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订阅号或微信搜一搜“博士后招聘网”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博士后招聘网 > 医疗机构博士后招聘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2025年度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六)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2025年度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六)

信息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作者:博士后招聘网 | 时间:2025-09-16 11:20

一、医院介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是首批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全国仅有的2家由中西医结合医院牵头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之一,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单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全国中西医结合类别医院唯一)。医院拥有国医大师、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岐黄学者等众多高层次人才。

医院重视各学科人才梯队的建设,尤其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了优质平台和保障,诚邀有创新学术潜质的青年才俊加入,大力提升中医、中药及中西医结合的学科内涵。

二、招聘基本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含)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2.近三年在相关学术领域取得高水平学术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

3.具体招收条件以各课题组要求为准。

三、薪资待遇

1.博士后研究人员日常经费标准根据进站前业绩分设A/B档,享受时间以在站时间为准。

A档:进站前近三年在相关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第一作者SCI原创性研究论文,影响因子≥5.0,基本薪酬不低于50万元/人/年;

B档:进站前近三年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1篇,基本薪酬不低于35万元/人/年。

2.博士后研究人员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可申请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以及大学博士后相关人才项目等。资助人才项目的经费与薪资叠加享受。

四、提交材料基本要求

1.个人简历(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及工作经历等,需提供身份证正反面或护照、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学历及学位证书等证明材料的扫描件);

2.科研成果总结(包含代表性论著、专利、科研奖励等,需提供成果扫描复印件);

3.工作计划;

4.本人认为有必要补充的其他相关材料。

五、4)联系方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人事处

联系人:黄老师

联系电话:021-55981782-8213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甘河路110号岳阳医院8号楼214室

邮编:200437

邮箱:yyyyzpyx@163.com(邮件主题请标注“博士后应聘+姓名+应聘导师姓名+博士后招聘网”)

六、课题组介绍

01、周永明导师课题组

(1)导师简介

周永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内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六批和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历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科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是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血液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紫癜病协作组组长、国家自然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库成员等。

周教授学贯中西,茹古涵今,长期从事中医内科血液病专业的医教研工作,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血液病和内科疑难病证,建立了辨证论治为先导的血液病诊疗体系,强调脏腑气火相关,主张治血兼顾调气,临诊圆机活法,论治进退有序,创新提出了再障“虚瘀致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阴火致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劳毒致病”的病机理论及论治策略,在调整机体阴阳的基础上,辨证结合辨病,治本兼顾治标,善用扶正活血治疗出血性疾病,常以健脾补肾配用清解化瘀,研制了系列有效验方,临床疗效显著,成功治愈了大量疑难血液病和久治不愈的顽疾重症,解除了众多病患多年不愈的病痛疾苦。研制的生血灵、生血合剂、造血再生片、定清片等特色中药制剂疗效良好,饮誉海内外。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部市级课题16项和国际合作课题3项。获上海中医药科技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3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SCI收录18篇,主编出版专著5部,副主编4部,参编18部,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

(2)课题组简介

周永明教授研究团队拥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学术继承人、上海近代中医流派传承继承人、上海市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雏鹰计划中医临床青年人才、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临床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杏林新星”、上海高校中青年教师国外访学进修人员、复合型中医药国际化专门人才、上海市白玉兰人才计划、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备业务专家等各类高水平人才。所在科室为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连续3年(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名全国第4名,专业能力位居全国前列等。研究团队在传承中医血液病理论与实践精华的基础上,坚持守正创新,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建立了以辨证论治为先导的中医血液病诊疗体系和完备的中西医结合血液病诊疗规范,有效提高了医疗质量和临床疗效。充分运用现代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新技术,围绕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老年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等主攻病种,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各级科研课题50余项,荣获科研成果奖15项。

1)研究方向

方向一:血液病免疫机制及临床诊治研究;

方向二:出血性疾病的免疫药理学、中药新药研发、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

方向三:血液免疫相关交叉学科研究。

2)研究平台

1.上海中医药研究院岳阳血液病研究所

2.周永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3.周永明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室

