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合肥创新“密码” 不拘一格揽人才
信息来源:江淮晨报 | 作者:admin | 时间:2018-01-19 14:28
【简介】博士后招聘网整理分享“解锁合肥创新“密码” 不拘一格揽人才”,浏览查询更多博士后招聘计划请访问博士后招聘网。
2009年,哈佛博士后王俊峰结束14年的美国生活,从第一次踏上科学岛到在这里安家,仅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2016年,任涛追随师兄、师姐的脚步,踏上合肥这片未知的土地,成为第八名“入伙”的哈佛博士后,至此,有了“哈佛八剑客”的佳话。
曾经,手握毕业证书,不少年轻人琢磨着,下一站去哪儿?
如今,大城市的人才大战硝烟四起,而合肥正以建设发展的生动笔触,勾画出“迎天下英才”的广阔舞台,成为人才“强磁场”。
……
昔日东南飞,今朝凤还巢。人才的流向,特别是青年人才的集聚程度,往往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标准。
“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习近平总书记来肥视察时如此说道。
“合”揽人才 底气何在?
告别波士顿,选择合肥科学岛。“哈佛八剑客”的故事,被称作是“磁场效应”的回归。中国经济的崛起,吸引力愈发强大,留学生归国可以说是顺势而为。而以“哈佛八剑客”为代表的海归人才,为何独相中合肥?
王俊峰归国,始于“科学岛”上开建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能填补国内空白,对于当时在哈佛医学院从事核磁共振学研究的他来说,令人心动。
至2016年,第8位博士后任涛加入。他们都是通过近年来的“青年****”“中科院百人计划”以及安徽省百人计划等政策先后回国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中电科38所等一批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同步辐射、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三个世界先进的大科学装置,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智能语音、磁约束核聚变、功能材料等领域,合肥都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合肥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确有聚揽人才的“吸引力”。2017年初,合肥成为继上海之后第2个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在吸引人才上,合肥也“对标”沪宁杭先发地区,瞄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新目标、新定位,认真落实省“人才30条”“合肥科学中心人才10条”,出台《关于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创新之都人才工作的意见》,研究制定配套政策,一手抓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一手抓高端紧缺人才引进,集聚第一资源,抢占发展主动权。
合肥科教基地人才资源集中、创新要素集聚的优势,正在慢慢转化为城市的“硬实力”。
“重人才”:5年投20亿 打造人才强磁场
无论是引进人才,还是培育人才,关键在于顶层设计。2016年,合肥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协会成立,同年,制定印发《合肥市人才高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五年合肥人才高地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对人才高地建设进行总体部署。以“真金白银”扶持人才创新创业,不断完善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1 3 5”产业扶持政策体系,积极支持引进培育高端人才。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3.1%,全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拨付7.55亿元。
2017年,安徽省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量身打造了“人才10条”,对高层次人才引进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此后,合肥还宣布启动实施有人才政策升级版之称的“6311”人才工程,计划5年安排不少于2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经费。
人才的争夺战,无异于一场“竞赛”,合肥将用什么样的“诚意”,来吸引高端人才的目光?
在“国内外顶尖人才引领计划”中,合肥市将对新培养、全职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给予个人200万元生活补助,培养单位最高500万元奖励;对为合肥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顶尖人才,给予每人200万元生活补助、最高500万元工作经费。
在“双引双培”人才计划中,合肥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对引进的领军人才和创业团队,最高给予500万元资助和2000万元创业引导基金,对优秀个人和团队的资助名额不设上限。对于产业紧缺人才,合肥市每年支持企业引进3000名产业发展急缺人才,给予每人5万-10万元生活补助。每年还会重点扶持1000名青年创客,从中遴选优秀项目,落地后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
合肥还实施“鸿雁计划”,支持人才出去“看一看”。每年遴选30名优秀青年人才赴国(境)外留学深造,给予每人最高30万元资助;鼓励支持高层次人才参加国外短期研修和学术交流活动,最高给予5万元补助。
遴选出合肥高新区“江淮硅谷人才集聚计划”、合肥新站高新区“新站睿才”、肥西县“双百双创”人才行动计划等26个人才品牌进行重点培育,10名“****”领军人才携带重大项目落户新站高新区。
合肥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理念,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在培育新兴产业、实施重大项目时,同步引进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共集聚各类人才2万多人。鼓励新能源、公共安全等行业龙头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与世界顶尖专家合作开发前沿技术。突破全时全职工作方式,采取特定研发项目合作、网络远程沟通等方式,将引进创新人才在肥工作时间放宽到每年6个月,16名外籍高端专家得以入选合肥“百人计划”。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