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订阅号或微信搜一搜“博士后招聘网”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博士后招聘网 > 医疗机构博士后招聘 > 北京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4年招收63名科研型博士后公告

北京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4年招收63名科研型博士后公告

信息来源:北京医院 | 作者:admin | 时间:2024-05-15 09:51

北京医院始建于1905年,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以老年医学为重点,在老年病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方面成绩显著并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凝练出鲜明的业务专长和文化底蕴。多年来,北京医院老年医学专科排名一直稳居复旦版医院排行榜第一名。

2015年3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式批复同意在北京医院设置“国家老年医学中心”;2016年7月,北京医院成为“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9年2月,北京医院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2019年7月,北京医院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临床医学院”。

目前,北京医院开设一级业务科室48个。其中,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中医、老年医学、医学影像、临床药学、临床检验、重点实验室、临床护理、风湿免疫、肿瘤、内分泌、消化科、放射治疗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皮肤科等20个专业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建设项目。

目前,医院拥有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单位、北京市药物临床风险与个体化应用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临床检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2024年北京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9个课题组拟招收博士后63人,具体条件、待遇及相关情况如下:

序号 名称 研究方向 岗位数量
1 季福绥课题组 1.动脉粥样硬化性泛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和综合评估体系的研究;
2.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原发大血管病变的研究。
2
2 张烜课题组 1.自身免疫病相关遗传易感基因和微生态异常导致免疫失衡机制研究;
2.免疫细胞异常死亡和活化机制研究;
3.临床转化新技术/策略研究(细胞疗法、菌群干预、抗体药物等)。
2
3 奚桓课题组 老年临床诊疗中的连续性、复杂性和可及性问题,建立老年医学服务模式与技术规范标准。 1
4 蔡剑平 1.核酸氧化与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2.基因诊断标准化研究。
2
5 于雪课题组 1.泛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及死因调查;
2.抗动脉粥样硬化组合肠道菌群研发及作用机制研究;
3.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非靶向及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1
6 刘明课题组 1.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分子特征研究,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耐药机制及新型治疗研究;
2.前列腺癌基于新型影像的精准穿刺及新型诊疗策略研究;
3.基于空间-治疗反应异质性分析的前列腺癌疗效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2
7 李燕明课题组 1.老年人多病共患综合管理技术和示范研究;
2.老年呼吸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长程预后研究。  
2
8 郭立新课题组 1.生物节律异常与代谢性疾病;
2.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机制及干预;
3.糖尿病及并发症诊断监测技术。  
1
9 曾平课题组 1.基于国家合理膳食行动的主动健康基地城市建设与综合应用示范研究;
2.富含抗氧化微量元素的混合全谷物控制老年人血糖波动的研究;
3.临床研究方法设计与循证医学,医学统计分析等。
1
10 马洁课题组 1.抗肿瘤纳米药物研发;
2.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
3.免疫细胞及干细胞治疗。  
2
11 常志刚课题组 1.外科重症出血与重症凝血病的临床研究;
2.表观修饰在休克及器官功能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3.重症营养与免疫代谢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1
12 张瑞课题组 1.临床分子和免疫学检测标准化;
2.组学检测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3.临床分子检测新方法和新技术。  
1
13 汪芳课题组 1.运动心脏病学;
2.结构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
3.超声心动图新技术的应用。  
2
14 李宏义课题组 血管外膜组织液循环网络与心、肺和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   3
15 常建民课题组 1.白癜风发病机制研究;
2.硬化性苔藓的发病机制研究;
3.皮肤肿瘤发病机制研究。  
1
16 罗庆锋课题组 1.增龄及老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队列及样本库建设:基于上皮及微环境特征变化的老年消化道疾病发生发展及精准诊疗的系统性研究;
2.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基因、根除治疗的策略优化: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耐药的前瞻性研究;
3.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菱形结构域蛋白、胃蛋白酶原等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  
1
17 张传宝课题组 1.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临床生化检验诊断研究中的应用;
2.基于临床质谱技术的临床检验新指标与新方法研究;
3.临床生化检验量值溯源相关检测技术与参考系统研究。  
1
18 苏闻课题组 1.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生物学标志的多学科探索;
2.人工智能技术在帕金森综合征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评估;
3.结合功能磁共振技术及OCT等探索PD发生的视觉通路机制。  
1
19 文良元课题组 1.骨科创伤、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骨科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的相关研究;
2.老年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相关研究;
3.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数据库以及相关预测模型的建立。  
1
20 李金明课题组 1.临床分子诊断的标准化研究;
2.临床分子诊断方法研究。  
2
21 李春媚课题组 1.前列腺癌影像;
2.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像;
3.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1
22 郭岩斐课题组 采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方法对慢阻肺、呼吸衰竭进行表型分类研究。  1
23 李晓光课题组 1.肿瘤消融治疗;
2.肿瘤免疫微环境与调控;
3.肿瘤免疫细胞治疗。  
1
24 华震课题组 1.老年人慢性疼痛诊疗(癌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
2.高龄危重患者的围术期管理。  
1
25 林雅军课题组 1.老年人群消化、吸收、代谢特点及代谢组学研究(生物信息学方向);
2.血管衰老机制及标志物研究;
3.衰老与肿瘤关系研究。  
2
26 李拥军课题组 1.老年周围血管疾病的共性机理研究,已初步建立相关数据库和标本库;
2.下肢缺血治疗性血管生成的生物材料研发及转化研究,与研究所、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3.大动脉炎的外科治疗及发病机制探索。  
1
27 孙亮课题组 1.健康长寿队列和大数据研究;
2.衰老相关多组学新型标志物;
3.脑肠轴与衰老(及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  
2
28 赵莉课题组 1.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诊断;
2.人工智能辅助早期胃癌诊断系统的研发;
3.早期胃癌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  
1
29 李国平课题组 1.脂肪肝和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机制;
2.代谢异常诱发的神经功能损伤;
3.脂代谢异常造成的生殖障碍。  
1
30 任俊红课题组 1.浅表和血管超声;
2.影像医学与人工智能;
3.分子影像学与衰老机制研究。  
1
31 王华课题组 1.心力衰竭及心肌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生物标志物及治疗研究; 
2.基于大数据建立心衰预后预测模型;  
1
32 邹彤课题组 1.人工智能和穿戴式远程诊疗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2.心脏植入电子装置亚临床感染的诊断和远期随访;
3.基于心脏类器官的心律失常机制研究。   
1
33 杨杰孚课题组 1.心力衰竭病因学研究及综合防控;
2.房颤发生机制及防控策略;
3.心律失常诊疗及猝死的预防。  
2
34 李琳课题组 1.节拍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探索及分子机制研究;
2.老年肺癌的精准化治疗;免疫不良反应的预测及相关机制研究;
3.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肺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  
2
35 刘辉课题组 1.老年淋巴瘤精准分层治疗及预后标志物研究;
2.老年AML耐药机制研究。  
1
36 潘琦课题组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
2.骨代谢疾病的发病机制;
3.糖尿病新技术研发。  
1
37 张耀光课题组 1.尿控疾病;
2.神经调控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3.泌尿系肿瘤。 
1
38 肖飞课题组 1.mRNA自放大技术;
2.分子相互作用人工智能设计;
3.免疫组库建立与临床应用。  
1
39 朱明炜课题组 1.肠外肠内营养;
2.老年医学营养。
1
40 龚涛课题组 1.脑血管病的风险评估与综合防治;
2.人工智能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评估;
3.脑科学研究与脑疾病诊断与防治。     
1
41 艾虎课题组 1.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发病机制及治疗,要求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对冠心病、心肌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具有一定探索兴趣;
2.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识别与干预。  
1
42 赵艳阳课题组 1.疾病遗传易感性和病因学机制研究;
2.针对肿瘤的遗传病因进行潜在转化应用探索。  
1
43 邹丽辉课题组 1.老年免疫状态评估体系的建立;
2.自扩增环状mRNA表达体系的构建;
3.老年退行性疾病相关的血管损伤修复。  
1
44 刘昱东课题组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和新型诊疗标志物的研发。   1
45 王忞课题组 1.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细胞异常活化及器官受累机制;
2.自身免疫疾病微生态失衡;  
1
46 于江泳课题组 1.肺癌精准诊治与临床转化研究;
2.基于肿瘤干细胞与时空/微生态等多组学方法的肺癌耐药机制研究;
3.肿瘤免疫微环境及免疫细胞治疗相关临床转化与应用。  
1
47 郭君课题组 1.逆转时钟:探究延缓血管衰老的分子机制与前瞻性早期干预策略;
2.骨架重塑:深入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根源与创新性早期干预方法;
3.调控生命机制:代谢性疾病的分子调控及早期干预的新视角。  
1
48 程龙课题组 1.端粒稳态调节机制;
2.衰老表征及新型衰老调节分子的发现;
3.肿瘤与衰老领域有趣或有用的其他科学问题。   
1
49 孙超课题组 1.老年护理;
2.认知障碍干预;
3.老年慢病智慧护理。  
1