3)招聘条件

1.具有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药理学、免疫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药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或学位证明),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含)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三年;

2.独立科研能力较强,从事过相关课题研究,近三年在相关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SCI论文且影响因子大于3分者优先);

3.工作认真踏实,专业理论扎实,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听说和写作能力,在读博期间工作业绩突出。

4)联系方式

联系人:朱老师

联系电话:18930565525

邮箱:yongmingz123@163.com

01、陈彤宇导师课题组

(1)导师及团队简介

陈彤宇,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胸心外科科主任、心脏中心副主任,美国Hartford医院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心胸外科专委会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常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术期专委会副主委,上海市医学会胸外科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胸外科专委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获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2022),上海市医务工匠(2024),上海健康科普引领人才。完成国自然及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

岳阳医院心胸外科为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心胸外科专委会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主要开展心、胸、血管外科系统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科室有博导2名,骨干均有国外进修学习经历。科室配备了进口心肺机、导航仪、胸腔镜、冷热消融仪、激光仪、超声气管镜等先进的设备。科室在中西医结合诊治胸心血管外科疾病方面取得了鲜明的特色。心脏手术有瓣膜置换及成形术、冠心病血管旁路移植术、室壁瘤切除术、成人先心病纠治术。普胸手术有超微创肺部手术、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剑突下胸腔镜纵膈肿瘤切除术等一系列胸部微创手术。同时还开展心血管介入和呼吸介入治疗,心血管介入有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I)、先心病(卵圆孔未闭、房间隔、动脉导管、室间隔、主动脉窦破裂)封堵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肺动脉栓塞取栓术等。呼吸介入有经皮及气道肺部肿块定位、活检及消融术等。

1)研究方向

科室长期致力于针药复合技术在心、肺手术及围术期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2)研究平台

科室拥有开展针药复合技术所需的各种设备、人员及技术。

3)招收条件

1.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对科研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和献身精神,有团队合作精神,热爱中医药事业;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英文写作能力;

2.取得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3.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时间不超过3年;

4.有志于针药复合技术临床及机理研究的博士毕业生。

4)课题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项老师

联系电话:13269192978

邮箱:394657270@qq.com

03、樊民导师课题组

(1)导师简介

樊民,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岳阳医院心内科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课题1项,上海市卫健委、科委、教委等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科技奖一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上海市康复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参编参译专著2部,专利4项。分别于2003年参加小汤山医疗队、2008年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医疗队,2020年任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岳阳医院分队队长、武汉雷神山医院C7病区主任。曾作为人民军医,荣立个人三等功。2018年评为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医德楷模”抗疫特别奖、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提名奖、上海市仁心医师奖。

并担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介入心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上海卒中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组长/循证医学组副组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上海地区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多个学会的常务委员、委员等。

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全程管理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工作勤勉,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带教培养了多名研究生。

1)研究方向

痰瘀同治治法治则稳定和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微血管心绞痛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2)研究平台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所

3)招收要求

1.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时间不超过3年;

2.有较强的学术、科研能力,获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和(或)面上项目、发表SCI论文(单篇影响因子10分以上优先);

3.有较强的英语交流和写作能力,有国外基础研究学习或工作经历者优先;

4.愿意全职致力于基础研究工作。

4)课题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伍老师

联系电话:13681897186

邮箱:wufengmed@163.com

04、王振宜导师课题组

1)导师简介

王振宜,男,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6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论文105篇(SCI17篇),获授权专利19项,-主编/参编专著7部,主译专著1部,-牵头制定和参与国内外中国专家共识和临床指南13项,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13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曾先后获得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备专家,杏林学者和岳阳医院临床师资“优教”人才培养等多项培养计划。完成大学教学课题2项。历年获得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硕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优秀临床教学科室管理奖,校优秀表扬科主任,优秀岳阳人,临床手术量贡献院长嘉奖,个人最高手术量奖等荣誉13项。

