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博士招聘
-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吴建华课题组2024年博士后招聘公告招聘介绍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吴建华课题组因工作需要,拟面向校内外招聘研究系列1名 岗位描述 课题组正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档案局和相关安全管理机构的重点委托科研项目,拟开展档案风险识别、安全评估和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急需具备档案管理、标准化管理与数据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加入团队,承担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档案标准化管理与档案治理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应聘资格 1、具有博士学位,33岁以下; 2、具有档案学、历史学、数据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3、了解档案安全管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具有一定的...
-
中国艺术研究院2024年度招收博士后简章中国艺术研究院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负责艺术研究、艺术教育,承担艺术创作、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艺术智库相关工作,组织相关学术交流和展览活动。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艺术科研事业发展,培养、吸收更多的高层次优秀研究人才,结合我院科研工...
-
厦门大学郑振满教授团队2024年招聘博士后一、合作导师简介 郑振满,主要从事闽台地方史、历史人类学、历史文献学教学与研究。出版学术著作《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乡土中国:培田》《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民间历史文献论丛·碑铭研究》,以及英文学术著作...
-
内蒙古师范大学2024年度博士后招聘公告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力度,根据学校招聘工作安排,按照择优竞聘原则,诚聘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学者加入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一、招收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
-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4年招聘博士后公告根据学院工作需要,面向国内外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学院简介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始于1925年创建的历史学系,是学校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长期以来形成了中西交融、古今贯通的教研传统。著名学者董作宾、范文澜、蒙文通、姚从吾、嵇文甫、孙作云、朱绍侯等前辈先后在此执教,培养出韩儒林、白寿彝、尹达、石璋如、安金槐等享誉中外的历史和考古学家。 学院现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史学科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和学校筑峰学科,世界史、考古学和区域国...
-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陈祥军教授团队2024年诚聘博士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陈祥军教授团队因课题研究需要,面向海内外招聘博士后2名。 一、研究课题 依托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陈祥军教授主持的《丝路古道新疆段遗迹考察与中华民族“三交”史文物文献整理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进行相关研究工作。 二、应聘条件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民族观。 (二)品学兼优、治学严谨,恪守高校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身心健康。具备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
-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冯恩学教授团队2024年博士后招聘启事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一、流动站简介: 吉林大学考古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62年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成立。1972年,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在吉林大学创立考古学专业。1973...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2024年招聘通知根据我院2024年博士后工作发展规划,结合我所实际需求,现将有关招聘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收类别 国家资助博士后 二、合作导师与招收方向 岗位需求明细表(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三、招收条件 国家资助博士后需具备以下条件且非我院职工者: (1)在国内外获得国家教育部...
-
昆明理工大学2024年度博士后招聘公告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经过7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立足学科、地缘优势...
-
北京外国语大学2024年秋季博士后招聘公告北京外国语大学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教育、艺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学校秉承延安精神,坚持...