学家第一次看到了北冰洋冰下的连续的视频影像,为海冰等项目的研究采集到了重要的数据;探索了水下机器人在极地导航等关键技术,克服了冰下作业的困难,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业方式,为水下机器人在极区的作业积累了经验。携带此两款水下机器人共参加了4次北极科学考察。

2003年,北极冰下机器人系统科考队携带自主研制的“海极”号遥控水下机器人(ROV)参加了我国第二次北极科考。此次科考,该水下机器人共完成了冰下250米范围内的冰厚和海冰底部形态的连续测量,通过携带的CTD进行了冰下海水的水平和垂直剖面的温、盐、深连续测量。在“海极”号成功应用的基础上,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2008年成功研制具有自主与遥控混合作业模式的北极冰下自主/遥控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简称,北极ARV),同年参加我国第三次北极科考,以中山艇为作业母船,在北纬84.6度长期冰站的开阔水域,成功开展了冰下调查,这是我国水下机器人首次在此高纬度下开展冰下试验应用,其成功应用为我国北极科考提供了一种较大范围内的连续、实时、冰下多参数同步观测的技术手段。

为了满足科学需求,2010年北极ARV再次参加了我国第四次北极科考,在北纬87度附近的长期冰站上,通过从人工开凿的冰洞释放与回收,在冰下针对不同的水平断面,进行了连续多次的重复观测。其搭载的温盐深测量仪、仰视声纳、冰下光学测量仪和两台水下摄像机,获取了大量基于海冰位置信息的海冰厚度、冰下光学和海冰底部形态等多项关键的科学数据,成功实现了冰下多种测量设备的同步观测,为深入研究北极快速变化机理奠定了技术基础,这也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机器人在北极科考中进入了应用阶段。

2014年,在原有北极ARV的基础上,依据前几次北极现场作业经验,对其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将载体体积与重量均减少了一半,并更改了推进器的布置方式,增强了冰下航行的机动性。2014年7月11日至9月24日,北极ARV再次随“雪龙”船参加了中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在北纬81度,北极ARV从冰洞多次下潜,沿预先设定的轨迹自主完成对指定海冰区的连续观测,累计航行10公里,完成了雪龙船一侧浮冰的水下光透射辐照度、厚度等参数测量、雪龙号科考船船下海冰分布调查拍摄及冰浮标水下形态观测等任务。在海冰观测作业中,针对不同的天气情况,携带光通量测量仪和CTD等传感器共对雪龙船一侧的海冰100米乘100米的区域进行了三次扫描式观测作业。在雪龙船船下海冰分布调查拍摄作业中,水下机器人对雪龙船在破冰过程中形成的水下海冰分布进行了详细拍摄,首次获得了雪龙船从船头至船尾的完整冰下视频资料,同时对尾部甲板重力柱的下放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在冰浮标水下形态观测作业中,水下机器人对其在冰下部分的形态进行详细拍摄并获取了走航断面的冰厚数据,并比较与该断面钻孔测量的冰厚数据,结果完全一致。

北极冰下机器人连续参加我国北极科考不仅开创了我国水下机器人应用的新领域,还为我国北极科考提供了一种从冰下实时、大范围观测海冰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漂移和旋转的海冰上,获取了含有相对浮冰精确位置信息的多参数同步观测数据,改变了传统的海冰观测模式,有助于提升北极海冰融合机理的研究;在北极高纬度下验证的导航定位算法为我国水下设备在极区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北极科考中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ARV系统,可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我国的高技术开发实力,进一步提高我国在极地事务处理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先进个人01

李金雁

推荐单位: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主要先进事迹

李金雁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现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车队队长,多年来参加青藏高原野外地质考察活动,工作勤恳敬业,汽车驾驶和维修技术精湛。1998年执行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任务,参加我国首次南极格罗夫山综合考察活动。他与其他3名队员一起发扬南极精神,克服艰险,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圆满完成了任务,为中国南极考察事业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从98年至今,他参加了全部7次南极内陆格罗夫山野外考察,是唯一参加格罗夫山全部考察历程的人。作为机械师,他始终全心全意为考察队员提供车辆驾驶和维修保障,吃苦在前,助人为乐,努力克服狂风、严寒和冰裂隙危险,保障考察队安全,成为历次格罗夫山考察队最受欢迎的“福星”和最靠得住的“安全保障”。他历尽艰辛,成绩斐然,得到极地考察队伍的普遍赞誉。领导和队员都说,只要金雁参加考察队,大家心里就轻松了许多。他在考察过程中还努力学习各种地球科学知识,为考察队避险、提高效率献计献策,并亲自发现回收了大量陨石样品,功劳和贡献很大。

作为南极格罗夫山考察先驱之一,李金雁先后七次深入格罗夫山内陆考察:

1. 1998年至1999年,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期间,在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刘小汉带领下,李金雁作为首席机械师,驾驶一辆雪地车首次闯入冰裂缝密布的格罗夫山地区,并采集到4块南极陨石。

2. 1999年至2000年,中国第16次南极考察期间,协助10名队员历时58天,对格罗夫山地区的53座冰原岛峰进行了地质、冰川、测绘等多学科考察,采集陨石28块。

