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端人才品牌
信息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 作者:admin | 时间:2014-06-18 09:22
【简介】博士后招聘网整理分享“打造高端人才品牌”,浏览查询更多博士后招聘计划请访问博士后招聘网。
近年来,按照国家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部署,从中央到地方推出了一系列引智育才工程,成为提升我国对外人才吸引力,增强本土人才竞争力的重要平台,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
其中,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江苏“双创计划”等依托不同层次政策和方式,初步实现了“以品牌促引进、以引进促创新、以创新促改革”,为各地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体制带来诸多启示。
“****”:
全球视野服务国家战略
2008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启动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计划引进2000名左右人才来华创新创业,简称“****”。目前,前9批“****”共引进3319人。
据不完全统计,“****”专家回国(来华)后已经发表重要文章和专著5200多篇(部),其中60余篇发表在《自然》和《科学》等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2012年度“世界十大科学进展”中,“****”专家参与并作出贡献的就有3项。
据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副局长李志刚介绍,目前,1200多名“****”专家工作在企业一线,在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许多专家分析认为,“****”实施以来,初步摸索出一套以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立足中国特色制度优势的人才引进服务体系,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带来诸多启示。
一是国家项目开路,地方项目跟进。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引才项目,“****”带动各地各部门形成广纳天下英才的生动局面。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中除西藏外,均制定实施了引才项目或计划,形成了不同层面、相互衔接的引才格局。
二是中央统筹协调,打破条块限制。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筹协调下,全国形成了统分结合、上下贯通的工作机制,国家授予全职回国(来华)人员“国家特聘专家”称号,明确了7项工作条件和9项生活待遇,在出入境、居留、住房等方面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可能将首次迎来回国人数超过出国人数的历史性拐点,海外引才进入新阶段。
三是打破身份界限,配套制度改革。为给“****”人才提供干事创业平台,相关政策首次明确,引进人才可担任高校、科研院所、央企等的中级以上领导职务,突破了原有用人制度上的限制。
目前,已有5名“****”专家担任部属高校副校级领导职务。“****”配套政策还突破了原有科研项目申报对申报人国籍、身份等诸多限制。据不完全统计,“****”专家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2886项,其中65人担任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以奖促改撬动模式创新
自1998年实施以来,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共支持全国166所高校聘任长江学者2251名。其中,共有107名长江学者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一批中青年学者已经成长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
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带动下,“珠江学者计划”、“闽江学者计划”、“天府学者计划”等一批人才计划相继实施,为壮大我国中青年科研骨干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助推高校形成良好人才成长环境。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廖舒力认为,高校青年人才“长江学者”充分发挥与海外学术界联系广泛的优势,通过主持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联合培养青年教师与学生等多种方式,积极拓展国内高校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空间和渠道。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氛围正在全国高校逐渐形成。
推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等大学校长认为,“长江学者计划”制度内涵包括“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理”和“以岗定薪、优劳优酬”理念,已成为高校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基本思路。
在“长江学者计划”等国家人才品牌引导下,学校先后制订了《关于加速跨世纪优秀青年学术骨干成长的若干措施》《关于选拔和培养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及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水平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平台和保障。目前,由学校推荐入选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达126人,讲座教授55人。
引导人才资源再分配。2011年,教育部启动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加大了对西部高校、地方高校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才的支持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上述三个领域长江学者比例分别提高了268.2%、25.9%和178.2%。特别是贵州、青海和宁夏3个省份实现特聘教授“零的突破”。
朱秀林表示,全国各类高校近2000所,90%以上是地方高校,没有地方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就难以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但在实践中,地方高校在申报国家项目时常常遭受“身份歧视”。近年来,“长江学者计划”向地方高校倾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双创计划”:
配套为先体现集成优势
2006年12月,江苏启动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双创计划”),形成以“创新团队+领军人才”的引才模式。截至目前,“双创计划”资助引进140个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团队、2296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在“双创计划”带动下,江苏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呈现加速集聚趋势,催生了“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裂变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近3年来,江苏引进高层次人才9万多名,创新创业团队2200个,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确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工作格局,构建“优先投入,重点考核”的保障机制。江苏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过利平介绍,目前江苏形成了党委、政府、组织部门三个“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工作格局,将高层次人才引进成效作为各级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江苏要求各级政府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按照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的规模落实到位。
二是“面向企业、面向产业”引进人才。武汉工程大学人才资源开发研究所所长桂昭明教授认为,江苏通过以人才引领产业、以产业汇聚人才,促进高层次人才、高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产业“三高联动”,形成“培养引进一批人才、发展壮大一个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链式效应。据不完全统计,“双创计划”引进人才创办企业830家,其中94家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销售额超亿元。
三是打造集聚平台,优化人才环境,为引进人才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管家式”服务。江苏把各类高校院所、大学科技园等作为人才集聚的主要载体。目前,全省建成各类孵化器431家,建立企业研发平台近3000个。
此外,江苏还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为引进人才提供全套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