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3年招聘全职博士后启事
信息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作者:admin | 时间:2023-09-25 10:2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3年招聘2名全职博士后启事(蔡金华教授课题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蔡金华教授课题组因科研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诚挚欢迎相关学科的青年学者加入团队。
一、课题负责人/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蔡金华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学科带头人。
2006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09.5-2010.5于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访学。
主要从事儿科放射影像诊断工作,研究方向为儿童神经影像学及MRI分子影像学。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重庆市科技局重点项目1项,参与科技部重点专项2项;副主编或参编专著4部。担任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Pediatric Radiology等杂志审稿专家,教育部及科技部科技评审专家,重庆市科技咨询专家库成员。
二、拟开展的研究方向
1.儿童神经影像
2.分子影像学
三、招收条件
1.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具有生物/医药相关领域博士学位(有神经影像、人工智能、分子影像及材料科学等相关研究背景优先);
2.具有较好的科研背景和爱学习、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有浓厚的科研兴趣、较强的积极主动性、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3.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责任心,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四、博士后待遇
生活资助、五险一金、住房补贴
科研启动经费、站中进编
1、提供博士后日常生活资助合计约28-30万元/年(含重庆市博士后日常资助16万/两年),出站一次性绩效奖励最高可奖励48万元;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万元/人;享受医院科研论文、项目配套等科技成果奖励政策。
2、在站期间可租住宿舍,提供1000元/月住房补贴;缴纳五险一金,享受工会会员福利等职工待遇。
3、支持站中进编,博士后在站期间,满足相关条件可通过公开招聘进编制。
4、提供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机会,支持并协助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其他各类科研基金项目。
5、在站期间或出站留院的博士后,满足相应条件,可通过职称申报绿色通道直接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五、申请方式及流程
请意向申请人将个人详细简历(含个人基本信息、教育和工作经历、科研经验和总结、发表文章、所获奖励和荣誉等)发送到664662256@qq.com邮箱。邮箱主题请注明“姓名+应聘全职博士后+博士后招聘网”。应聘者报名材料按相关规定予以保密。
申请流程:邮箱报名提交电子材料--简历初筛--通知面试--体检-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签订合同。
六、申请方式及流程
01蔡金华教授课题组
蔡老师 13983021643
02人事处(博士后相关政策咨询)
张老师 023-63318050;15213188817
重庆市两江新区金渝大道20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科教楼611室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PB_gQJb_Nqx76JY-8JSKeA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3年招聘2名全职博士后启事(张明满教授课题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张明满教授课题组因科研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诚挚欢迎相关学科的青年学者加入团队。
一、课题负责人/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张明满
医学博士,二级岗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肝胆外科学术主任。
中华医学会重庆市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学会重庆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市分会肿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市分会肝胆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重庆分会肝胆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委委员。
完成儿童肝移植400余例,创造国内儿童肝移植最小移植年龄、最轻移植体重和首例肝段移植成功等先例,完成国内儿童自体肝移植3例。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市重点项目2项、科技部重大科研项目子课题1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先后获教育部、重庆市科技局、华夏奖和市卫生系统多个奖项。
二、拟开展的研究方向
1.儿童终末期肝胆疾病发病机制研究
2.儿童肝移植相关基础研究
三、招收条件
1.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具有生物/医药相关领域博士学位(有儿童终末期肝病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背景优先);
2.具有较好的科研背景和爱学习、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有浓厚的科研兴趣、较强的积极主动性、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3.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责任心,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4.已发表IF≥5SCI文章优先。
四、博士后待遇
生活资助、五险一金、住房补贴
科研启动经费、站中进编
1、提供博士后日常生活资助合计约28-30万元/年(含重庆市博士后日常资助16万/两年),出站一次性绩效奖励最高可奖励48万元;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万元/人;享受医院科研论文、项目配套等科技成果奖励政策。
2、在站期间可租住宿舍,提供1000元/月住房补贴;缴纳五险一金,享受工会会员福利等职工待遇。
3、支持站中进编,博士后在站期间,满足相关条件可通过公开招聘进编制。
4、提供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机会,支持并协助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其他各类科研基金项目。
5、在站期间或出站留院的博士后,满足相应条件,可通过职称申报绿色通道直接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五、申请方式及流程
请意向申请人将个人详细简历(含个人基本信息、教育和工作经历、科研经验和总结、发表文章、所获奖励和荣誉等)发送到51978@sina.com邮箱。邮箱主题请注明“姓名+应聘全职博士后+博士后招聘网”。应聘者报名材料按相关规定予以保密。
申请流程:邮箱报名提交电子材料--简历初筛--通知面试--体检-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签订合同。
六、申请方式及流程
01张明满教授课题组
戴老师 13527545848
02人事处(博士后相关政策咨询)
张老师 023-63318050;15213188817