3. 2002年至2003年,中国第19次南极考察期间,李金雁作为首席机械师,协助南极队员在格罗夫山地区进行了陨石采集、地质调查、测绘和冰雪调查等多学科考察活动,共采集陨石4448块,使中国的南极陨石拥有量一举跃居世界第三。此外,考察队员对格罗夫山地区进行了1比10万全面遥感测图,这是人类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首次进行的大范围全面遥感测图。

4. 2005年至2006年,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期间,李金雁作为首席机械师,带着全队生活所需给养,深入格罗夫山地区,开展了陨石采集、冰川综合环境演化、地质填图、遥感测绘等科考活动,共采集陨石5354块,进一步证实格罗夫山地区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陨石富集区。

5. 2009年至2010年,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期间,李金雁作为首席机械师,负责车队维修及物质运送,协助10名队员经过10天的艰难跋涉,于2009年12月27日顺利抵达格罗夫山地区,执行冰盖演化、地质调查、陨石采集、测绘、生态环境研究等9项科学考察任务。

6. 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李金雁作为车队领队,与10名队员深入格罗夫山采集陨石,首次发现重达1300克的灶神星陨石。

7. 2015年11月7日至今,李金雁作为首席机械师,参与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再次深入格罗夫山考察。

先进个人02

孙立广

推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主要先进事迹

孙立广1998年参加了中国第十五次南极野外考察,在长城站工作了三个多月时间,克服野外艰苦恶劣条件,对长城站周围生态、地质等特征进行了详细考察,并采集了大量样品,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2004年参加北极站科学考察并参与北极黄河站的建立。根据南极野外科学考察经历和感受,孙立广回国后出版了《南极100天》,并以南北极、西沙考察和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在中国科技大学博物馆举办了面向全校师生和广大市民的“跨越两极 — 南极、北极、西沙科考展”,还经常到幼儿园、学校开展极地科考讲座,热心向大众普及南北极科学知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孙立广在野外科学考察的基础上,以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方向为突破点,取得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根据野外考察资料,在室内以独特的含企鹅粪和生物残体的沉积序列作为过去环境信息的载体,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企鹅过去几千年来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与气候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研究南极典型海洋动物古生态演化的生态地质学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海豹粪与海豹毛的研究,恢复了法尔兹半岛距今1500年来海豹数量变化及其对冰盖进退的响应;重建了3000年来企鹅粪中的Pb含量变化,揭示出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已经影响到南极生态圈;发现过去2000年南极海豹毛和生物粪土层中人类文明的历史信息,汞含量的波动与金银冶炼的兴衰存在明显的响应关系;提出并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来精细探讨南极生态环境演化过程。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孙立广首次提出了“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重要研究方向,并于2006年出版了学术专著《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建立了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这一全新研究领域的理论体系和成套研究方法。孙立广将上述研究所确定的生态地质学研究方法应用在北极,在北极找到了研究12000年海鸟数量变化和冰川进退的古环境载体。

自2000年以来,围绕上述研究成果孙立广发表了180多篇论文,其中SCI论文90余篇。独创的“企鹅考古法”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上,被认为“是一种研究南极湖泊集水区历史时期企鹅数量新颖的生物地球化学方法,在不久的将来,它很可能形成某种活跃的研究领域”;该项研究成果也被“Nature China”作为研究亮点报道;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的形成与发展,并受到同行们的关注;美国权威综述性学术刊物《Science Progress》邀请撰写了综述性文章;世界气候变化研究权威机构"美国二氧化碳和全球变化研究中心"在该机构出版的"CO2 Science Magazine"上对该文进行了专题评论,认为应重新评估目前气候剧烈变化对南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美国生态学会(ESA)主办的专业期刊《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以快报形式报道了“南极海豹毛中的Hg与人类文明”的研究成果,并称其对研究文明的发展与环境代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研究成果被教育部评为“2000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被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评为“九五科技攻关优秀成果”,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等,2006年入选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成果。

同时,孙立广利用丰富的野外考察经验,指导学生赴南北极进行科学考察,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已指导所在的极地环境研究室青年学生36人次赴南北极考察。培养的研究生中一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3),一人获得中国科学院50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6)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7),一人获得安徽省优秀硕士论文(2008)。结合野外考察经历和室内研究成果,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地球科学与极地科学导论》,深受学生好评,2007年被评为安徽省精品课程。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ID:boshihoujob

发布博士后招聘信息 加入博士人才库

博士&博士后社群

  • 博士后招聘1号群
    799173148

  • 博士后招聘2号群
    373726562

  • 哲学博士群
    934079716

  • 经济学博士群
    945762011

  • 法学博士群
    934096817

  • 教育学博士群
    934118244

  • 文学博士群
    934106321

  • 历史学博士群
    945803407

  • 理学博士群
    934102752

  • 工学博士群
    945827064

  • 农学博士群
    114347294

  • 医学博士群
    729811942

  • 管理学博士群
    797229360

Copyright©2018-2023 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7485号-1 皖公网安备 34070202000340号

本网站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专注服务于海内外博士后研究人员。

博士后招收信息发布请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QQ:878065319,微信号:bshjob001。
联系时请注明单位名称(如:单位名称+博士后招收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