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炊事员到博士生导师,读书让他的人生如此开挂!
信息来源:共生主义 文_罗崇敏 | 作者:admin | 时间:2017-10-16 10:08
【简介】博士后招聘网整理分享“从炊事员到博士生导师,读书让他的人生如此开挂!”,浏览查询更多博士后招聘计划请访问博士后招聘网。
人的一生主要取决于读了什么书和遇到什么人。读什么书和遇到什么人是相互联系的。这里所说的遇到的“人”是书里面的人和现实生活的人。阅读什么样的书,也许会遇到什么样的人;遇到什么样的人,也许会遇到什么样的书。今天我们因读书而在这里相遇,这既是缘分也是一种享受。
读书的价值和意义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讲得多了。我们认为,读书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生活,传承文化,创造新的文明。读书可以生长人的能力和智慧,读书可以铸就人的品格和意志力,可以生长人的自信和价值。读书可以产生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虽然把读书太工具化、功利化,但也体现了读书的传统价值。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演算使人精明,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变。充分说明读书的意义和作用。世界上没有道德圣人,但读书可以使道德崇高;世界上没有事业完人,但读书可以完善人生。可谓终身读书,终身受益。
我的生活走到今天,我的事业走到今天,我的人生走到今天,主要得益于教育,得益于读书。我30岁读初中,是因为文化大革命中断了我的学业,使我一度失去了读书的机会。1982年的我是江川一中的炊事员兼缮写员,也就是我们说的是煮饭和刻蜡版的一名教工。我当时就是为了改变我的职业身份,想从教工变为教师,我就拿起初中课本,一直读了24年,到54岁的时候,我拿到了三个专科,两个本科,一个硕士和一个博士的证书和学位,成为昆明理工大学的一名兼职硕士生导师,实现了我当老师的梦想。后来我又在国内几个知名大学兼任博士生导师,跨学科带了30多名博士生。这期间我曾经在县委书记、州委书记、大学党委书记、教育厅长岗位上履职,但最使我感到自豪的是成为学生的导师。我要感恩教育,我要感恩书籍。教育和书籍陪伴我走到今天,我要陪伴教育和书籍走向明天。
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几十年坚持不懈的读书?我的回答是因为有一种源源不断的力量。“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我身上流着书的清泉,生长着读书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习惯,就是读书的习惯。习惯是什么?我认为,习惯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和常态的生活方式。与信仰的力量、创造的力量同时存在的第三种力量,就是习惯的力量。对我而言,工作、学习、生活是没有明显界限的,工作中有学习,生活中有学习,学习中有工作,学习中有生活。生活里没有书籍,好像没有阳光;工作里没有书籍,好像没有力量;学习中没有书籍,好像没有营养。所以,我努力让读书成为一种学习习惯、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
怎样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首先要培养读书的兴趣,始于兴趣,终于意志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学习,有了兴趣才会对书有好奇心,有了兴趣才会对知识有爱心,有了兴趣才会乐于读书。有不少人拿起书看几页就昏昏欲睡,书成了催眠剂。有的孩子不爱读书,学习成绩上不去,根本原因就是对读书没有兴趣,所以要养成读书的习惯,首先要培养读书的兴趣。一个对读书没有兴趣的学生是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的。一个对读书没有兴趣的成年人,是不可能自觉学习的,更不可能终身学习。
第二,明确读书的目的。我这里说的目的是包括读书的过程在内的目的。一般来讲,读书有三个目的,第一是消遣和娱乐,第二是获取资讯和知识,第三是求得理解和完善。不要把读书的目的讲的太伟大,什么“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什么“为解放全人类而读书”,这些都是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政治口号。读书的目的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是现实的,也是理想的。各人有各人的读书目的,有的是为了成长,有的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生活,有的是为了事业,有的是为了爱情,有的是为了真理……。读书的目的就是使每个人能自由全面发展,使社会能共同文明进步。是一个人现实成长的需要,也是每个家庭未来幸福的需要。每个人每个阶段都要有自己读书的目的,每个阶段的目的实现了,读书的最终目标也就实现了。我当时三十岁读初中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我的职业,后来走向领导岗位后,就是为了更好的履行我的领导职责,现在读书就是为了丰富我的文化生活,提高精神境界。