重庆市两江新区金渝大道20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科教楼611室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F_TJTbrxa2FdHELGmqJAPg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3年招聘3名全职博士后启事(新生儿科课题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因科研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3名,诚挚欢迎相关学科的青年学者加入团队。
一、新生儿科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成立于1980年,现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首批全国新生儿围产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首批国家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围产医学专科联盟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新生儿专科医联体副理事长单位、首批中华护理学会新生儿专科护士京外培训基地、重庆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等。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新生儿科发展成为拥有渝中和两江院区共三个病房,现开放床位达310张,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家化病室、新生儿普通病室及新生儿专科门诊。年住院病人10000余人次,专科门急诊近10万人次,120转运危重新生儿2500余人次。集临床、科研、教学和培训为一体的整体规模全国领先新生儿诊疗中心。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96名,专科医生52名,专科护士244名。正高8名,副高8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3名,博士19名,硕士37名。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危重新生儿转运及抢救设备,在新生儿内科疾病、危重症、超小早产儿综合救治、CRRT、床旁重症超声及新生儿外科围手术期监护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联合MDT团队开展ECMO、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等危重新生儿救治技术,成效显著。科室拥有专业的新生儿疾病实验室,科研主攻方向为无创呼吸支持、细菌感染和黄疸等领域。
获重庆市科技成果二等奖4次,三等奖7次,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1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2项,厅局级项目17项,“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内科研合作项目1项,2022年牵头申报并获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育健康及妇女儿童健康保障”重点专项《极早产儿救治和后遗症防治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经费达2170万元;其他国内科研合作项目2项,获外向型科研经费约1000万元。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100余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26.8。参编著作及教材40余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培养博士后5名、博士研究生20多名、硕士研究生120多名。
二、学术带头人及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01史源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重庆市英才·创新领军人才。
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攻关与应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重庆市科委重点项目等课题20余项。近三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成功撰写并发表科技论文79篇,发表CSCD核心期刊22篇,在SCI期刊JAMA Pediatrics、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Chest等发表52篇,IF>5分17篇,最高影响因子达26.8,引用次数最多达696次。牵头起草灾害背景下NICU的应急准备方案(2017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蒙特勒标准指南(2017版)、早产儿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19版)、中国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版)等新生儿相关指南标准方案、专家共识17篇。主编《军事儿科学》《灾害儿科学》等著作。
02华子瑜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早产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灾害筹备学组副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早产儿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新生儿复苏学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委员、亚太卫生健康协会儿科医学分会常委、重庆市医学会儿科专委会新生儿学组副组长、重庆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理事会理事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及围产期感染等高危儿发育脑损伤相关研究,以及儿童疾病数据库、智慧医院建设。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9篇、CSCD论文30余篇。国家级、市级一流课程等负责人;主持重庆市教委教改重大项目1项、市教委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1项,参与市教委教改重大项目2项和市教委研究生教育教研教改重点项目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2),参与市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主编教程1部、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及教参7部。
三、拟开展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四、招收条件
1.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具有生物/医药相关领域博士学位(有神经基础科学、计算机生物学、数学建模、统计相关研究背景优先);
2.具有较好的科研背景和爱学习、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有浓厚的科研兴趣、较强的积极主动性、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3.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责任心,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五、博士后待遇
生活资助、五险一金、住房补贴
科研启动经费、站中进编
1、提供博士后日常生活资助合计约28-30万元/年(含重庆市博士后日常资助16万/两年),出站一次性绩效奖励最高可奖励48万元;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万元/人;享受医院科研论文、项目配套等科技成果奖励政策。
2、在站期间可租住宿舍,提供1000元/月住房补贴;缴纳五险一金,享受工会会员福利等职工待遇。
3、支持站中进编,博士后在站期间,满足相关条件可通过公开招聘进编制。
4、提供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机会,支持并协助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其他各类科研基金项目。
5、在站期间或出站留院的博士后,满足相应条件,可通过职称申报绿色通道直接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六、申请方式及流程
