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牛津大学副校长:同本科生互动中收获科研灵感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admin | 时间:2017-08-31 11:49
【简介】博士后招聘网整理分享“访牛津大学副校长:同本科生互动中收获科研灵感”,浏览查询更多博士后招聘计划请访问博士后招聘网。
《 人民日报 》( 2017年08月31日 17 版)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关于量子科技的演讲在北京举行。演讲嘉宾是实验物理学领域的知名学者、牛津大学研究与创新副校长伊恩·沃尔斯利。演讲后,他就大学的科研与人才培养,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您一直强调科研是大学的立身之本,可否就此详细阐述一下?
沃尔斯利:科学研究是大学的立身之本。大学的任务,是用研究来激发、传播和探索新的知识。这是考察大学是否成功、是否完成培养任务的核心标准。在牛津,我们期待所有学者都参与这项任务,众人精诚合作,将研究保持在高质量,同时具有原创性。以我自己的研究项目——超光速的量子计算机为例,项目的灵感就来源于我给本科生开的光学工程课上,同学们的讨论给我带来的新想法,有了新的创意,我就与研究生们展开探讨,共同研究,所有人的灵感在同一个项目上相互形成交集,这诠释了科研的本质。
记者: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于大学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来说都至关重要,请您谈谈对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看法和理解。
沃尔斯利: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近来是世界各高校都集中精力去做的事情。成果转化在牛津分为两个层面,学校层面和课堂层面。在学校,有专门的科研创新办公室,专职处理商业专利和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问题。同时学校会通过课堂教育来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热情,请有着创业孵化经历的学长学姐来跟在校同学分享经验。据牛津的官方统计数据,自从2000年以来,负责管理牛津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并由学校全资控股的牛津科技创新公司获得的外部投资达2.6亿英镑,其中有5家分公司已经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与此同时,学校还与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创业基金有合作关系,允许每个学者在学院领导同意的情况下,一年期间有30天在校外研究。学校会尽可能辅助学者参与学校附属的公司,共同申请专利,推进相关产业的技术发展。
记者:对于科技创新来说,创新主体积极性的保护和激发至关重要,在这方面,牛津大学有哪些做法?
沃尔斯利:牛津强大的创新基因与学校的教学方式有着深刻关联,只有严谨的教学体系才有利于创新思想的激发。学者在教学中可以探讨自己希望探讨的各类科学假设,同时,我们用最好的资源辅助他们,为他们提供充满机会的研究环境,营造跨学科、交流的智力环境。
当然,对于科学研究工作来说,尤其是如何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评价体系至关重要。我们确定每位老师需要完成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总量,再与老师签订研究和教学合同。他们的升职标准涵盖研究和教学两方面,老师本人和系主任或者学院院长共同研究两者的分配比例。如果某位老师有大的研究项目,那么他的教学任务就相对应减少,两者具体平衡是可以商量的。
对于学生,牛津的态度与对待老师一样,鼓励学生也能独立思考,学会批判和分析数据和论据。比如,牛津有一个很有特色的本科生课程,一部分是导师学生一对一私人订制课程,在课上同学以各自关注的问题与教授互动、甚至争论。研究生也一样,希望大家都要有新的想法,同时学会论证自己的新想法,并与身边同学和老师互相交流讨论是否成立。我们希望学生们毕业后在自己行业内成为领导者,以最高标准做正直的事。
记者:中国高考录取季刚刚过去,考生与家长们往往会为选择什么样的大学和专业伤脑筋。对此,您有怎样的建议?
沃尔斯利:在牛津大学,有一套衡量专业和课程受欢迎程度的标准。据统计,牛津大学最受欢迎的专业是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医学和法律。我们不根据不同专业毕业后的收入制定课程,而是根据课程能否促进学生的思辨,还有职业的受尊敬程度。我们的不同学科安排不同选课人数,像医学这么热门是因为数量有限,数学系选课人也多,类似的,人文类课程像古典文学、历史学也有很多学生喜欢。
记者:关于大学对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意义,您如何概括?
沃尔斯利:大学对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贡献的是创新性的思想。在这个充满了新思想的时代,大学培养人才,教会他们如何分析和判断,呈现真正对社会有意义的思想,这才是大学的终极意义。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