一、2024年博士后招收基本条件

1.原则上应未满35周岁;

2.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3.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

4.申请者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委托代培、定向培养博士和在职人员、现役军人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还须征得有关单位同意;

5.已作为第一作者在Q2区及以上期刊发表或被正式接受论著1篇(如有共同第一作者,要求为排名第一的作者)。

二、相关待遇

1.工资待遇:基本年薪40-50万元(税前,含住房补贴),按月发放,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2.签订项目制聘用协议,在站期间享受北京医院在编职工待遇;

3.经考核合格出站者,可获得博管会授予的博士后证书;

4.博士后满足出站条件即可参加当年医院公开招聘。在站期间工作表现优秀,取得突出研究成果或获得国自然课题资助(如:在站期间以北京医院为作者单位,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Q1区论著,或发表1篇IF>10论著,或获批1项国自然课题并有第一作者SCI论著发表),出站后可在符合医院公开招聘基本条件的情况下优先招聘录用为在编职工。

三、招收程序

1.简历投至指定电子邮箱:bjyyrsc@bjhmoh.cn(简历格式,应聘课题组名称-姓名-所在单位(或毕业院校)+博士后招聘网,例如:应聘某某课题组-张三-北京大学+博士后招聘网);

2.筛选简历及面试;

3.体检及心理测评;

4.政审;

5.办理相关入职手续。

四、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北京医院人事处

联系电话:010-85138508

联系人:王老师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HooIkYE0SU7TJoXpF732eg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ID:boshihoujob

发布博士后招聘信息 + 微信群

博士&博士后社群

  • 博士后招聘群
    320560656

  • 哲学博士群
    934079716

  • 经济学博士群
    945762011

  • 法学博士群
    934096817

  • 教育学博士群
    934118244

  • 文学博士群
    934106321

  • 历史学博士群
    945803407

  • 理学博士群
    487556986

  • 工学博士群
    596456271

  • 农学博士群
    114347294

  • 医学博士群
    136664155

  • 管理学博士群
    797229360

Copyright©2018-2024 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 34070202000340号

www.boshihoujob.com 皖ICP备18007485号-1

本网站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专注服务于海内外博士后研究人员。

博士后招收信息发布请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微信号:bshjob001。
联系时请注明单位名称(如:单位名称+博士后招收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