请意向申请人将个人详细简历(含个人基本信息、教育和工作经历、科研经验和总结、发表文章、所获奖励和荣誉等)发送到下方指定邮箱。邮箱主题请注明“姓名+应聘全职博士后+博士后招聘网”。应聘者报名材料按相关规定予以保密。
申请流程:邮箱报名提交电子材料--简历初筛--通知面试--体检-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签订合同。
七、联系方式
01华子瑜教授课题组
张老师 13983997635;h_ziyu@163.com
02史源教授课题组
冯老师18883906575;1908956260@qq.com
03人事处(博士后相关政策咨询)
张老师023-63318050;15213188817
重庆市两江新区金渝大道20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科教楼611室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LaV8yOl8-AyKPZ3i0zGcIQ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3年招聘2名全职博士后启事(王华教授课题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华教授课题组因科研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诚挚欢迎相关学科的青年学者加入团队。
一、课题负责人/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王华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学科主任,德国波恩大学皮肤及变态反应系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十五、十六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儿童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荣获2022年“人民名医-优秀风范”称号。
依托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大平台,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炎症与遗传性皮肤病领域开展深入研究。近三年在JACI、JAAD、JAMA Dermatol、JCI Insight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2篇。课题组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2项、米尔斯坦亚美医学基金会(MMAAP Foundation) 特应性皮炎研究基金1项。
二、拟开展的研究方向
1.炎症性皮肤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2.遗传/罕见皮肤病致病基因的发现、机制与干预
三、招收条件
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具有生物/医药相关领域博士学位(有皮肤免疫、遗传、生物信息相关研究背景优先);
具有较好的科研背景和爱学习、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有浓厚的科研兴趣、较强的积极主动性、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责任心,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四、博士后待遇
生活资助、五险一金、住房补贴
科研启动经费、站中进编
1、提供博士后日常生活资助合计约28-30万元/年(含重庆市博士后日常资助16万/两年),出站一次性绩效奖励最高可奖励48万元;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万元/人;享受医院科研论文、项目配套等科技成果奖励政策。
2、在站期间可租住宿舍,提供1000元/月住房补贴;缴纳五险一金,享受工会会员福利等职工待遇。
3、支持站中进编,博士后在站期间,满足相关条件可通过公开招聘进编制。
4、提供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机会,支持并协助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其他各类科研基金项目。
5、在站期间或出站留院的博士后,满足相应条件,可通过职称申报绿色通道直接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五、申请方式及流程
请意向申请人将个人详细简历(含个人基本信息、教育和工作经历、科研经验和总结、发表文章、所获奖励和荣誉等)发送到huawang@hospital.cqmu.edu.cn邮箱。邮箱主题请注明“姓名+应聘全职博士后+博士后招聘网”。应聘者报名材料按相关规定予以保密。
申请流程:邮箱报名提交电子材料--简历初筛--通知面试--体检-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签订合同。
六、申请方式及流程
01王华教授课题组
王老师 15123380348
02人事处(博士后相关政策咨询)
张老师 023-63318050;15213188817
重庆市两江新区金渝大道20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科教楼611室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ba6Jifwu9y2l0WF1HYkr1Q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3年招聘2名全职博士后启事(肖农教授课题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肖农教授课题组因科研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诚挚欢迎相关学科的青年学者加入团队。
一、课题负责人/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肖农
二级岗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一直致力于儿科神经及神经康复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04.6-2005.5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德国Munich Marx-Planck-Institute神经生物研究所做神经免疫课题研究。目前担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学科主任。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委,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Psychiatry Research,Journal of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审稿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康复医学组组长,中国康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评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康复医学会会长等职务。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神经电生理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可塑性的研究等。
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40余篇,CSCD70余篇;主编著作3部,参编15部;执笔编写专家共识和行业指南17篇;目前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省部级及厅局级项目近二十项;获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三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重庆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重庆市渝中区科技成果三等奖、残疾预防与康复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1年中国康复医学领域学术影响力百强、2022年度中国康复医学会“最美康复科技工作者”等。
二、拟开展的研究方向
1.神经康复与神经可塑性研究
2.神经损伤与修复
3.人工智能与康复
三、招收条件
1.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具有生物/医药相关领域博士学位(有神经专业及康复人工智能、康复工程信号相关研究背景优先);
