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萍、华福洲教授课题组2025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信息来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作者:博士后招聘网 | 时间:2025-08-20 11:16
一、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绍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拥有东湖院区、红角洲院区两大主院区,开放床位3514张,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江西省名列前茅的品牌医院,江西省急危重症和疑难病患者的首选医院,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医疗救治、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研究中心。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医院百强院”,入选国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在2018-2022年连续五年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评A+,尤其是在2020年位列全国第19名,创江西历史最好成绩。
科技创新,奋勇争先。科研水平全省领先。医院以国家级人才为核心建立科研创新平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省级科研平台32个。近五年获批各级各类纵向科研课题2074项,人均科研经费居全省医疗单位首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经费1243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446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642篇,医工研究成果在材料学顶刊《Advanced Materials》发表,胸腔镜手术临床研究成果被国内外权威肿瘤诊疗指南高频次引用,完成全球首例全腔内微创技术治疗双主动脉弓畸形并B型主动脉夹层,并在重症医学顶刊《Intensive Care Medicine》发表,疑难心电图识别成果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发表,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的心梗研究在全球顶刊《The Lancet》发表。2022年,斩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创造江西省医疗领域科技奖“双冠”纪录。2023年,7项成果获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囊括医疗卫生领域近50%奖项。10项科技成果获得第二届江西医学科技奖,是唯一取得西医组和中医组一等奖双冠的单位,也是唯一取得全部设奖类型的单位。2024年,4项科技成果获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江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连续三年不掉线。科技成果转化大步提升,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正在努力建设成为全国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近两年,医院共有21个学科科技量值入围全国百强,7个学科进入全国排名前50强。
(一)导师介绍
李萍: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省部级人才、留英、留美访问学者。现任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南昌大学赣江杰出教授”“江西省五一巾帼标兵”等。
1.学术任职:
担任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基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委理事、中国老年医学会心电与心功能分会常委、中国心衰中心联盟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质控管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副理事长、中国健康管理协会高血压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常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总干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外周动脉病分会常委、国家心血管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高血压专委会常委等。
同时担任江西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江西省睡眠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高血压专病医联体理事长、江西省心衰联盟执行主席、江西省高血压达标中心联盟执行主席等。
2.科研成果:
主持包括五项国家自然基金、一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0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子课题及人事部项目、赣鄱555领军人才项目,江西省学科带头人计划、省自然基金重大项目等省厅课题共39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二、三奖及省高校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等14项。优秀论文奖十三次。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百余篇;SCI收录40余篇;主编著作四部,副主编七部,参编九部;参与国内心血管专业领域重要指南/共识制订29次。
3.团队介绍:
(一)高血压研究团队:
省内首设高血压病区,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江西省中心和高血压达标中心联盟挂靠单位,也是江西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高血压学组组长单位,是江西省高血压防治、培训和技术推广中心,救治了大量疑难和危重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亚专科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继发性高血压和血管功能检查评估流程,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肾动脉狭窄、大动脉炎等,在我省率先开展了针对难治性高血压的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以及针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精准诊疗。2019年成为全国首批江西省首家通过“中国高血压中心”认证的单位,2021年获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研究团队依托学科,针对高血压的前沿问题,从临床防治、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获得国家自然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子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多类省级人才项目和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二)心力衰竭研究团队:
我院是国内首批“中国心衰中心”单位,目前为江西省唯一“中国心衰中心示范中心”、也是“江西省心衰中心联盟指导单位、江西省心衰中心联盟主席单位等,依托这些平台,团队积极开展多学科协作救治疑难及危重心衰患者,重视心衰防治技术的交流、普及和提高,实施以心衰指南为依据的规范化诊疗和患者长期随访;致力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干预探索和综合防治研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省自然基金重点及一般项目、省科技厅课题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4.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5.岗位需求及应聘条件:
(1)招聘计划:全职博士后1-2名。
(2)研究方向(不局限于以下方向):
1)高血压相关基础和临床;
2)心力衰竭的基础研究及规范化诊治和管理。
(3)岗位职责:
1)项目执行与申报:独立承担或深度参与高血压、心力衰竭相关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2年内以第一作者在本领域 Q1 区期刊发表至少 1 篇学术论文,或在 Q2 区期刊发表至少2篇学术论文;积极协助导师申报新的科研项目,独立撰写至少 1 项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课题申请书,提升团队科研项目储备量;
2)成果转化与创新:开展高血压(重点聚焦难治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基础研究,每年至少提出 1 项创新性研究思路或技术方法;参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新技术、新疗法的临床前研究与转化,争取在 3 年内形成 1 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如申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 1 - 2 项;
