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约5千万年前亚洲大陆琥珀生物群
信息来源:新华网 | 作者:王珏玢 肖琼琼 | 时间:2014-07-17 16:50
【简介】博士后招聘网整理分享“我国科学家发现约5千万年前亚洲大陆琥珀生物群”,浏览查询更多博士后招聘计划请访问博士后招聘网。
新华网南京7月14日电(王珏玢、肖琼琼)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4日向媒体发布,由该所研究员张海春领衔的科研团队认定抚顺琥珀是目前世界上种类最丰富的琥珀生物群之一,此项研究填补了始新世时期(约5千万年前)亚洲大陆琥珀生物群的空白,也表明5千万年前欧亚大陆两端已经存在广泛的生物交流。
张海春介绍,通过20余年的野外考察和收集,研究团队共采集获得2000多块抚顺琥珀原料。研究发现,抚顺琥珀中昆虫最为丰富,包括至少16目,79科,上百个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双翅目(包括各种苍蝇和蚊子),约占总数量的70%;其次为膜翅目(包括各种蜂和蚂蚁);再次为半翅目蚜虫以及啮虫目。
“抚顺琥珀中的昆虫不仅保存非常完整,而且异常丰富,很好地反映出当时的环境、气候条件,也使其成为世界上种类最丰富的琥珀生物群之一。其中,捻翅目、缨翅目的蓟马等则是首次发现。”张海春告诉记者,研究团队通过宏体化石、微体化石、红外光谱、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手段首次确认了抚顺琥珀的植物起源为柏科植物,且以水杉为主。
据了解,此项研究前,科学界已发现白垩纪的西峡琥珀群,以及中新世的漳浦琥珀群,而处于这两段时期之间的始新世则是一片空白,而此次研究的抚顺琥珀保存有始新世时期亚洲大陆唯一的琥珀生物,填补了始新世时期亚洲大陆琥珀生物群的空白。
“抚顺琥珀保存有世界最丰富的生物种类,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抚顺琥珀内的蚂蚁、蜂类等社会性和外寄生性昆虫同波罗的海生物群有着极大的相似性,说明早在5千万年前欧亚大陆两端已经存在广泛的生物交流,为了解当时欧洲-亚洲-印度生物分布格局提供了直接依据。”张海春说,抚顺琥珀形成于始新世早期的一个重要温室效应时期,当时抚顺的气候为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15-20摄氏度,年降水量1000毫米。这些将为全球气候变暖和全球气候变暖下生物群的群貌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抚顺琥珀产自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抚顺西露天煤矿,该露天煤矿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2.2公里。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