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课题组2025年招聘博士后
信息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作者:博士后招聘网 | 时间:2025-01-24 16:46
一、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吉训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
吉训明院士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教授,神经病学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宣武医院脑心病学中心主任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科应对”专家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老龄健康促进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
在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重大仪器研发专项和四大慢病重点研发专项等资助下,重点研究(1)提出“干预外周保护中枢”新理念,发现缺血/低氧损伤与适应新机制,研发了防治新方法和新设备;(2)发现神经“线粒体转移”新机制,创建常压高氧(NBO)和靶向低温技术有效救治卒中新技术;(3)创新提出静脉卒中新概念,解除了大量神经疑难重症患者的痛苦。
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于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the Lancet、Nature等国际期刊;被引25000次,H指数75,连续 6 年入选 Elsevier 中国高被引学者;获中、美、日、加等国授权发明专利43项、软著和实用新型授权专利5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4 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和全国创新争先奖等。
兼任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远程卒中中心主任、北京高原适应研究康复中心主任等。国际适应医学会主席、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Brain Circulation 、Neuroprotection、Conditioning Medicine杂志主编,Aging and Diseases 杂志副主编。
二、课题组介绍
吉训明教授课题组致力于脑血管病防治与转化医学研究,在狭窄或闭塞性脑血管病的缺血适应治疗、急性脑梗死溶栓联合靶向低温治疗和高颅压与脑静脉病变的诊治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急性脑梗死溶栓与神经保护治疗研究
2.慢性脑缺血的适应保护治疗研究
3.脑静脉病变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三、招聘方向及要求
【招聘方向】
脑心血管病诊治或仪器转化研究
【招聘人数】
2人
【要求】
1.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影像医学、流行病学、生物学、信息学与计算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
2.有强烈的科研热情和较扎实科研基础,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著3篇以上;或有浓厚的大型临床研究或医疗仪器研发激情者;
3.具有高度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心,良好科研道德、独立科研思维和较强团队协作能力。
四、岗位待遇
1.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资,足额缴纳五险一金,享受工作补贴、伙食补贴、带薪年假、产假等全方位福利;
2.根据博士后在站期间科研业绩表现,享受科研业绩奖励,项目奖励等;
3.在站期间提供博士后公寓或租房补贴,以及协助解决子女上学事宜等;
4.依据政策协助解决北京落户;
5.享受我院职工工会节日福利;
6.优秀博士后出站后可优先聘用为我院在编职工,留院博士后配偶及子女户口随迁。
五、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
即日起接受报名,课题组常年招聘。
【报名方式】
应聘者请发送以下材料至课题组邮箱liming@xwhosp.org,邮件标题请按“博士后+姓名+专业+授予学位的单位+手机号+博士后招聘网”格式填写;
1.个人简历;
2.博士期间研究内容摘要;
3.发表(含录用)论文及授权专利清单;
4.曾参加或承担的主要科研工作简介、成果业绩。
【课题组联系人】
联系人:李老师
邮箱: liming@xwhosp.org
六、入站基本流程
1.应聘者向合作导师课题组发邮件报名。
2.导师课题组收到简历后,与应聘者沟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简历推荐至人力资源处。
3.人力资源处根据推荐简历进行条件初审。
4.通过初审的简历,由课题组入站考核,提交考核纸质材料。
5.人力资源处根据考核材料,对接应聘者本人,汇总入站材料,提交博管会审批入站。
七、人力资源处联系方式
联系人:班老师、贺老师
电话:010-83923057、010-83923055(来电时请说明是在博士后招聘网看到的招聘信息)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zLdD1ZDIDGH0JeJTVUX4wA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