2.具有较好的科研背景和爱学习、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有浓厚的科研兴趣、较强的积极主动性、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3.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责任心,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四、博士后待遇
生活资助、五险一金、住房补贴
科研启动经费、站中进编
1、提供博士后日常生活资助合计约28-30万元/年(含重庆市博士后日常资助16万/两年),出站一次性绩效奖励最高可奖励48万元;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万元/人;享受医院科研论文、项目配套等科技成果奖励政策。
2、在站期间可租住宿舍,提供1000元/月住房补贴;缴纳五险一金,享受工会会员福利等职工待遇。
3、支持站中进编,博士后在站期间,满足相关条件可通过公开招聘进编制。
4、提供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机会,支持并协助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其他各类科研基金项目。
5、在站期间或出站留院的博士后,满足相应条件,可通过职称申报绿色通道直接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五、申请方式及流程
请意向申请人将个人详细简历(含个人基本信息、教育和工作经历、科研经验和总结、发表文章、所获奖励和荣誉等)发送到411393605@qq.com邮箱。邮箱主题请注明“姓名+应聘全职博士后+博士后招聘网”。应聘者报名材料按相关规定予以保密。
申请流程:邮箱报名提交电子材料--简历初筛--通知面试--体检-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签订合同。
六、申请方式及流程
01肖农教授课题组
唐老师 023-63622644;15823253905
02人事处(博士后相关政策咨询)
张老师023-63318050;15213188817
重庆市两江新区金渝大道20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科教楼611室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4xvqA803RIfOBkVxYR7blw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3年招聘1名全职博士后启事(唐毅教授课题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唐毅教授课题组因科研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1名,诚挚欢迎相关学科的青年学者加入团队。
一、课题负责人/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唐毅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超声教研室主任。
长期从事儿童超声医学影像医教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①儿童肿瘤及胃肠道畸形;②儿童超声造影;③儿童介入超声等。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儿科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儿科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专家委员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学会超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主任委员等。
主持及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及CSCD文章40余篇,主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新技术4项。担任《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常务编委。
二、拟开展的研究方向
1.儿童超声造影及肿瘤消融
2.超声医学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
3.超声超分辨率成像
4.超声介入治疗临床与基础研究
三、招收条件
1.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具备生物医学、医学影像学、计算机科学、材料学、基因组学等领域的教育与研究背景;有志从事交叉研究;以第一作者在相关领域的高水平期刊发表过研究论文;
2.具有较好的科研背景和爱学习、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有浓厚的科研兴趣、较强的积极主动性、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3.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责任心,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四、博士后待遇
生活资助、五险一金、住房补贴
科研启动经费、站中进编
1、提供博士后日常生活资助合计约28-30万元/年(含重庆市博士后日常资助16万/两年),出站一次性绩效奖励最高可奖励48万元;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万元/人;享受医院科研论文、项目配套等科技成果奖励政策。
2、在站期间可租住宿舍,提供1000元/月住房补贴;缴纳五险一金,享受工会会员福利等职工待遇。
3、支持站中进编,博士后在站期间,满足相关条件可通过公开招聘进编制。
4、提供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机会,支持并协助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其他各类科研基金项目。
5、在站期间或出站留院的博士后,满足相应条件,可通过职称申报绿色通道直接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五、申请方式及流程
请意向申请人将个人详细简历(含个人基本信息、教育和工作经历、科研经验和总结、发表文章、所获奖励和荣誉等)发送到chcmu_csk@163.com邮箱。邮箱主题请注明“姓名+应聘全职博士后+博士后招聘网”。应聘者报名材料按相关规定予以保密。
申请流程:邮箱报名提交电子材料--简历初筛--通知面试--体检-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签订合同。
六、申请方式及流程
01唐毅教授课题组
张老师 023-68370218;
02人事处(博士后相关政策咨询)
张老师 023-63318050;15213188817
重庆市两江新区金渝大道20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科教楼611室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PQYBb6tHXQ7TQQKTCIc9WA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3年招聘1名全职博士后启事(刘星教授课题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刘星教授课题组因科研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1名,诚挚欢迎相关学科的青年学者加入团队。
一、课题负责人/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刘星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主任。先后于2010.7-2011.7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研修,2018.7-2018.10赴美国辛辛拉提儿童医院骨科高访。
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小儿骨科肢体矫形和脊柱学组委员,国家应急救援指导专家,重庆市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任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骨科副会长,重庆市医师协会创伤分会常务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小儿骨科学组组长,重庆市创伤质控委员会委员等;担任人卫版“5+3”医学整合数字教材副主编、《中华创伤杂志(中、英文版)》《重庆医科大学学报》《临床小儿外科》和《重庆医学》等杂志编委。
