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政校企”合作集聚大数据人才
信息来源:工人日报 | 作者:admin | 时间:2017-07-19 10:57
【简介】博士后招聘网整理分享“贵阳“政校企”合作集聚大数据人才”,浏览查询更多博士后招聘计划请访问博士后招聘网。
“目前贵阳市人才总量59万人,其中大数据相关人才突破13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22%。”7月17日,记者从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
近年来,贵阳大数据产业呈井喷式增长态势,但也存在着大数据技术积淀不够,相关专业领军人才、创业人才和科技人才缺乏等问题。
为此,在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激励支持下,贵阳市充分发挥高校、职业院校培养储备人才的基础作用和园区、企业集聚人才的主体作用,通过“政校企”合作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大力支持大数据企业引进专业人才和急需人才。
优惠政策引来人才
引进院士或长江学者1名,引进博士3名,中级工程师20名,与贵州大学建立大数据实习实训基地……这是位于贵阳高新区的贵州力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来五年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
“这个计划是基于公司发展的需要,并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构建出来的。在贵阳市大数据人才相关激励政策的支持下,实现这些计划并不是难事。”7月17日,该公司副总经理周发辉说。
2015年初,贵阳出台了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贵阳将充分发挥高校、职业院校培养储备人才的基础作用和园区、企业集聚人才的主体作用。对企业、高校直接引进人才入选国家“****”的,将给予用人单位一定的奖励。
周发辉认为,这些政策的实施,为贵阳大数据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搭建了桥梁,也减轻了企业的负担。目前,通过政策支持和多维度的鼓励,贵阳已集聚一大批优秀的大数据人才,为大数据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但人才稀缺仍然是贵阳大数据发展的一个瓶颈。”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徐先文说,接下来贵阳将出台相关文件,实施大数据“十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在项目资助、平台打造等方面落实具体举措,继续汇聚各方资源,推动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取得发展。
“政校企”合作锻炼人才
日前,贵阳市经开区召开大数据网络安全人才职业能力建设专项研讨会,拟通过深化“政、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年均培养培训大数据培训及网络安全基础性人才1000人以上的目标。这一培训模式可谓极具“实战经验”,其中包括学习、实战、教室、培训、工作等功能模块,可以随时随地线上学习,支持在线大数据实训、自动效果评估。
“培训内容直接与岗位目标挂钩,使高校应届毕业生掌握从事大数据、网络安全等相关岗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大学生提高岗位适应能力、提升职业竞争力。”一家参与合作的大数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模式下,基础知识将以在线培训的方式让参训学员提前预习,实际应用课程结合行业案例采用面授方式进行培训与指导。通过该模式,学生的大数据实战能力将大幅提升。
贵阳市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整合贵州重点院校的教学资源,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创建大数据安全重点实验室及其他人才交流实训基地,可以强化企业、学校培养大数据安全基础性人才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为打造立足贵阳、服务全国的大数据安全产业高地提供人才保证。
据了解,政、校、企及科研机构合作的模式目前已在贵阳各区(市、县)逐渐推行。例如,该市云岩区已累计培训大数据人才超过1500 余人次,高新区累计培训人才超过600余人次……大数据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已逐渐成为众多贵阳市民的“家常便饭”。
构建评审体系培养人才
据估算,未来五年,我国大数据人才缺口将高达130万人左右,而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主战场,贵阳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与人才缺乏的矛盾尤为突出。为此,贵阳市除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外,还在人才评审体系上先行先试做出表率。
“大数据产业发展,技术是核心,人才是关键。”贵阳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刘丽表示,通过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大数据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贵阳大数据产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助力,而开辟大数据产业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建立以能力为导向,以业绩为依据,以品德、知识、能力、贡献等为主要内容的大数据产业人才评价指标新体系,可为贵阳建成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提供人才支撑。
刘丽介绍,大数据相关职位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能够对数学、统计学、数据分析等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掌控,人才的培养和评价应以“实用为本”,着重解决职称脱节问题,对大数据人才进行综合考评,能够让贵阳大数据人才体系再上一个新台阶。(记者 李丰)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