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培养要着眼长远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作者:admin | 时间:2016-02-23 16:49
【简介】博士后招聘网整理分享“青年人才培养要着眼长远”,浏览查询更多博士后招聘计划请访问博士后招聘网。
近来,一些“80后”、“90后”“学霸”教授吸引了公众的眼球,但在他们光鲜形象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这些青年人才所从事的领域,呈现出应用研究多于基础研究、理工科研究多于人文社科研究的特点等。有学者表示,对这些脱颖而出的青年人才的培养要避免拔苗助长,他们要耐得住寂寞,扎实积累学问,才会成长为真正的学术大师。
年轻化趋势是可喜现象
不久前公布的第十二批国家“****”青年人才名单显示,“80后”占比超过七成,“90后”也首次出现,入选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此,受访学者表示,年轻化趋势是可喜现象,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科研事业生机勃勃、后继有人。
根据人才成长一般规律,35岁左右的青年人才是最有创新激情和创新能力的群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认为,只要在选拔上是严格的、宁缺毋滥的,就值得肯定。
在谈到青年人才的优势时,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告诉记者,“青年人才的国际化水平较高,可以将国内学术成果宣传出去,扩大我国学术影响,也可以将优秀学术成果引进来,提升国内的学术研究水平。另外,他们的学术化水平也更高,方法论意识和学术素养更好,研究更加规范,这对国内科研事业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引入人才只是开始
青年人才要想更好地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和自律之外,高校也负有重要的责任,不仅要将其“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袁靖认为,高校要为青年人才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有成绩要鼓励,有困难要解决,有顾虑要化解,有缺点要批评。
这些年轻的“明星”学者,其实也有着自身的苦恼和矛盾:一方面,成为“明星”学者能够获得更好的资源和待遇,为研究提供诸多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无论是学习积累还是学术研究,都需要大量的时间。一旦被打造成“明星”学者,就不得不出席各种各样的场合,反而成了安心做学术的拖累。在褚宏启看来,棒杀不可取,捧杀同样要不得。高校不能将人才引进视为政绩工程,要给青年人才更多的学术自由、个人空间,减少行政干预,充分焕发其潜能和创造力。
无论如何,回到国内能够成为备受重视的学者,对大部分青年人才来说是好事。但仍有一些人才不愿意回国,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国内高校团队和平台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正所谓“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一支高素质的前沿团队才是最有战斗力的,单打独斗无论于个人还是高校都是不利的。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钞秋玲告诉记者,人才的成长和才能的发挥取决于他所在的平台和团队,没有前沿的团队,很快就会与国际脱轨。团队的建设一定要有可持续性,否则一旦引进的人才离开了,要么带走了整个团队,要么没有接班人,就会出现断层。青年人才要想成长为学术大师,必须要有优秀的团队和平台这一土壤的滋养,但这无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成长需要积淀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青年学者扎堆“短、平、快”研究领域和高校热衷于打造“明星”学者的现象引起学界担忧。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杨兆山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大规模引进青年人才这种方式需要慎重,文科副教授带博士也值得商榷。极少数很有天赋的人,应该帮助他们脱颖而出,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但他们要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才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每个人都需要人生的积淀,当一个年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确立的时候,很难把握好自己,也很难抵御各种诱惑。
“扎堆‘短、平、快’,是评价这个指挥棒在起作用,因为应用性项目见效快,而基础研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有所突破。这就会导致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的倾向,不利于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没必要反对打造‘明星’学者,但培养学术大师更为重要,可持续发展比昙花一现更重要。”褚宏启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成长需要大量知识的积累和时间的打磨,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更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钞秋玲认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要着眼长远,有更高的战略眼光,提前布局,注重学科的搭配、后备人才梯队的建设。而高校管理者必须要遵循教育的规律、人才培养的规律,人才之树才能持续开花结果。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