主持国家卫生健康委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4项,主持院级临床研究项目1项、临床创新项目2项、适宜技术推广项目1项,科研总经费130余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2篇。
二、拟开展的研究方向
1.利用果蝇,斑马鱼,小鼠以及人类疾病样本研究巨噬细胞线粒体质量控制及命运分化
2.破骨细胞溶酶体稳态维持分子机制以及生理功能研究
三、招收条件
1.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具有生物/医药相关领域博士学位(有骨组织工程相关研究背景优先);
2.具有较好的科研背景和爱学习、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有浓厚的科研兴趣、较强的积极主动性、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3.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责任心,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四、博士后待遇
生活资助、五险一金、住房补贴
科研启动经费、站中进编
1、提供博士后日常生活资助合计约28-30万元/年(含重庆市博士后日常资助16万/两年),出站一次性绩效奖励最高可奖励48万元;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万元/人;享受医院科研论文、项目配套等科技成果奖励政策。
2、在站期间可租住宿舍,提供1000元/月住房补贴;缴纳五险一金,享受工会会员福利等职工待遇。
3、支持站中进编,博士后在站期间,满足相关条件可通过公开招聘进编制。
4、提供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机会,支持并协助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其他各类科研基金项目。
5、在站期间或出站留院的博士后,满足相应条件,可通过职称申报绿色通道直接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五、申请方式及流程
请意向申请人将个人详细简历(含个人基本信息、教育和工作经历、科研经验和总结、发表文章、所获奖励和荣誉等)发送到liuxingda@126.com邮箱。邮箱主题请注明“姓名+应聘全职博士后+博士后招聘网”。应聘者报名材料按相关规定予以保密。
申请流程:邮箱报名提交电子材料--简历初筛--通知面试--体检-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签订合同。
六、申请方式及流程
01刘星教授课题组
侯老师 15111986553
02人事处(博士后相关政策咨询)
张老师 023-63318050;15213188817
重庆市两江新区金渝大道20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科教楼611室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WmW2aFnQdAQf1CbnJi3gSQ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3年招聘全职博士后启事(儿童营养与神经发育障碍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营养与神经发育障碍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因科研所需,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12-15名,诚挚欢迎相关学科的青年学者加入团队。
一、儿童营养与神经发育障碍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简介
儿童营养与神经发育障碍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重庆市医学专业重点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儿科研究所。实验室团队以儿童时期孤独症、癫痫等疾病到老年期的阿尔茨海默病为研究重点,围绕神经发育与认知障碍,针对营养与神经发育、儿童脑损伤及其修复和认知障碍发病机制等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团队成员有国家优青1人、享政府特殊津贴2人、重庆英才3人、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8人。近五年,实验室主持科研项目89项,获得科研经费近3000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实验室培养研究生80余名,博士后10余名;在J Clin Invest、Acta Neuropathologica、PNA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13篇,其中,IF≥10的11篇;牵头撰写指南共识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2023年团队成员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青年基金4项。
二、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01李廷玉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首席医学专家、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重庆英才-名家名师荣誉获得者。
美国SDBP会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儿科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神经发育障碍防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早期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任第七版和第八版全国规划教材《儿科学》副主编、第三版《儿童保健学》共同主编。任《中华儿科杂志》副总编、《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等编委副主任委员。
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加国际合作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省部级课题等近40项;发表文章350余篇,其中SCI文章8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届儿科医师奖。
02董志芳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认知发育与学习记忆障碍转化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优青、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者。
现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认知障碍分会常委,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离子通道与受体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健康分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衰老生物学分会委员,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理事和重庆医师协会康复分会委员等。
长期致力于认知障碍相关脑疾病发病机制及干预研究,如阿尔茨海默病、缺氧缺血性脑病、癫痫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重庆市重点项目、重庆市高校创新群体等10余项;在J Clin Invest、PNAS、Cell Death Differ、J Neurosci、Aging Cell等发表论著70余篇;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03蒋莉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神经内科学科主任、学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322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先后曾在德国、美国留学。
