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信息来源:科学技术部 | 作者:admin | 时间:2015-09-08 17:25
【简介】博士后招聘网整理分享“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浏览查询更多博士后招聘计划请访问博士后招聘网。
导语
20 世纪90 年代初,国务院批准设立了52 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0 多年建设, 2013 年国家高新区数量已经达到114 家,成为全国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强度最大、创新成果最丰硕的区域,也是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创新高地。本期小编为您介绍一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国家高新区的规模经济总量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2012 年,105 个国家高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5.2 万亿元,占全国GDP 的10.1%,其中29 家高新区的园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GDP 比重达到20%以上;共实现营业总收入165689.9 亿元、工业总产值128603.9 亿元、净利润10243.2 亿元、上缴税额9580.5 亿元、出口创汇3760.4 亿美元。
一、高新区人才培养
国家高新区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完善的服务平台有效地激励和吸引创新人才不断向国家高新区汇聚,使国家高新区已然成为创新创业活动持续生长的沃土。
截至2012 年年底,全国105 家国家高新区企业年末从业人员达1269.5 万人,较2011 年增加195.9 万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23.6 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17.6%。按学历和职称划分,2012 年105 家国家高新区拥有大专生264.4 万人,本科生320.5 万人,研究生62.0 万人(其中硕士55.8 万人、博士6.3 万人),中高级职称人员154.9 万人,较2011 年总体增长分别为19.7%、16.2%、20.8%和13.0%。从区域分布来看,2012 年各区域国家高新区的大专学历以上从业人员占各区域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均已超过50%,为各地区持续的创新活动提供了较好的人才基础。其中,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硕士、博士资源储备相对更加丰富,中部地区拥有博士学位的从业人员的倾向性指数高达137,拥有博士的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按职称划分,2012 年105 家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中具有初级职称152.9 万人、中级职称110.0 万人、高级职称44.9 万人, 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2.0%、8.7%和3.5%。
近年来,国家高新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有力的招才引智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归国留学人员。2012 年,105 家国家高新区中留学归国人员8.2 万人、工程技术人员261.6 万人、外籍常驻员工4.2 万人、外籍专家1.3 万人、当年吸纳高校应届毕业生45.9 万人,较2011 年总体增长分别为54.8%、20.8%、-1.6%、5.8%、4.2%,占年末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0.6%、20.6%、0.3%、0.1%和3.6%。105 家国家高新区中入选国家“****”人数为1725 人,其中园区推选并入选国家****人数690 人,2013 年114 家高新区内共计2165 人入选国家****,园区推选并入选人数接近一半。
企业R&D 人员数量和规模体现了国家高新区整体的研发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全国高新区共有63926 家企业纳入统计,105 家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30%以上的企业研发投入和55%以上的企业研发人员,实现了全国50%以上的企业发明专利。2012 年,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企业R&D 人员集中在105 家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27.3 万人,占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比重10.0%, 折合全时当量102.7 万人年。企业R&D 研究人员为37.7 万人,折合全时当量为30.6 万人年。较2011 年总体增长分别为39.2%、16.8%、8.8%、-8.2%。
二、高新区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国家高新区中集聚的众多大学机构和科研院所,为园区发展提供知识载体和创新源头。截至2012 年年底,105 个国家高新区内集聚了各类智力资源和研发主体,其中各类大学549 所;研究院所1738 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43 个,其中国家级450 个;累积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447 个,产业技术研究院547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26 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3 家;拥有企业技术中心5907 个,其中国家级338 个,占全国企业技术中心总量的38.1%。国家高新区大力培养各类产业促进服务机构,建设可覆盖科技成果产业化全过程的科技服务体系。截至2013 年年底,全国共有技术市场管理机构1000 多家,技术交易服务机构2 万余家,常设技术交易市场近200 家,技术市场从业人员近52 万人。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2581 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为251 家,就业人数30765 人。科技企业孵化器已超过1500 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04 家),孵化器从业人员超过3 万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94 家,管理机构从业人员2469 人,在孵企业8204 家,企业从业人员达14.7 万人。2012 年,全国105 家高新区内共有人才服务机构914 个(截至2013 年年底,全国114 家高新区的人才服务机构达1266 个),科技企业孵化器739 个,其中国家级239 个;科技企业加速器184 个;生产力促进中心175 个,其中国家级55 个;技术转移机构441 个,其中国家级75 个;各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04 个,其中国家级41 个;具有国家相关资质认定的产品检验检测机构732 个。
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特区建设
2011 年3 月,中共组织部、发展改革委等15 个中央部门和北京市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中关村)迈开了加快建设人才特区的步伐。
中关村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40 多所,以中科院、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6 所;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2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8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分中心)57 个;大学科技园26 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 家。
同时,中关村共有国家“****”人才874 人,占北京市近8 成;“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368 名人才,占北京市7 成以上。158 名高端人才及其团队入选“高聚工程”。
中关村人才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从业人员高学历。2012 年,中关村从业人员数量达到158.8 万人,同比增长14.5%。其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达到78.7 万人,较上年新增10.7 万人,近两年每年增加10 万名以上的高学历从业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17.2 万人,较上年新增2.6 万
人。从占比来看,近几年中关村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占比一直保持在50%左右,2012 年为49.6%。与全国高新区相比,2012 年中关村大专以上学历占从业人员比重为69.8%,高出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18.8 个百分点。
(2)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数量持续增长。作为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首批授予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关村是国内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截至2012 年, 中关村留学归国人员数量连续4 年实现增长,总人数达到1.6 万人,同比增长17.5%。其中, 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留学归国人员数量为1.2 万人,较2008 年增加了1.4 倍;占留学归国人员总人数的比例上升至77.1%,创历年新高。
(3)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庞大。2012 年,中关村科技活动人员数量达40.2 万人,较上年增加4.3 万人。从岗位类型来看,中关村研发设计类从业人数达41 万人,较上年增加5.7 万人,研发设计类从业人员占比较上年小幅提升至25.8%,该比重继续稳居各岗位从业人员之首。
(4)人才薪酬竞争优势明显。2012 年,中关村从业人员人均报酬达到9.8 万元,较上年增加0.9 万元,高于北京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 万元,且在全国各类科技园区中保持领先。
(5)非京籍从业人员占据半壁江山。2012 年,中关村外省市户籍从业人员数量达到85.7 万人,相比2008 年增长了1 倍多,占中关村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4%。当年吸纳的京外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4.7 万人,创历史新高。
(6)人才年轻化趋势凸显。中关村从业人员仍然以年轻人为主,2012 年中关村29 岁及以下从业者人数占比为48.1%,继续保持在五成左右;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2.8 岁,比同期台湾新竹工业园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低了1.8 岁。
(7)高校应届毕业生吸纳能力强劲。2012 年,中关村吸纳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6.7 万人, 较上年增加了8630 人,同比增长14.8%,其中毕业于北京市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2.1 万人,占中关村当年吸纳高校应届毕业生总人数的30.7%。
(8)从业人员在企业间保持适度流动。2013 年,中关村的人才市场仍然保持着较好的流动性,在同一企业内工作年限超过5 年的员工比例仅为27.6% ;接近6 成(57.8%)的员工在同一家企业内的工作年限不足3 年。这种人才在企业间的适度流动说明中关村的劳动市场相对活跃,有利于区域内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企业间知识外溢效应的发挥。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