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压力山大”的大学老师?
信息来源:综合整理 | 作者:admin | 时间:2018-01-25 10:35
【简介】博士后招聘网整理分享“谁来拯救“压力山大”的大学老师?”,浏览查询更多博士后招聘计划请访问博士后招聘网。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显示:93%的教师感觉压力过大,50%的教师想辞职,只有17%教师愿意执教;中国科学院的调查结果为:教师的平均寿命倒数第二;英国教育机构的调查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压力是他们最关心的5件事情之一,并且其重要程度已经超过了“生命危险”,44%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压力过大。
高校教师的压力来源
1.来自职业竞争的压力
高校管理机制的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具有高学历,还要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为了符合职业要求和职称晋升的需要,追求高学历在高校教师中已屡见不鲜,而且需要完成的学术科研也有硬性的指标。同时,在现今高校管理中普遍采用了教师岗位聘任制、挂牌授课制、末位淘汰制、剥离分流、竞争上岗等等,加之,有些中青年教师属于人事代理或者年薪编制,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超负荷带来的同工不同酬的心理冲突,使他们承受着巨大压力。
2.来自教学评价机制产生的心理压力
由于学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尚不够科学、合理,更没人性化的测评体系,无法从根本上反映来自学生、教师群体、教学督导、领导层面的客观评价,某些非理性的、随意的甚至是恶意报复式的不客观、不真实评价在所难免。为了避免学生对自己做出不利的评价,影响年度评价,一些教师甚至会选择讨好学生的做法,这种做法丧失了其应有的教书育人的作用与职能,极大地削弱了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使其产生强烈的焦虑与不安,不仅成为教师产生生理、心理、行为问题的直接原因,而且对教育教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
3.分配制度给教师带来的心理压力
为了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了奖优罚劣,奖勤罚懒,高等学校在收入分配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拉开收入差距。目前,各个高校对教师职务晋升、考核评价都提出了高要求,在这种要求下,教师面临压力的现实无法回避。但是压力过大,一旦得不到缓解,便会影响到高校教师身心健康,引发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从而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4.在科研的立项、成果的发表方面感到压力大
在学术科研方面,由于机制、资源、能力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科研的立项、成果的发表方面感到步履维艰。教师遇到压力较大的首先是课题申请难度大、课题结题困难。从课题申请方面看,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的申请,往往会受到许多条件如申请者的职务、职称、经验等的限制,一般的教师难以申请到重大科研项目。而即使申请到一些科研项目,在研究过程中也经常会受到资金、时间、精力、能力等现实因素的制约。有些教师在课题申请方面很顺利,但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行政事务琐碎,经常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课题的结题困难重重,导致心理压力巨大。
过量压力的危害
著名的“格兰特研究 (The Grant Study)”研究的是“什么样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从1939年到1944年间,这项研究选择了268名当年正在哈佛就读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
最终,这268人里确实涌现了不少成功人士,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
首先,以下因素不太影响“人生成功”:
智商超过110后就不再影响收入水平,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高低也影响不大,外向内向无所谓,也不是非得有特别高超的社交能力,家族里有酗酒史和抑郁史也不是问题。
真正能影响“十项全能”,帮你迈向繁盛人生的,是如下因素:自己不酗酒不吸烟,锻炼充足,保持健康体重,以及童年被爱,共情能力高,青年时能建立亲密关系。
哈佛大学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竟然只得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结论:保持身心的健康是通往成功人生的诀窍。可见最重要的事情往往最容易被人们忽略!
身体是我们最忠诚的朋友,它帮我们贮存所有的情绪。提醒我们要去真实地面对自己的需求,好好地去处理自己的情绪。80%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自己的情绪。
消化系统、皮肤、内脏、性器官是重灾区。身体的不适和病症只是我们内心的呼喊和求救,它只是火警钟。只可惜大部分人没有真正理解这些讯号。
现代教师群体常出现疲惫、焦虑、失眠、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健忘、挫败、烦躁不安、易生气、嫉妒、仇视、愤怒、怨恨、哀伤、怀疑、恐惧、迷失与茫然等情绪,这些压力与危机感等情绪被称为“身心症”。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没有及时、恰当的排解,被压抑、隐忍,以致长久得不到释放,转而会攻击身体的其他器官与神经系统,久而久之,会导致诸如:忧郁症、躁郁症、强迫症、恐慌症等情感疾病,以及神经衰弱、内分泌失调、甲状腺、肿瘤等疾病,严重影响教学工作和生活质量。
何以解压
时下,不少人认为大学教师很轻松,不用坐班,还有寒假、暑假。但实际上,工作上的压力,再加上家庭和事业发展的矛盾,使得大学老师普遍觉得累。
大学一线教师身心疲惫,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专科学校要升本,“学院”要升“大学”,普通高校要冲刺“双一流”,省内、国内要不断地对高校进行各项排名,因而,高校对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一名大学教师,光教好学还远远不够,你的专著是什么,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发了多少论文,获得了什么奖项,申请了什么级别的课题等,这些“硬杠杠”需要付出大量心血。
虽然各行各业都有压力,但中国高校教师现在面临的压力之大可谓前所未有。越是优秀的高校,教师的压力越大。压力来自各个方面,从生存压力到职业压力,几乎是全方位的。20年前的大学教师,到大学工作还有权购买到平价住房,使居者有其屋,至少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但如今在北上广这样的地方,不提供住房几乎已经成了惯例。而房租之高人们有目共睹。
经常听到有人说,凭良心教书。这话虽然体现了教师高尚情操的一面,但仔细想想,仅凭良心教书是多么无奈的举动。大学教师担负着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责任,其使命与职责明晰,需要全身心投入才能完成,仅靠良心可以维持一时,却难以坚持长久,目标也难以很好地实现。
从成立到跻身世界名校之列仅用了10年时间的香港科技大学所奉行的一个办学理念是:礼聘一流人才并且使他们感到快乐。今天能够进入高校担当重任的教师,大都是他们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生力军。试问,今天的中国还能有多少教师是在快乐地、充满激情地工作呢?
注:本文综合整理自科学网、中国知网、搜狐新闻等,内容仅供参考。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