3)积极申报“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获得资助后由博士后承担经费支配。
(4)应聘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原则上在 35周岁以下,且符合博士后流动站招聘岗位具体要求;
2)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获得校级及以上优秀博士毕业生奖励;②博士在读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中科院分区学术期刊发表三区及以上学术论著1篇;③曾协助导师牵头完成全国多中心注册临床研究项目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导师的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3)具备良好的学术敏锐性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提出有价值的科研问题和创新性研究思路。工作态度严谨认真,责任心强,能够承受科研和临床工作压力,具备较强的时间管理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6.薪酬待遇及福利:
(1)全职博士后实行协议年薪制,年薪最高60万元/年(税前)。
(2)在站期间,按医院科研经费及绩效发放相关规定享受科技绩效及课题经费配套。
(3)享受医院在职非事业编制人员相同的社会保险,以及一般性补贴等待遇。
(4)子女教育可参照医院教职工子女,在南昌大学附属中小学和幼儿园办理入学入托。
(5)在站期间,可按规定申报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
(6)申报项目保障:医院支持并指导博士后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院内孵育计划及其他国家和地方的科技计划项目。
7.报名方式:
有意申报者将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全文、毕业证、学位证、研究计划等材料电子版一并发邮箱:kejke@163.com (邮件主题标明为“应聘岗位+姓名+博士后招聘网”),本招聘长期有效,招满为止,联系电话:079186250823、86292695,联系人:梁老师、刘老师。
(二)导师介绍
华福洲: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哈弗医学院麻省总院博士后。现任江西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党支部书记,科副主任。省部级人才,推动学科科技量值进入全国前30%,个人学术科技量值全国排名25名。
1.学术任职、科研成果:
在国内外学术界拥有多重重要职务,包括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学组组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基础与应用研究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会青年委员,江西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兼秘书;江西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常委兼总干事;是Lancet,BJA,BBI,Advance Science等30多本国际期刊的审稿专家。致力于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机制和风险因素基础和临床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重点课题8项,发表SCI论文75篇,最高影响因子19.2。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涵盖麻醉器械与围术期气道管理技术;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项,涵盖麻醉器械与围术期管理技术;获中国侨联贡献奖一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4项,江西省青年科技奖,江西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中国研究性医院“研究性人才”。首批入选江西省“双千计划”自主培养类高端人才及省杰青,研发的成果获央视报道。
2.团队介绍:
“江西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于2016年首次获批建设,于2023年在原来“江西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原有实验室优化调整后再次获批“麻醉学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由华福洲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是省内唯一聚焦麻醉手术对重要器官保护的机制研究,围绕降低围术期并发症,促进快速康复为目标的研究机构,是实现“健康中国”和“健康江西”有力措施。本实验室研究成果影响力位居全球第18名,全国13名。其中固定人员41人,其中博导8人、硕导27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超百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荣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10余项,并拥国家级发明专利59项,科研实力雄厚。目前麻醉学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 围术期神经炎症免疫与代谢调控在术后谵妄的机制研究;(2) 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间交流障碍在PND中的调控机制;(3)失眠、焦虑症、抑郁症及认知障碍等神经精神疾病的围术期意识改变机制研究。
3.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基础研究。
4.岗位需求及应聘条件:
(1)招聘计划:全职博士后2-3名。
(2)研究方向(不局限于以下方向):
1)围术期神经功能紊乱/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2)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理/睡眠与认知。
(3)岗位职责:
1)结合科研方向和自己的专业背景,开展科研工作并积极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
2)能够独立设计、优化和完成相关实验;熟练掌握以下技能中的数项:Flow cytometry、病毒载体构建与操作、术后认知障碍动物模型建立、电生理、光遗传学等;
3)协助指导课题组成员完成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完善、论文写作与发表等,参与实验室日常管理,完成导师安排的科研任务。
(4)应聘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为人诚实,具有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年龄原则上在 35周岁以下,且符合博士后流动站招聘岗位具体要求。
2)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获得校级及以上优秀博士毕业生奖励;②博士在读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中科院分区学术期刊发表三区及以上学术论著1篇;③曾协助导师牵头完成全国多中心注册临床研究项目1项。
3)具有科研探索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工作严谨负责,对科学研究具有长期的热情,有中长期稳定工作的计划(2-3年)。
4)具有医学、神经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知识,熟练掌握行为学、分子生物学或单细胞测序等技术者优先考虑。
5)博士阶段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在领域内期刊发表过代表性论文,有较强的英语口语交流和写作能力。
5.薪酬待遇及福利:
(1)全职博士后实行协议年薪制,年薪最高60万元/年(税前)。
(2)在站期间,按医院科研经费及绩效发放相关规定享受科技绩效及课题经费配套。
(3)享受医院在职非事业编制人员相同的社会保险,以及一般性补贴等待遇。
(4)子女教育可参照医院教职工子女,在南昌大学附属中小学和幼儿园办理入学入托。
(5)在站期间,可按规定申报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
(6)申报项目保障:医院支持并指导博士后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院内孵育计划及其他国家和地方的科技计划项目。
6.报名方式:
有意申报者将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全文、毕业证、学位证、研究计划等材料电子版一并发邮箱:kejke@163.com(邮件主题标明为“应聘岗位+姓名+博士后招聘网”),本招聘长期有效,招满为止,联系电话:079186250823、86292695,联系人:梁老师、刘老师。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ITx2PvSBZWU1Z0a7Suz6OQ
请您在邮件申请时在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