第三,把握读书的方法。读书无定法,读书贵在得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读书方法,但不同的人也有共同的读书方法。读书各类书有不同方法,但也有基本方法。美国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读书的共同的方法和技巧。他把读书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对应四个层次的阅读提出了不同的阅读方法,特别是对阅读不同的读物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比如说,如何读实用性的书,如何读文学书籍,如何读历史书籍,如何读数学书籍,如何读科学书籍。他所总结的很多方法我在读书中也经常使用。我比较注重碎片化阅读和系统化阅读相结合,博览群书和精品阅读相结合,工作实用性和生活丰富性相结合,理解和质疑相结合等等。
第四,锻炼读书的意志力。在读书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困惑,也会遇到工学矛盾,甚至于有时候会遇到灵魂的煎熬,因为书中的真理性和现实生活的荒谬性太矛盾、太冲突了。这个时候一定要面向阳光,理性读书,要知道现实总是要走向未来的,我们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国家在变,世界在变,我们的现实生活一定会在变。从小我就听我不识字的母亲经常说,世上有三苦:读书、打柴、磨豆腐。读书肯定是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所以,读书一定要有意志力,不要简单放弃,坚持到最后一定会有收获。现在很多人读书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甚至于中道崩殂,难以从书中获得营养,获得智慧,获得心理的滋养。不管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都应该培养读书的意志力。
第五,构建读书的时空环境。要构建自己读书学习的良好环境,自觉设定读书的时间。比如家庭书屋、社区书屋的学习,营造家庭读书氛围,节假日和星期天我喜欢到书店去逛一逛,今年世界读书日我一整天在师大附小对门的一个小书吧里读了两本书。要合理安排读书的时间,养成读书的时间习惯。每一天早上眼睛睁开,我会在床上看几页书,这段时间我主要是看哲学书和唐诗宋词,当然我也要刷刷手机,发一下微信微博,晚上十点半前看书,练书法,看电视。我家里面有两万多册藏书,我把它起名为“天鉴轩”。我一天如果不读书,反而不习惯。我每一年至少完整地读15本书。
第六,在对话和分享中读书。读书要学会与书中的作者和主人公对话,善于和不同的人群分享读书的收获。对话和分享对巩固和拓展读书的成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者和书中的主人公对话,是理解、思考、质疑、批判、创新的过程,将别人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对别人的观点进行理性的批判,而进行智慧的二度创造。比如读历史人物的传记,也就像过了历史人物的生活一样,虽然你当不了总统,但读了总统传记,你就经历了总统的生活。读书的目的在于运用,不只是自己的运用和享用,要学会分享,善于分享读书的收获,与别人相互交流读书成果,在与别人交流和分享过程中拓展自己的读书成果。这也是一种读书的很好方式。
第七,在创作和创新中读书。读书产生创作的欲望,创作增加读书的兴趣。创作产生创新的成果,创新产生创作的动力。我习惯在读书中激发创作的激情,在读书中产生创作的思想。近二十年来,我每一年坚持出一部作品,当然我的作品质量不高,但毕竟是我读书的收获,我思考的收获,我实践探索的收获。作品发表后,得到了各个领域专家和读者的斧正。我的作品近三十部,涉及到经济、政治、教育、文化、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其中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罗崇敏文集》(20卷)。创作使我产生了思想,生长了智慧,发生了创新。比如我提出的共生主义思想、边政学新理论、三生教育、价值主义教育、共生教育等,我相信我今后不在世了,或者是死了几百年之后,还会有人来关注和研究。
第八、做读书的主人,不做书籍的奴隶。读书是自己要读,不是別人要你读。读书是自己在求真知,寻真理,做真人,获真爱。要勤奋读书,也要质疑读书,要自觉读书,不要盲目读书。读书要注重逻辑性、体验性和超越性。中国读书一般只重视行为结果逻辑,不注重思想本质逻辑,如:《大学》中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大堆推论,都是讲结果,没有对身、物、家、国的思想本质的研究思考。读书要从逻辑上了解本质主题,用心体验书中知识,走进去又走出来,感悟和超于书本。有好多学生、老师和学者朋友问我能不能推荐几本书给他们阅读,我从来不会推荐,因为读书是个人的选择,需要读什么书,是由个人的兴趣、职业、环境等所决定。但我也会分门别类的提出读书的建议,比如说,除了读履职所需要的专业书籍外,我建议还是要读一些哲学、文学、历史、艺术、人物传记的书籍。这些书籍会使我们的知识融会贯通,使我们产生思想,使我们与历史人物对话,使我们增加读书的兴趣和思维创造力。
有好多学生和同事问我为什么有时间读那么多的书和进行创作,我的回答是习惯。因为有了读书的习惯和创作的习惯,所以,我就会赢得读书和创作的时间和机会,更会履行好任何一个岗位的职责。
我没有感觉到工作和读书过多的劳累,而恰恰相反获得了很多的享受和快乐。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出生,云南江川人。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和中国社科院硕士研究生班运用社会学专业毕业,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云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协会会员、哲学学会会员。著有《现代旅游概论》、《论创新》、《中国边政学新论》;散文集《玉溪三乡论》、《大学修养观》等。系“三生教育”、“价值主义教育思想”和“广义边政学”的首创者。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