历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儿科分会神经学组副组长。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罕见病学组副组长、脑科学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儿童神经疾病专委会副主委;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创新与转化专委会副主委、精准医学和药物不良反应专委会委员、结节性硬化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等七种儿科核心期刊编委。
主要从事发育期脑损伤及其保护机制、环境与发育期认知障碍、难治性癫痫的遗传学病因与耐药机制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获重庆市医学科学成果一等奖1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30余名。
04翟瑄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神经外科病房副主任、国家儿外科住培示范基地负责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小儿外科学)负责人、儿童医院癫痫手术中心首席专家。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首批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名师、重庆医科大学钱悳名师。
担任重庆市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组长、重庆市抗癫痫协会儿童抗癫痫分会副会长。
主要从事儿童难治性癫痫临床及基础研究,脑出血、脑缺血疾病炎症损害及神经修复研究、神经管缺陷病因学研究等。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及以下科研项目4项,累计科研经费250余元万,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2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专家,教育部研究生毕业论文评审专家;J Molecular Neurobiology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等杂志评审专家。
05陈洁
研究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研所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实验室、儿童营养与健康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主要从事儿童营养与肠道天然免疫、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肠脑轴机制及营养干预方向的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项,省部级及以下科研项目4项,累计科研经费580余元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逾50篇,以第二发明人获得专利1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部、生命科学部项目函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及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mSystems、Experimental Neurology、Br J Nutrition、Neurosci Bulletin、Front Psychiatry及《中国细胞生物学报》等杂志评审专家。分别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医学成果一、二等奖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共4项。
06胡越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神经科副主任。
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CAAE脑电图与电生理分会委员,CAAE新生儿脑电图学组委员,重庆市农村癫痫防治管理工作临床专家指导组专家,重庆市抗癫痫学会脑电图分会副会长,重庆市抗癫痫学会儿童分会副会长,“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特约审稿专家,“癫痫与神经电生理杂志”青年编委,美国Cincinnati儿童医院癫痫中心(2010年和2015年),美国Nationwide 儿童医院(2019年)访问学者。
公开发表SCI、CSCD论著40+篇;参与编写医学类相关书籍6部。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负责省部级课题6项。
07杜烨鸿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重大科技人才项目“揭榜挂帅”计划(B类),儿童医院杰青(B类)。
长期致力于认知障碍相关脑疾病发病机制及干预研究,如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等。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重庆市重点项目及博士后项目等,累计科研经费600余元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Aging Cell、medcomm等发表论著10余篇。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部评审专家;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以及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杂志评审专家。
三、拟开展的研究方向及招收条件
1.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具有生物/医药相关领域博士学位;
2.具有较好的科研背景和爱学习、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有浓厚的科研兴趣、较强的积极主动性、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3.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责任心,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四、博士后待遇
生活资助、五险一金、住房补贴
科研启动经费、站中进编
1、提供博士后日常生活资助合计约28-30万元/年(含重庆市博士后日常资助16万/两年),出站一次性绩效奖励最高可奖励48万元;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万元/人;享受医院科研论文、项目配套等科技成果奖励政策。
2、在站期间可租住宿舍,提供1000元/月住房补贴;缴纳五险一金,享受工会会员福利等职工待遇。
3、支持站中进编,博士后在站期间,满足相关条件可通过公开招聘进编制。
4、提供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机会,支持并协助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其他各类科研基金项目。
5、在站期间或出站留院的博士后,满足相应条件,可通过职称申报绿色通道直接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五、申请方式及流程
请意向申请人将个人详细简历(含个人基本信息、教育和工作经历、科研经验和总结、发表文章、所获奖励和荣誉等)发送到指定邮箱。邮箱主题请注明“姓名+应聘全职博士后+博士后招聘网”。应聘者报名材料按相关规定予以保密。
申请流程:邮箱报名提交电子材料--简历初筛--通知面试--体检-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签订合同。
六、联系方式
01董志芳教授课题组
董老师 023-63637857;zfdong@cqmu.edu.cn
02蒋莉教授、胡越教授课题组
程老师 13618391362;ljiang@hospital.cqmu.edu.cn;huyue915@163.com
03翟瑄教授课题组
甘老师13752905907;zhaixuan@163.com
04李廷玉教授、陈洁教授课题组
陈老师 023-63630913;jchen010@hospital.cqmu.edu.cn
05杜烨鸿副教授课题组
杜老师 023-63633751;dudu0000807@126.com
06人事处(博士后相关政策咨询)
张老师023-63318050;15213188817
重庆市两江新区金渝大道20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科教楼611室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XvbgrbLVgmX4wlXrrIpT7Q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