现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疽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便秘专科联盟副理事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名族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肠道微生态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社会医疗学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美国结直肠外科学会会员,法国结直肠外科学会会员等24项。

从事中西医结合肛肠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工作勤勉,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培养了40名硕博士研究生。

1)研究方向

方向一:肛肠良性疾病(痔疮、肛瘘、藏毛窦、肛裂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

方向二:炎症性肠病及肛周病变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方向三:慢性盆底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方向四:血液病肛周病变的中医药研究。

2)研究平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外科研究中心

3)招收条件

1.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时间不超过3年;

2.有较强的学术、科研能力,获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和(或)面上项目、发表SCI论文(单篇影响因子10分以上优先)。

3.有较强的英语交流和写作能力,有国外基础研究学习或工作经历者优先。

4.愿意全职致力于基础研究工作。

4)课题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韩老师

联系电话:13918314533

邮箱:13918314533@163.com

05、王晓素导师课题组

(1)导师及团队简介

王晓素,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三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三八红旗手”,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研究型病房主任。“海派中医”丁氏内科流派脾胃病专科中心传承人,曾师从张绚邦教授、朱生樑教授,并跟随顾丕荣、姚玉兰等名医研习。擅长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消化系统疾病。兼任消化整合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首届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三届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医学组成员、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等。

王晓素教授创新学术思想,围绕重点1)研究方向提出多项代表性理论: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创立“清下理活并用,通腑泻下为要”治法,强调通腑祛瘀、清热活血的治疗原则;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热痰瘀互结”病机,提出以“疏”立法、清化活血的理论;针对肝硬化等慢性肝病,确立“疏柔并举、通补结合”的治疗思路。临床擅长重症急性胰腺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及功能性胃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卫健委及申康中心等课题10余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参编学术著作12部,荣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奖三等奖、上海中医药科技奖一等奖等5项奖励,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1名,曾获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目前,王晓素教授正牵头筹建医院“肠道微生态中心”,致力于从微生态角度深入探究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新机制与新方案,推动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科的创新与发展。王晓素教授始终秉持临床与科研并重、传承与创新结合的理念,致力于促进中医药在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中的科学内涵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

1)研究方向

方向一:从肠道微生态角度探讨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方向二: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证候微生态特征的真实世界研究;

方向三:粪菌移植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2)招收条件

(一)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积极进取、踏实敬业;对科研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和献身精神,热爱中医药事业,勇于接受挑战,富有团队合作精神;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英文写作能力,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并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并独立撰写和发表论文,并在合作导师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

2.取得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3.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过高质量论文;SCI论文IF>5者优先;

4.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时间不超过3年。

(二)具体条件:

具有中药学、药理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免疫学、中药药剂、制药工程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4)课题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18930560263

邮箱:ly901916@163.com(邮件主题标明为“应聘岗位+姓名+博士后招聘网”)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www.shyueyanghospital.com/Html/News/Articles/15878.html?WebVisitShield=mGSH9jMwt5PBwA2nILAq

邮件申请时请标题注明信息来自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电话咨询时说明从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

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ID:boshihoujob

发布博士后招聘信息 + 微信群

博士&博士后社群

  • 博士后招聘群
    320560656

  • 哲学博士群
    934079716

  • 经济学博士群
    945762011

  • 法学博士群
    934096817

  • 教育学博士群
    934118244

  • 文学博士群
    934106321

  • 历史学博士群
    945803407

  • 理学博士群
    487556986

  • 工学博士群
    596456271

  • 农学博士群
    114347294

  • 医学博士群
    136664155

  • 管理学博士群
    797229360

Copyright©2018-2025 博士后招聘网(boshihoujob.com)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 34070202000340号

www.boshihoujob.com 皖ICP备18007485号-1

本网站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博士后招聘网(www.boshihoujob.com)专注服务于海内外博士后研究人员。

博士后招收信息发布请联系邮箱boshihoujob@163.com,微信号:bshjob001。
联系时请注明单位名称(如:单位名称+博士后招收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